为什么有“虎踞龙盘”之称的南京却守难攻易?

淞沪会战呈现败势之后,使首都防御问题出乎意料地提前到来了。在南京守与不守的问题上,国民党军委会高层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当时,多数人认为南京的军事地理条件不利于防守,反对死守南京。那么,为什么有“虎踞龙盘”之称的南京的地理条件反倒不利于防守呢?地理形势最不利的上海,还坚守了三个月,为什么南京仅仅数天就失陷了?本文将从历史和军事地理等角度对此加以深度分析。作者曾经两次在南京住校学习,对南京的情况比较了解,并对南京进行过系统的实地考察,相信会给读者带来靠谱的分析介绍。

南京有悠久和跌宕起伏的历史

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之所以历史上多个朝代选择定都南京,一定有其原因,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南京的建都历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跨度最长的古都,跨度长约1800年,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其历史古迹数量之多、门类之全、跨越时间之长,位居全国前列。

南京新貌

南京新貌

南京早在50-60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之地。根据史书记载,南京的建城历史始於春秋时期。在将近1800年前的三国时代,孙权建立吴国,曾以此地(当时称建业)为都城,史称孙吴。自此之后,南京便成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都城,更是一座拥有珍贵历史文化的名城。

三国东吴孙权

三国东吴孙权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又屡屡从硝烟瓦砾中重现繁华。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代表,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曾有十二个朝代定都或迁都于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仅城市名称就有过金陵、秣陵、扬州、丹阳、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次更改,建制演变之频繁为全国少见。

孙吴时期建的石头城

孙吴时期建的石头城

明代朱元璋在此定都,元朝时期叫集庆,相对於“北京”改称为“南京”,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设防城市。现代建筑学家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认为“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从全国大的地理环境看,古人建都,多设于北方。因为北方自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在中国基本上是属于南北交叉点略偏南一些,紧靠着传统上的南北分界线长江。当北方处于战乱或是因为其他原因不愿意在北方立都时,南京就成了受长江天堑保护的最佳位置,建都的首选。此外,南京属于江南地区,历来为鱼米之乡,土地肥沃,在南京建都,物质上也是有所保障的。

南京地理位置示意图

南京地理位置示意图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中原被异族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汉民族往往会将首都南迁到南京,以休养生息,择机北伐,恢复华夏大统。明朝、中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次北伐功败垂成。南宋时期,在金国进攻下,南宋政权被迫南迁,当时多数大臣建议以建康(南京)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意,但宋高宗无意北伐定都于杭州,迫于舆论仍将金陵作为行都。太平天国也定都于南京,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其动员基础和确立合法性。所以,南京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南京中华民国总统府旧址

南京中华民国总统府旧址

原国民政府旧址

原国民政府旧址

南京有众多的文物古迹。越城、金陵邑遗址、六朝陵墓石刻、南唐二陵、明代城墙、中山陵等大批历史遗迹,体现出明显的古都特色。

南京明代长城遗址

南京明代长城遗址

南京明孝陵

南京明孝陵

中山陵

中山陵

数千年来,南京出现过许多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春秋时代的吴王孙寿梦、越王勾践、西汉开国大将韩信、三国吴主孙权、南唐后主李煜、南宋名将岳飞、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等,都曾在南京留下了重要的历史印记。李白的诗歌、李煜的词曲、王安石的美文、吴敬梓的小说等,也给这座古城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南京“虎踞龙盘”的地形

南京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呈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

南京市区图

南京市区图

南京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地貌为宁镇山脉的一部分,低山山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重要农业区。水面占全市总面积11.4%,平原、洼地占24.08%。

长江边燕子矶

长江边燕子矶

南京城区地形起伏不平,四周群山环抱。宁镇山脉由东入城,分为三支:北支由东往西即宝华山、栖霞山、乌龙山、芭斗山、幕府山,沿江西南转向狮子山、四望山、马鞍山、清凉山(石头城);中支由东往西即紫金山、九华山(古覆舟山)、北极阁、鼓楼岗、五台山,在清凉山与北支交合,向西连接古长江冲积物堆成的下蜀黄土岗地,把南京城一分为二,形成了秦淮河水系和金川河水系的天然分水岭;南支由东往西南即青龙山、马鞍山、方山、雨花台、将军山、牛首山、岱山至江宁镇三山矶入江。

南京山系水系分布图

南京山系水系分布图

南京紫金山

南京紫金山

南京城内主要河流有长江和秦淮河。长江南京段从江宁铜井镇南开始,至江宁营防乡东为止,境内长约95公里。秦淮河全长103公里;到南京武定门外分两股,一股为干流,称外秦淮河,绕城经中华门、水西门、定淮门外由三汊河注入长江;又一股称内秦淮河,由通济门东水关入城,在淮清桥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十里秦淮”,经夫子庙文德桥至水西门西水关出城,与干流汇集,北支即古运渎、经内桥至张公桥出涵洞口入干流。南京市北部有滁河,干流全长110公里,河道弯曲,集水面积7900平方公里。南部有淳溧运河和天生桥河。

在湖泊方面,南京市区主要有玄武湖、琵琶湖、紫霞湖和莫愁湖等湖泊,城市南部有石臼湖和固城湖,湖泊水面积分别为201平方公里和24.3平方公里。

南京秦淮河

南京秦淮河

综上所述,南京北和西北两面环江,江水凶涌湍急,被视为南京的天堑保护。南京的地形以丘陵为主,背靠幕府山,面临秦淮河,钟山左辅,石城右弼。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有“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著名诗句。其中南京“虎踞龙盘”之名源出于三国时的诸葛亮。诸葛亮评价南京是“秣陵之地,钟阜(紫金山)龙盘,石城(清凉山、石头城)虎锯,真乃帝王之宅也。”

南京历来守难攻易

南京的攻防作战,与其所处的军事地理环境密切相关。长江从安庆、芜湖开始,由向东流转向北—北东流,古时这一段称“横江”,江右为江东,江左为江西。长江北东流至南京城北,在这里一个大转弯成120°钝角,再向东南流去。南京城就坐落在这个俗称为“胳膊肘弯”之中。所以,南京城一大面背水(西北、北、东北背靠长江),三小面开放(东、西各一部,南面全部)。历史上,北方的军队要进攻南京,往往从离南京不足100千米的上游当涂(古姑孰)和下游的镇江(古京口)南渡过江,然后对进,在南京城南包抄钳击南京,如同瓮中捉鳖。南方的军队进攻南京则更加容易,主力从南京的长江上游芜湖、当涂方向向南京进击,一部兵力绕过太湖,在太湖南北走廊向南京包抄,南京背水还击,没有机动余地,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

从玄武湖方向远眺紫金山

从玄武湖方向远眺紫金山

从历史上看,南京的攻防作战,防守成功的极少,进攻成功的却很多。除了朱元璋在元末设空城计打败陈友谅,清初清军用缓兵之计打败攻城的郑成功,其余近百战都是攻方获胜。包括后来在渡江战役中解放军一举渡过长江解放南京,也是攻方获胜。

1937年冬南京保卫战之前,国民党军委会高层有人也看到了这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就断言:“在战术上,南京是个绝地,敌人可三面包围,而北面又阻于长江,无路可退。”国民政府军令部第一厅(作战)厅长刘斐认为:“南京在长江弯曲部内,地形上背水,敌可用海军封锁南京,从陆上可由芜湖截断我后方交通线,然后海陆空军协同攻击,则南京处于立体包围下,守是守不住的。”然而,他们的建议并未被蒋介石采纳,蒋最后还是坚持以重兵防守南京。

李宗仁

李宗仁

刘斐

刘斐

南京守难攻易是已由历史做了结论的不争事实。那么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南京,到底应该怎样防御?客观地说,南京毕竟是“虎踞龙盘”之地,山环水绕的地理特征,也为其提供了凭险据守的自然条件。南京城除了背靠长江,它还坐落在一个地势平坦的盆地里,被“四山一水”(即宁镇山脉、茅山山脉、横山山脉、老山山脉和长江)所包围,并与其他相邻地区所隔离。南京的山系由于自然分布和走势,本身并不能形成闭合的防御圈,但如能利用山脉自然走势设置防御地带再结合人工阵地构设防线,仍可建立起完整的防御体系。所以,构设防线是南京防御的首要任务。南京防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点防御。南京的防御要点,包括外围山脉的通道、内廓城门和各制高点。这些防御要点不仅是南京攻守双方争夺的焦点,也是整个防线的重要支撑。南京周边各个山脉之间都有缺口,是军队进入南京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些通道附近的要隘和制高点就成为南京防御必须坚守之地。其中幕府山距离南京城区最近,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防御要点。历史上在幕府山发生过5次重要战事,朱元璋的龙湾大捷和郑成功兵败江宁,主要战场就在幕府山。上述“防线”与“要点”,就是南京防御的关键之所在。

早在八一三抗战的数年前,军委会经过对南京战场的利弊分析,决定借助周边山地构设南京外围阵地(即战役防线)。单纯从战术角度来看,倘能依托南京周边山地和既设阵地组织梯次防御,应该说南京还是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据时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一科科长谭道平回忆,南京保卫战前,蒋介石视察南京城防工事时曾经感慨地说:“首都锦带江山,可以说是天然的要塞。要是守卫有力,一定可以支撑一两个月。”

但是,有好想法却未必就有好的结果。虽然在战略规划层面军委会有了不错的规划设计,但在实施层面上阵地施工进度却慢的出奇,施工拖了几年时间,直到日军攻到眼前时,大部分防御阵地施工还没有完成。而且阵地配置漏洞很多,便于敌人迂回侧击。在南京保卫战中,守军往往还未站稳脚跟,就被日军抄了后路,整个防御体系随即崩溃。在南京周边的激战之地,如句容、汤水、阳山碑材、淳化、秣陵、牛首山等处,都是中国军队规划的外围阵地所在。如果这些阵地战前能够完成施工建设,并由后方调上完整新锐之师进驻,严阵以待,以逸待劳,日军要攻破这些外围阵地,恐怕没有十天半个月是打不下来的。但是,历史可以假设,却不能重演,这样的机会国民政府如此前的多次机会一样,还是与其失之交臂。多个负面因素叠加在一起,致使南京保卫战仅仅坚持了6天即告失败。

参考文献: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百度百科

《正面战场南京保卫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

本文部分图片采自网络

作者:泰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