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西河大鼓:似说似唱乡土情

西河大鼓老照片。 孙正开供图

■阅读提示

一人、一鼓,一把三弦,一把折扇,台上说书人,台下听书客,都在乡音浓郁、弦索悠扬的说唱中品评陶醉,又在风趣生动的故事中明辨是非。

这,就是发源于河间的西河大鼓。这种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其唱腔简洁苍劲,韵味独特,风格似说似唱,极富民间乡土气息。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曾有“河间大鼓”之称的西河大鼓,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河间扎根生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而河间人对西河大鼓更是有着割舍不掉的情缘。

扎根民间,源远流长

在河间,说起西河大鼓,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国家级非遗西河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张领娣,其字硬韵圆、节奏明朗、婉转洒脱的唱腔,深受大家喜爱。

据介绍,西河大鼓也叫犁铧片、河间大鼓、梅花调或大鼓书、说书,是我国北方比较典范的鼓书暨鼓曲形式,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

按照艺人间流传的说法,早年在河北中部就流传着演员以小三弦自弹自唱的弦子书和演员只敲击鼓板演唱的单鼓板。到清乾隆中期,有些艺人将弦子书与单鼓板结合在一起,搭伴演出,形成以演员敲击鼓板,由另一人弹小三弦伴奏的演出形式,这就是早期的木板大鼓,是当时深受欢迎的一种说书形式。

后来,民间艺人们吸收当地小调、民歌,唱出了一种新调子,并用犁铧片击拍(伴奏)。这个犁铧片,就是庄稼人耕地犁上的一个物件,俗称犁铧子,用两个破犁铧片一边唱一边敲,这就是西河大鼓的雏形。西河大鼓之所以也叫“犁铧片”,就是这么来的。这种说唱形式被一些艺人所采用,慢慢在冀中一带流传开来。

到十九世纪晚期,在诸多说唱艺人的努力下,西河大鼓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唱腔音乐、伴奏乐器都基本定型。特别是高阳县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木板大鼓、弦子书、大鼓书等曲艺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并将说书用的犁铧片改成了月牙板,小三弦改成了大三弦,创作了新唱腔,加强了牌子曲的运用,使这一曲种在艺术上日趋成熟。

马三峰对于西河大鼓的贡献,一直受到后人的推崇和赞誉。至今,河北、北京、天津的曲艺界和民间,还流传着“南有何老凤,北有马三峰”的佳话。

一直到1920年前后,西河大鼓更多进入书馆、戏园,经常与其他曲种同书场或同台演出,人家在海报上都标明了京韵大鼓、天津时调、奉天大鼓等,到西河大鼓这儿,因为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个曲种的发展。曲种的名称问题,成为摆在艺人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1929年,女艺人王讽咏在天津“四海升平”戏园演出,因天津已有金万昌演唱的梅花大鼓,为区别起见,定名为“西河大鼓”。西河大鼓正式有了自己的名字,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西河大鼓的演出书目,有长篇书、中篇书、短篇鼓词、书帽。长篇书,内行人叫作“蔓子活”,讲述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故事,可演十场、百场以上,有时候一演就是一个月或者几个月。

中篇书,艺人称之为“巴棍儿”,故事结构紧凑,人物事件较集中,可演三五场或十来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中长篇鼓书有150多部,人们比较熟悉的有《封神演义》《杨家将》《呼家将》等。

短篇鼓词,又称作小段唱篇,大多叙述一个短小的故事,通常每段二百行左右,多的也就三四百行。

书帽,多是趣语、小笑话,每段大约几行、十余行或数十行,用在每次大书开场前,艺人们张嘴就来,不占用多长时间,目的是引人注意、活跃气氛,或者是等候听书的人们到齐。

说书讲扣子,唱戏讲轴子。说大书的西河大鼓艺人,说到关键处,会来一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把人们的胃口吊起来。很多评书演员如刘兰芳、袁阔成等也都会这一手,不过,他们在说评书的过程中,只是说,没有唱。西河大鼓除了说,还有唱,是说唱相间,叙述故事。

2006年,西河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西河大鼓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兼容并蓄,融合创新

河间市文化馆西河大鼓暑期培训班,张领娣(中)教授西河大鼓。李雪供图

“革命老区岭底村儿,有这么几位老年人儿,平均年龄六十多岁儿,一个个挺着腰板儿倍儿精神儿……”10月16日,见到张领娣,她正在练习西河大鼓新唱段《一枚红袖章》,明朗清脆、慷慨激昂的唱腔引人入胜。

张领娣介绍,西河大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六大流派,即朱(大官)派、王(振元)派、李(德全)派、赵(玉峰)派、马(连登、增芬)派和南口(路英贵、郝英吉)。

其中,西河大鼓赵派创始人赵玉峰,是河间北皇亲庄人,十岁随哥哥赵双印学唱西河大鼓,并随之四处卖艺。在演出实践中,赵玉峰对唱腔、表演、伴奏作了一系列改革,使演唱、念白、表演别开生面。赵派艺术的突出特点是,成功地将戏剧的刀马、袍带等身段、功架移植于说书当中,注重表演,讲究手眼身法步,通过表情、表演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使说、唱、做紧密结合,为表达书情服务。

而出生在西河大鼓世家的张领娣,父亲张金贵是西河大鼓朱派传人,母亲会弹三弦。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她父母经常合作演出。正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张领娣10岁学唱西河大鼓小段,15岁就在沧州文艺调演中获得了一等奖。

1982年,20岁的张领娣成为河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1984年调入河间文化馆,成了一名专业演员。她曾先后赴北京、天津,向西河大鼓名家周喜容、郝艳霞等老艺术家学习。她格外珍惜遇到的每一次学习机会,不仅虚心向老师请教,不放过老师讲的任何一个细节,而且像着了魔一样,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练习。

在练三弦的时候,怕影响别人休息,她就在三弦码子底下放一个铜板或硬币,把音量降到最小。练表情、动作、嘴皮子,更是日复一日,有时候,一句唱词、一个架势就要练上千百遍。

兼容并蓄、创新发展是艺术的生命力。1991年,张领娣正式拜西河大鼓赵派传人、天津北方曲校教授田蕴章为师。

通过学习,张领娣在熟练掌握了赵派唱法之后,又把赵派、朱派两种唱法有机融合在一起,取两家之长,再加上自己的探索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法。她以说唱小段为主,声音甜美、俏丽,韵味浓厚,多次在演出中荣获国家大奖。其中,在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大赛中,她主唱的西河大鼓《俺村的新事实在多》获得金奖。

为了给西河大鼓这门传统艺术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为了用西河大鼓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张领娣每年都要拿出五六段现代题材的新书目。为此,她经常求助河间一带的鼓词创作者。每次接到新书的时候,张领娣先是迫不及待地看一遍唱词,然后便坐下来细细地安排唱腔。为了给一段唱词配上最合适的唱腔和动作,她总是反复揣摩和改进。

河间市文化部门还从保定剧团“挖”来三弦名家王维青,专门给张领娣伴奏,以期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二人这一搭档,就是30余年。

为使西河大鼓得到创新发展,紧跟时代步伐,近年来,河间市组织成立了专门的创作团队。创作者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为传统曲艺赋予新的时代元素,先后创作了《听爷爷讲劳动》《军人的情怀》《大校村官》《喜事新风》等一批主题好、内容新、形式活、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看棉花》荣获河北省曲艺类最高奖“文艺振兴奖”,作品《帮大妈》在河北省曲艺征文中荣获三等奖。

传承保护,再放异彩

西河大鼓有过荣耀与辉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仅河间就有200多名演员活跃在城乡舞台上。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河大鼓这种民间曲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落,开始大幅滑坡,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危机。

“首先你得爱好,然后才能专心学,可是现在喜好这个的人越来越少,更何况干这行不挣钱,没有多少人愿意学。”张领娣说,她之所以积极参加一些演出活动,就是为了展示西河大鼓的魅力,唤起人们对西河大鼓的热情,吸引更多的人关心、喜爱、演唱西河大鼓。

心系传承西河大鼓的张领娣,从1986年开始在河间市文化馆艺校曲艺班带徒,传授西河大鼓。目前,得到她的真传并能登台演出的已超过50人。

河间市文化馆馆长闫亚州介绍,为抓好西河大鼓人才培养,河间市从2006年开始,全面启动了西河大鼓进校园活动,在河间市职业教育中心等14处设立了非遗传承基地,联合市第一实验小学、第三实验小学等中小学开设了暑期曲艺教育特色课,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辅导老师,精心编写印制传承教材,购买培训器材,对青少年进行免费教学。

“我们还在一些农村学校和家庭建立了传承基地和传习点,采取‘课上教学、课下提高’的方法,使学校教学和家庭传承相结合,进行不间断施教。”闫亚州说,今年,河间市西河大鼓两名优秀学员分获第九届河北省少儿曲艺比赛一等奖、北京少儿曲艺比赛三等奖,为西河大鼓创新性传承探索了一条可行的路子。

与此同时,河间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做了系统规划,其中,专门组织人员编写、印制出版了《河间西河大鼓书萃》《当代河间西河大鼓作品选》等书籍,专门成立河间西河大鼓研习所,邀请老文艺创作者、新生代艺术工作者及民间艺人,专门从事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从2014年开始,河间市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曲艺家协会、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相关单位,连续举办了六届“河间西河大鼓书会”,为曲艺家们搭建了一个交流技艺、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让许多曲艺精品和曲艺新人登上了舞台,让每一个想看戏、爱看戏的老百姓坐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文化大餐。

河间市还采取“群众订单、文化单位做单、政府买单”的方式,大力开展“消夏书场”“西河大鼓慰问演出进军营”“长篇西河大鼓书场”等送演、巡演和展演活动,其中,“西河大鼓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送演活动,每年安排30场,累计惠及观众近100万人次。

“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西河大鼓,培养艺术新人,促进西河大鼓繁荣发展,再放异彩。”闫亚州说,“传承保护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西河大鼓传唱下去。”

(河北日报记者 王雅楠 通讯员 李世文)

■采访手记

紧跟时代,贴近生活

10月16日16时30分,像往常一样,李雪走进了河间市第一实验小学,向学校的45名学生和8名教师传授西河大鼓。在师生没有一点基础的前提下,李雪一点一点地教唱腔、手势、站姿、眼神,一个半月的时间,师生的月牙板越打越熟练,鼓毽子已经能够运用自如,演唱渐渐有了西河大鼓的韵味。

“看到学生和老师们的兴趣都很高,我特别开心。只要他们愿意学,我就一直教下去。”李雪说,每周三、周五,她都会走进河间市第一实验小学、第三实验小学、河间市职业教育中心等学校教授西河大鼓。

李雪是西河大鼓进校园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她出生在曲艺世家,外公张金贵是西河大鼓朱派第三代传人,母亲张领娣是西河大鼓国家级传承人,她是西河大鼓沧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李雪告诉记者,她从小受外公、母亲的影响很大。小时候看到母亲练习西河大鼓,觉得敲敲打打好玩,母亲唱得也好听,所以从小她就是个西河大鼓迷,月牙板、鼓和三弦都成了她儿时的玩具。

“那时候,母亲每练一个新段子,我就在旁边跟着学,母亲学会了,我也学会了。”李雪回忆,自6岁起,她便跟随外公学习西河大鼓演唱艺术,并跟着母亲去各地演出。

“板不离手,曲不离口。”如今的李雪,依然每天练习一个小时的唱功。通过不断地钻研和学习,李雪已掌握了各种流派的演唱技巧,能够演唱多部贴近群众生活、紧密联系实际的作品,如《十九大精神铸辉煌》《我的河间我的家》《反腐倡廉顺民心》,以及反映河间移风易俗、拒绝高价彩礼的新编唱段《喜事新风》等。由她演唱的西河大鼓新唱段《看棉花》,曾获第十三届河北省曲艺类“文艺振兴奖”。

李雪已连续六年在“河间西河书会”上登台献艺,成为西河大鼓的生力军。同时,她和母亲也在为即将开幕的第七届“河间西河书会”积极做筹备工作。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西河大鼓,李雪利用演出机会,把西河大鼓带到了内蒙古旅游产业博览会和2018沧州旅游(晋中)推介会等多个平台。

从2006年开始,李雪和母亲一起去学校教授西河大鼓,每周末为爱好者免费传授西河大鼓,暑假期间还会办培训班连续授课。鉴于母亲张领娣年纪越来越大,而李雪的西河大鼓技艺越来越纯熟,近几年,更多的时候是她在为学生们讲授。

“在传承和创新西河大鼓方面,我们在保持地道韵味的同时,也在紧跟时代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元素。”李雪说。

如今,李雪深感肩上的担子之重,她希望能更多地走进校园,毫无保留地将西河大鼓传授给孩子们,更希望“不要只让非遗进校园,还要让非遗走出校园”。

随着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和传承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李雪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西河大鼓这项传统艺术。

“作为传承者,传承西河大鼓是我的使命。我们三代人的坚守,就是希望能够传承保护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李雪说。

文/河北日报记者 王雅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