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今天这条消息,90%的人都不知道!

打开

韩生:舞台剧《悲惨世界》:经典的力量,陌生化的新颖

雨果创作《悲惨世界》历经30年时间,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为什么雨果不是一个普通的作家。他17岁就创办文艺周刊,发表诗歌,23岁获荣誉勋章,参加国王加冕典礼,25岁创作《克伦威尔》和发表浪漫主义宣言,提出“诗的基础是社会”成为浪漫主义运动领袖,27岁创作演出《欧纳尼》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一个多月的激烈对抗后取得胜利。29岁完成《巴黎圣母院》,之后看到一篇报道,启发了创作《悲惨世界》的构思,声誉正隆的他应该很容易顺势快速完成一部很不错的小说,而之后的一系列生命轨迹的变化都在影响改变着创作的走向。他39岁选入法兰西学院,43岁受封伯爵,49岁入狱,后逃离巴黎,拿破仑政变后流亡国外,51岁出版诗集《罪与罚》,60岁出版《悲惨世界》……

今天有许多艺术创作已经成为一个业务任务和流程,而雨果的创作则伴随着自己生命的历程和体悟,从写作构思开始写,如果按部就班很早就完成了,但是中间经历的变化都在影响改变着作品的创作走向。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后续的创作已经超越了作者,而由读者观众继续完成和不断迭代更新。作家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开启了这一持续的话题,创造了经典,超越了历史时代、民族国家和地域。这次央华做的《悲惨世界》又是一个新的解读和精进的过程,基于经典,采用了布莱希特等艺术方法形式,带给我们与以往不同的舞台剧。

在舞台剧《悲惨世界》中可以看到其鲜明的创新探索和个性特点。

首先体现在对剧种的表述上用的是“舞台剧”概念,这一中性的用词超过传统的概念,容纳包含着创新空间。用话剧、音乐剧等确实都难以完整准确概括作品的属性。广义来讲也可以属于话剧,也说明话剧是开放性的属类和种性。我们在今天的许多戏剧创作中普遍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亚洲大厦等演艺新空间,原有的概念都难以概括属类。特别是文化旅游演艺,实际上也是戏剧舞台的延伸,可以说是更大的舞台。我们在参与这些项目的创作中,几乎每一个作品都需要重新定义其形式属类,如实景戏剧、沉浸戏剧、数字文献沉浸剧场等。

这一作品的创新点体现在对剧种品种形态的创新,也可以看到有文献剧的特点,如直接采用小说原文的方法;同时还具有广播剧特点。用叙事体的戏剧方法产生了两种效果:一种是内心独白的外化,比方冉·阿让对养女格赛特的情侣出现的复杂心情等,直接用台词语言延伸了表演内容,其意义在于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原著的丰富性内涵;另一种是表演动作的语言叠加,用台词描写动作状态。这种方法在广播剧中会恰到好处,因为只靠听觉需要语言描述信息补充。而对于现场表演则值得商榷和研讨,同一信息内容以不同形态的重复叠加,会带来图解以及疏离感,反而会消解情绪感染效果。但是也形成了另一种形式感,用布莱希特间离效果表演的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之间的穿梭。在自我和他者的视觉转换产生了独特的形式美感。过去表演最忌讳“看图说话”,但这次用了许多看图说话,对动作直接外在描写也形成了一种新的形式,对其美学价值开掘了新课题。对此,值得深入探讨,不能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

舞台剧《悲惨世界》舞台设计的境界很高,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完成了如此复杂的故事的讲述和叙事空间转换,可以看到与中国传统戏曲舞台的综合功能美学方法。灯光、道具等变化等,比如教堂的长凳、餐厅、餐桌、床等等写实的形象元素,交代着故事环境。灯光的变化丰富细腻,灯带装饰也是舞台空间语言,象征性视觉语言表现了巴黎都市特点,同时又是人物心灵外化,如爱情主题和情绪烘托。后面出现了不同的手风琴,既是音乐伴奏,又成为表演的延续。舞台设计语汇与导演表演语汇高度契合。

导演语汇中的文学和行动两种力量形成了对冲,这是值得探讨的美学课题,不能简单判断,我觉得这是一个美学新课题。前半段和后半段体验不一样,前面有内容上的重复之感,看到后面就对前面有了新的认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经典的力量始终是强大的,剧作家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成为业界普遍的共识。我们参与市场演出创作就感受到其中发生的变化。借此也披露一个信息,由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联合成立的“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文旅演艺创作和教育研究中心”上个月完成了审批程序将正式成立,这实际上也是舞台空间新的拓展。

作者:韩生

文:韩生图:《悲惨世界》剧照编辑:王筱丽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打开APP阅读
#4少年偷89部手机仅口头教育?
4名少年撬门盗窃手机89部,店主:贼抓了却放了,我的手机向谁要?
#美国“电子产品关税”反复
美媒:特朗普掀起关税战,苹果公司要完蛋了吗?
#美乌矿产协议新进展
泽连斯基称乌美矿产协议谈判相关法律事宜已基本敲定
#今日辟谣
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湖北荆门回应
#中方应对美征关税
商务部:对于美方这种毫无意义的关税数字游戏,中方不予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