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用“十连冠”见证国防重城的鱼水情深!

山海相拥

山海相拥,鱼水情深。

作为驻军大市、兵员大市、安置大市、双拥大市,青岛拥有光荣悠久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传统,双拥工作长期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海军城”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闪亮名片。

多年来,青岛将“最佳海湾筑军港,最美地块建营房,最优儿女穿军装,最好保障献国防”的新时代拥军“青岛理念”融入城市血脉,而这也是一座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的国防重城,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过程中,深植崇军基因的真实写照。

今年4月,青岛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十连冠”目标。这是青岛的荣光,更体现了城市扎实做好双拥工作的担当与作为。

完善的体系,是青岛一系列双拥政策扎实落地的关键。体制机制上,青岛不断优化完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国率先制定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保障近千件军地互办实事项目顺利办结;工作体系上,青岛在区(市)、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推广“双拥工作站”服务模式,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拥军服务保障网络。

双拥工作持续深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创新打造“荣军谷”退役军人综合服务区,涵盖医疗康复、康养休养、安置就业等22项功能;创新推出“荣军矩阵”服务模式,囊括荣军联盟、荣军通等26个子品牌,实现“餐饮、购物、医疗、养老”等全领域优待;全国首创为部分优抚对象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有效减轻优抚对象住院负担……一系列“创新”与“首创”,体现了青岛“十连冠”的含金量。

双拥文化深入大街小巷。今年八一建军节,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主题灯光秀点亮浮山湾;青岛市图书馆举行红色主题活动;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面向入馆参观的现役、退役军人及军属,提供公益讲解……

双拥工作不仅体现在对军人军属的关怀上,更体现在军地双向奔赴中。近年来,青岛持续加强军地协作,常态化开展舰艇开放活动,巩固深化走访慰问、“城连共建”以及“情系边海防”等活动。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青岛举行第二届双拥共建集中签约仪式,青岛农业大学、青岛不动产登记中心等15家地方单位与驻青部队代表签订双拥共建协议书,军地双方将秉持“共建共赢共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共建经验与有益做法。

军地携手,一项项饱含温度的实际举措,让深情暖意流淌在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心间,持续厚植军民鱼水深情。

固我长城的力量,不仅在于砖石的坚固,更在于人心的凝聚;不仅需要制度的设计,更需要情感的共鸣。

当长门岩驻岛部队不用看天气用电,当退役军人在“荣军谷”找到归属,当军人子女实现“随申请随入学”,这座城市对军人的尊崇已转化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红色底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