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女人最旺夫?孙俪唐嫣那里的

电视剧《安家》的热播,让两个女人又火了一把。一个就是女主房似锦的扮演者孙俪,另一个则是男主罗晋背后的女人——唐嫣。

前者再现当年实力,所演之剧必上热搜;后者虽“消失”许久,但江湖总有她的传闻且自带“旺夫”体质。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女人都来自上海。

之前编辑写过一篇,那么今天咱们就来盘盘上海女演员(主要是从小美到大还很会旺夫)的那些事儿。

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这四个字就是一块“活招牌”。

不同于北方女生的洒脱直爽,上海女人多面玲珑,有娇嗔也有筋骨。所以不管走到哪儿,江湖上总也少不了她们的传说。

王安忆说:“上海的女性心里都有股硬劲儿,否则你就对付不了这城市的人和事。但是,她们硬在守,而非攻,因为她们虽然浪漫但也务实。”

白先勇小说里的上海女人,活的精致有腔调,哪怕身处异乡仍保存骨子里的那份小资小情。“一色桃花心红木桌椅。几张老式大靠背的沙发,塞满了黑丝面子鸳鸯戏水的湘绣靠枕,人一坐下去就陷进了一半,倚在柔软的丝枕上,十分舒适。” —— 《永远的尹雪艳》

写女性,尤其是写上海女性最多的莫过张爱玲。那么,她笔下的上海女人又是怎样的呢?

当年许鞍华导演的《倾城之恋》,周润发与缪骞人主演,缪骞人也是上海出生

“如果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是糖醋排骨,那么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 这是出自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一段话。粉蒸肉,香软粉嫩,油而不腻,就像上海女人一样娇而不嗔,淡而不艳。

影视作品里,她们是鲜活饱满的故事主角。

《我的前半生》里,亦舒笔下的罗子君从撒娇发嗲一心只有陈俊生的“娇”,变成了独立面对生活的“傲”,她前半生的故事,上演的是上海女人的傲气。

《上海女子图鉴》,讲的是当代上海女人对于事业、爱情、和自我的思考与定位。她们比上一代更懂得为自己鼓掌,但同时也保留了上海女人在生活与精神质量上的高要求。

羊绒大衣要好的,内衣要穿真丝的,鞋底最好是羊皮,总之就是衣柜里总要有几件像样且拿得上台面的衣服,甭管有多贵。这些衣服对于她们来说不光是时尚潮流,也是心里的底气。

陈数在《上海滩》中的旗袍造型,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说到衬托上海女人气质的非旗袍莫属。

上海女人不似北方姑娘那般高瘦,用玲珑有致来形容她们再合适不过。身高不高,但胜在线条感丰满,这样的身材最衬旗袍。

所以说,不管是曾经的老画报,还是现在的影视剧,上海女人总有机会与旗袍一起出现。《色戒》里汤唯饰演的王佳芝,一身碧绿旗袍,典雅复古;

而本就是地道上海人的陈冲,在片中饰演易太太一角,素色花纹旗袍配玛瑙绿珍珠耳钉,又是另一番味道。

如果你爱看王家卫的电影,你一定熟悉一个女演员——潘迪华,王家卫在拍《阿飞正传》的时候,找戏中张国荣“养母”的演员费了很大力气,因为他要“一个上海的风尘女子,六十年代的,一个讲旧款上海话的女人”。当时讲上海话的人很多,但是讲就看的却不多。潘迪华就是其中一个。

就连最近在《安家》里,一身身旗袍,搭配着翡翠胸针或者小小白玉兰的奚美娟,也惊艳了我们(btw,两位老人的故事实在是太好哭了....)

白先勇在《永远的尹雪艳》里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尹雪艳总也不老,不管人事怎样变迁,连眼角也不肯皱一下。”

换言之,上海女人也一样。

娱乐圈里的上海姑娘

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里,上海女人又是什么担当呢?

北京有章子怡为代表的,敢做敢当的京城姑娘;

东北更是生产美人,你对东北姑娘的称呼,不自觉地就想灌个“大”字。像宋佳这种,你可不敢称她“小美女”;

东北姑娘大长腿、大高个儿,标致艳丽,比如张天爱;

自古江南出才女,上有苏州的韩雪,有貌更有才;

下有杭州的俞飞鸿,她的美我们都说腻了;

《末代皇帝》剧照

上海女人,则是拼气质从未输过的那一挂。来,我们给你细数一下演艺圈的上海女人们,你们整体感受一下:

陈冲、邬君梅、奚美娟、马伊琍、孙俪、唐嫣、江疏影、杜鹃、黄奕、王琳.....这还不算那些上海籍后来去香港发展的女明星们。

上海女人有腔有调,潘迪华就说过:“以前的上海女人,因为没那么多自由,约束好多,但在约束和礼教之中培养出一份独特气质来,也很文雅。坐有坐姿,站有站姿,礼貌方面,无论是大人家或者中等小家庭,都教养很好。”

后来,上海女人的腔调也被误说成是“矫揉造作”,讲真,会带给人这样感受的,那都不是真正的上海女人。

虽然,在她们身上一直逃不开“作”和“嗲”两个标签。但是,上海女人的“作”,是很讨喜、很惹人怜爱的。她们拎得清,知道在什么时候“表现”一下来博得关注,也知道在什么时候见好就收。

上海这座城市,一直就有“开放”的基因,生长在这座城市的女人是见过世面的,内有乾坤,外露神韵。小小气气的“故作娇贵”,那可不是上海女人的“作”,别搞混了。

她们的嗲,只对自己在乎的人嗲。是娇嗔。有一颗对生活充满热情(和要求)的心,将自己最“软”的一面给家人,给爱人。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她们嗲的一面,但看到的人一定是最重要的人。

通常,这样的女人很懂家庭经营之道,所以也很旺夫。

上海土生土长的孙俪,因拍戏而遇见了来自江西的小伙邓超。从《甜蜜蜜》到《幸福像花儿一样》,两个人相知相爱。

在娱乐圈里,想要一段感情开花结果是不容易的,而维系一段长久而稳定的婚姻更是不易。同是上海姑娘的马伊琍,不就在多年之后发出了那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之名言。

孙俪或许比马伊琍要幸运一些,虽然分手一类的传闻也曾有过,但随着两个孩子的到来,长达9年的婚姻生活,越走越稳。

综艺节目上,我们还能看到两个人真实不做作的互动。为了支持丈夫为主MC的综艺,不怎么上节目的孙俪亲自到场支持。一见到孙俪,邓超的嘴角止不住上扬,而节目里两个人不管是嘴上开战,还是游戏中的实际比拼,粉红的泡泡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私下里,两个人在微博上的互动也甜到呛嗓子。

要么是一通深情表白,字里行间满藏爱意。要么就是面儿上开黑,实则在为彼此打call。

俗话说得好:“婚姻好不好,看孩子便知道。” 自从有了孩子后,这两人更是有事没事就拿娃秀恩爱,晒得旁人好不羡慕;

总之,要说评选娱乐圈模范夫妻,邓超和孙俪一定榜上有名了。家庭和睦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这一点上海女人也很“拎得清”。

自从结婚生子后,孙俪虽然接连有《甄嬛传》、《那年花开月正圆》这样的爆款口碑剧力保她在电视剧领域的地位。但是有了宝宝后,孙俪还是有意在减少产出和工作量,除了偶有佳作,娘娘最忙的事业就是帮老公邓超打call。

婚前的邓超,虽有一些作品和名气,但远不及现在风光。2013年,可以说是邓超事业的转折点(这一年也刚好是孙俪息影的一年)。

商业上,邓超投资300万与好友俞白眉合开公司。出品的电影《分手大师》、《乘风破浪》、《心理罪》等收获不俗,更在2016年引来苏宁集团近亿元的投资。

2016年,他又与俞白眉等人一起在北京创建了以他名字命名而成的话剧“超剧场”。2年后,邓超开办第二家《超剧场》,他的话剧版图愈发强大。

综艺上,邓超加盟《奔跑吧兄弟》成为主mc兼队长,一跑就是五季。邓超也凭借这个综艺,成为了国民度颇高的男艺人。

影视方面表现如何呢?2013年,他和段奕宏一同拍摄电影《烈日灼心》,2年后该片上映收获3亿票房,刷新内地犯罪悬疑片票房纪录的同时,邓超还将“金爵奖”和“金鸡奖”双双拿回家,并提名第52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同年5月,邓超主演陈可辛指导的电影《中国合伙人》,该片以超5亿的票房成绩成为2013年上半年华语片票房季军。

2014年,他担任投资者、导演、主角三重身份的电影《分手大师》上映,6.6亿的票房成绩和第2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展映中第一个卖光票的中国电影,这些成绩都为邓超进军导演界铺好奠基石。

2019年,他的第三部导演作品《银河补习班》上映,一天之内票房过1亿。目前为止,邓超成为继吴京、沈腾、黄渤之后第4位“百亿票房俱乐部”的华语男演员。

这其中还有2016年他主演的周星驰电影《美人鱼》(票房突破33.9亿)、爱情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票房破8亿且刷新华语爱情片票房纪录)、2017年韩寒指导的文艺喜剧电影《乘风破浪》(票房累计破10亿)所做的贡献。

孙俪带儿女探班邓超

很长一段时间,孙俪的名气大过邓超而导致外界对其二人婚姻生活议论纷纷。但是,上海女人很聪明的,她们懂得如何保持婚姻生活里的平衡。更何况,上海女人还有一种本领,那就是看人准,选人也准。

比如,一样来自上海的唐嫣。

这段时间热播的《安家》,让另一个江西男孩——罗晋成为话题人物。说来也奇怪,从孙俪到唐嫣,怎么上海女人都对江西男孩情有独钟呢?(有没有上海的报友来给编辑答疑解惑一番)

《安家》中,罗晋的表演可以说细腻周全。丝毫不逊于孙俪这位公认的“实力派”,坦白讲,甚至不比孙俪给人的惊喜少。

2002年毕业于北电的罗晋,进入娱乐圈的时候还是“小透明”。直到2010年,他在于正指导的古装宫廷剧《美人心计》中出演亲政爱民的汉惠帝刘盈一角后,才小有名气。而那时,唐嫣已经凭借《仙剑三》成为娱乐圈里炙手可热的“小花”了。

不过,好饭不怕晚,好男人不怕等。

2012年,罗晋拍摄《X女特工》并结识了唐嫣。随后,两人更是四度携手共同出演多部叫好又叫做的作品。其中,不乏像《锦绣未央》这样爆款剧,助力罗晋喜提第22届华鼎奖中国古装题材电视剧最佳男演员提名。

2016年,罗晋和唐嫣大方公布恋情。2018年,二人宣布婚讯,步入婚姻殿堂。2019年,唐嫣公布自己怀孕的喜讯,罗晋在微博转发唐嫣微博。

现在,罗晋的事业正走上坡路。《鹤唳华亭》、《安家》的热播为他积累了不少口碑与人气,未来可期。而唐嫣虽不怎么营业,但随着孩子的到来,也一定会让这个上海女人更加幸福。

不管是已和邓超进入“老夫老妻”模式的孙俪、还是迎接新的人生阶段的唐嫣、或是回归单身身份的马伊琍、又或者是像陈冲和邬君梅这样远嫁国外的独立女性,上海女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做女人,要会(作)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