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受困
诺和诺德真高兴不起来
有点数·数字经济工作室原创
作 者 | 有 叔
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最近发布了2025上半年财报,“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三款剂型实现1127.56亿丹麦克朗(约167亿美元)的销售额,合计贡献近73%的营收,这被视作司美格鲁肽正式接过K药全球“药王”权杖的关键一刻。
然而市场对此反应极为冷淡,截至8月8日,公司股价单日暴跌21.8%,市值2267亿美元,市值单日蒸发930亿美元,创下公司百年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2024年巅峰时期近6500亿美元的市值,如今已蒸发掉了4300亿,相当于每天损失一个中型药企。引发这场雪崩的,是公司发布了盈利预警,将全年销售额从此前13%—21%的预期,调整至8%—14%,将营业利润增长预期从之前的16%—24%下调至10%—16%,调整后的数据上限在此前一季度预期的下限附近徘徊,可以说是“新王的烦恼”。
加冕药王
药减肥正在催生一个千亿级别的全球黄金赛道。按照高盛的预估,到2030年,全球抗肥胖症药物的市场规模可能会增长到约1000亿美元。在这条热门赛道,诺和诺德、礼来两大巨头正在你追我赶。
在减肥药这个赛道上,GLP-1是个关键词。这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肠促胰岛素激素,属于胰高血糖素原的衍生物,在血糖调节和能量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诺和诺德是GLP-1领域率先吃螃蟹的企业,司美格鲁肽是该公司一款新型长效GLP-1类似物。
2018年是司美格鲁肽系列药物的首个销售年,该款产品销售额为17.96亿丹麦克朗,但当减重适应症被批准之后,2022年,司美格鲁肽正式获批减重药的次年,该款产品全球销售额达到659.38亿丹麦克朗,首破100亿美元。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显示,仅2021年至2023年,诺和诺德的营业收入就从1408.00亿丹麦克朗(约合218.7亿美元)飙升至2322.61亿丹麦克朗(约合360.7亿美元);净利润更是从477.57亿丹麦克朗暴涨至836.83亿丹麦克朗。
到了2025年一季度,司美格鲁肽击败“全球药王”K药,成为全球新药王。根据统计显示2016年至2024年中旬,诺和诺德的股价一路长牛,股价涨幅超过了16倍,市值最高超过了6500亿美元。
诺和诺德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业收入达到1549.44亿丹麦克朗(按7日汇率计算约合1737.23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丹麦克朗计算增长16%,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8%,净利润达到555.37亿丹麦克朗(约合622.74亿元)。
其中,司美格鲁肽上半年销售额达到1127.56亿丹麦克朗(约合1264.33亿元)。降糖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销售额645.20亿丹麦克朗(约合723.40亿元),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为368.88亿丹麦克朗(约合413.63亿元)。
诺和诺德在半年报中称,减重产品Wegovy和Saxenda(利拉鲁肽)的销售额以丹麦克朗计算同比增长了56%,达到387.96亿丹麦克朗(约合435.02亿元),销售增长由美国业务和国际业务共同推动。全球品牌肥胖市场的销量增长了141%,诺和诺德品牌销量市场份额为64.6%。
四面遇敌
当一款新药王出现时,无疑对整个医药研发市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在标杆的作用下,其他创新药企业也会在已经验证的市场加大研发的力度。这是全球创新药龙头企业无法避开的困局,也是创新药市场的繁荣的根基。
竞争对手礼来2024年5月公布的临床数据揭开了赤裸裸的差距:使用替尔泊肽(Zepbound)的患者72周平均减重50磅(约45.6斤),而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Wegovy)仅减重33磅(约30斤)。更关键的是,减重超15%的患者比例,礼来达到25%,诺和诺德仅为15%。
还有一组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3月,礼来在美国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处方量占比达53.3%,首次超越诺和诺德;其明星产品Mounjaro周处方量达62.2万张,而诺和诺德的Ozempic仅为60.7万张。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减肥药市场,正在被礼来快速蚕食。
另外一方面,2021年Wegovy上市前,诺和诺德参考旧款减肥药Saxenda的惨淡销量(五年才达成的处方量,Wegovy只用五周就突破),制定了保守的产能计划。当需求井喷时,公司竟选择“限制需求”的致命策略:扣留新患者所需的低剂量起始装,甚至要求销售代表劝退医生不要新增处方。这种自我设限直接导致2022年8月FDA将Wegovy列入短缺药物清单,为仿制药流通创造了合法缺口。
在美国药店柜台,地下交易正在肢解诺和诺德的正规市场。尽管FDA在2025年5月22日终止了仿制药销售宽限期,但打着“个性化配制”幌子的非法司美格鲁肽仿制药仍在流通,价格仅为正品的1/3。这些半合法产品已抢占减肥药市场30%的份额,分流了超过100万潜在用户。
最讽刺的闹剧发生在诺和诺德与远程医疗平台Hims & Hers的合作中。双方原本计划联手打击仿制药,结果合作58天即告破裂——诺和诺德指责对方偷偷销售山寨版Wegovy,而Hims & Hers反咬诺和诺德想通过协议强推高价正品。这场闹剧最终以公开互撕收场,暴露了诺和诺德对渠道失控的窘境。
更残酷的绞杀来自新兴市场。在中国,恒瑞医药等企业的仿制药定价仅为诺和诺德的1/3,信达生物双靶点减肥药玛仕度肽2025年6月刚获批就发起价格战。随着2026年司美格鲁肽中国专利到期,低价竞争者将蜂拥而入。
以上种种都说明,任何一款爆款产品都会刺激跨国药企的争相进入,诺和诺德也不会成为例外。面对市场预期的变化,诺和诺德旗下司美格鲁肽的美好预期正在被更多涌入的玩家击碎,其股价飙升至146.5美元/股的高位之后,也一改过去九年的上涨趋势,转而快速的下跌。
7月29日,四面遇敌的诺和诺德宣布,下调全年业绩指引:按固定汇率计算的销售增长预期从此前的13%-21%下调至8%-14%,营业利润增长预期从16%-24%下调至10%-16%。诺和诺德在声明中特别指出,Wegovy在现金支付渠道的市场渗透率显著低于公司预期。该公司将此归因于“不安全且非法的大规模仿制药生产”持续存在,这直接冲击了其在美国市场的销售表现。此外,诺和诺德的另一款重磅产品Ozempic也在美国市场遭遇了竞争压力。诺和诺德表示,下半年增长预期的下调是导致全年销售展望调整的主要驱动因素。
受业绩不达预期的影响,诺和诺德每股股价当天下跌21.8%。此后几个交易日,诺和诺德股价继续延续下跌趋势,四个交易日股价跌幅超过了30%,市值蒸发超过了920亿美元。2024年中旬至今,诺和诺德一年多时间,股价跌去了65%,市值蒸发超4300亿美元。
步步受困
诺和诺德股价的暴跌以及多项人事的变动,直接反映新晋药王的困境。而在其身后,礼来正加速紧逼,让其步步受困。
7月31日,礼来公司SURPASS-CVOT 3期临床研究结果公布,三期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GIP/GLP-1双重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在心血管保护方面的优势,更在A1C、体重、肾功能保护及全因死亡等多个维度展现出积极改善。随着这一研究成果的发布,替尔泊肽有望从“降糖+减重”双优治疗走向更广阔的前景,为高心血管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长期健康获益。
需要说明的是,SURPASS-CVOT研究共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历时超过4.5年,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替尔泊肽研究。替尔泊肽在心血管方面的优势,是礼来向诺和诺德发起挑战的重要筹码。且随着礼来加速推进替尔泊肽更多适应症的审批,诺和诺德的药王地位随时不保。
诺和诺德寄予厚望的下一代减肥药CagriSema两次临床试验翻车:2024年12月公布的68周减重数据仅22.7%(承诺25%),2025年3月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试验更惨淡,减重率仅17.1%。相比之下,礼来的三靶点药物Retatrutide已在48周实现24%减重,且副作用更低。两者对比之下,可以说诺和诺德的研发全面溃败。
从商业模式上对比,当礼来在2024年初推出直销平台LillyDirect抢占自费用户时,诺和诺德足足晚了三个月才上线类似平台NovoCare。其根源在于陈旧的“医生中心主义”营销模式——过度依赖医疗机构渠道,而礼来则推出分期付款服务,并针对肥胖市场的消费属性进行精准打击。
市场覆盖方面,礼来在美国GLP-1RA市场处方量占比已达57.0%,较第一季度的53.3%进一步提升,领先诺和诺德的42.5%。这一数据表明礼来在关键市场已建立起显著的竞争优势。另外,根据诺和诺德披露的数据,三款司美格鲁肽产品半年合计收入1127.56亿丹麦克朗,即166.83亿美元。这意味着,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的总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基于这一强劲表现,礼来反而将2025年全年收入预期从580亿-610亿美元上调至600亿-620亿美元。
诺和诺德下调全年业绩指引之后,汇丰银行随即下调了该公司的评级。汇丰银行指出,美国复合制剂生产商的非法销售行为持续存在,正在不断挤压诺和诺德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公司内部管理层变动导致的执行效率延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信心动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短期内盈利前景承压。因此,汇丰将诺和诺德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
GLP-1市场的竞争已从单一产品性能比拼,升级为涵盖产能、渠道、适应症拓展和给药方式创新的系统性竞赛。礼来与诺和诺德在GLP-1市场的竞争,不仅决定着两大企业的未来走向,也将深刻影响全球GLP-1市场的格局与发展趋势。147亿美元的替尔泊肽组合不仅让礼来上调全年营收预期至620亿美元,更是剑指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药王”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