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2024“丝绸之路周”在杭州成功举办
今年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申遗成功10周年。近日,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丝绸之路周”活动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本届“丝绸之路周”主题为“丝路连天下 文明耀古今”,特邀法国为主宾国,陕西省为主宾省,通过一系列精彩展览、特色活动,展现丝绸之路的文化魅力,搭建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2024“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九天阊阖:丝绸之路上的长安”,分为“世界之都”“商贸之都”“时尚之都”“文化之都”“长安与浙江”5个单元,呈现唐代长安的繁荣辉煌和丝绸之路的宏阔历史,以及浙江与丝绸之路的关联。展览汇聚丝绸之路沿线11家文博机构的210件(套)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达50余件(套)。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本届“丝绸之路周”的另一项主题展览,是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法国加达涅博物馆(里昂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的“18世纪的里昂:启蒙时代丝绸之都的繁荣”展览。展览中,18世纪法国城市建筑模型、丝绸面料、服装、肖像画、陶瓷等,呈现了法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时尚变迁历史,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2024大运河文化阅读行走进宿州
“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7月13日,“探古今汴河 寻千年文脉”——2024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来到“淮南第一州”——宿州,主题活动在宿州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
本次活动由首都图书馆与安徽省图书馆、宿州图书馆联袂举办。一曲宿州灵璧菠林喇叭经典名曲《百鸟朝凤》拉开了活动帷幕。白居易名篇诗词诵读、宿州主题舞蹈,与来自北京和宿州三位嘉宾的精彩主题演讲交相辉映,异彩纷呈,现场近200名读者共同观赏和聆听。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宿州人谈起大运河时,常常想起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青年白居易生活成长于宿州古符离,他的脚步、他的爱恋、他的诗篇都留在这里。宿州成为白居易的第二故乡。文史作家、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会长赵汗青在讲座《“诗王”白居易为何安家于符离》分享了白居易在宿州的生活。
北京史研究会会长孙冬虎为读者们追溯了大运河与京剧的渊源“徽班进京”,“京剧”的最初含义以及大运河与京剧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观众反响热烈,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意犹未尽。宿成第一中学学生高雨霏说:“听了老师们的讲座,我感觉很骄傲,从中了解到更多大运河的知识和故事”。
当天的活动从宿州图书馆启程,通过宿州博物馆、汴河博物馆,及大运河遗址公园了解宿州与古今汴河息息相关的神奇故事。经过大河南街、古城墙、九孔桥了解宿州古城的历史文明,而后抵达白居易东林草堂遗址,体味诗人笔下符离的山水与意境。最后,读者们一起 探秘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共同鉴证运河的古今变迁。
扬州:“稻渔综合种养”助力中柬共建“鱼米走廊”
“中国专家的‘稻+N’种养模式科学先进,为柬埔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日前,参加柬埔寨“鱼米走廊”建设人才(江苏)研修班的柬埔寨高棉食品集团副总裁黄慧英说,研修班课程让大家受益匪浅,还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农科院)研究员张家宏等专家学者建立了联系,期待未来能与江苏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是柬埔寨农业发展的主要板块,江苏农业产业结构好、发展水平高,双方在未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前景。”张家宏介绍,扬州“稻渔综合种养主要技术模式”在研修班上引发关注,正为促进两国农业交流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建“鱼米走廊”是中柬农业领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促进柬埔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
此次为期13天的研修班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承办,共有来自柬埔寨研究机构、农业部门及企业的12名学员参加。由张家宏主讲的“稻渔综合种养主要技术模式”课程以圆桌论坛方式展开。“为了讲好‘稻+N’种养模式,我在课前作了一系列准备,确保所有农业种养的图片和视频可以让柬埔寨学员一看就懂,容易接受和理解。”张家宏介绍,课堂上学员们带着对中国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踊跃提问,连课间休息时间他都在答疑解惑。
“一稻三虾”基地养殖出的小龙虾 丁佐春 摄
据介绍,由张家宏团队创立的“一稻三虾”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始终贯彻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能够实现一水两用、肥料饲料相互转换、种养生物对各自有害生物的防控、一田多收等综合效果,因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通过效益分析,一般亩纯效益可达3000元以上,是传统稻麦轮作效益的5倍以上。目前,“一稻三虾”高效绿色低碳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已累计推广应用831.04万亩,新增效益249.31亿元。
近年来,扬州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在国际舞台不断引发关注,为人类粮食安全贡献了“扬州智慧”。2023年11月上旬,里下河农科所访问团一行到访WGDO(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与各方人士围绕绿色设计、绿色农业、绿色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交流会上,WGDO北京代表处为张家宏颁授“2023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感谢他为高效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生产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杭州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工程首个项目投用
7月12日,位于杭州余杭良渚文化大走廊核心区的良渚5000+艺创园开园。这是良渚文化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中首个正式落成和投入使用的项目。
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的良渚5000+艺创园,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对创业、产业和文化空间进行系统重塑,配备展厅、演出空间、办公空间、小型主理人商业业态、中型娱乐休闲空间等功能区。
在运营方面,良渚5000+艺创园基于良渚文化历史积淀,发扬良渚美学成果的同时,引入国际化艺术展览及多元化文娱演出、创意市集等内容,构建起浓厚的艺术氛围,致力于打造标志性艺创产业平台和文化交流高地。
随着该园区开园,这里为期三个月的系列活动同步开启,涵盖国际艺术展览、创意潮流市集、现场音乐盛宴及多元舞台演艺等内容,如可以引领观众穿梭于艺术与思想的边界的《意向往复》当代艺术大师及超新星作品联展;展示传统匠艺、造物技术与当代设计交融的“良渚生长力x第二自然匠人”市集;以光影艺术重塑中国传统文化皮影之美的《一梦华胥》中国皮影艺术沉浸式光影展等,让民众在走进古老的良渚文明的同时,能够感受潮流文化与休闲生活。
运河动态
天津:多部门联合巡查大运河、永定河流域
近日,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联合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市水务局、天津市永定河管理中心以及北京市检四分院、武清区检察院、武清区水务局多家单位,先后开展大运河流域、永定河流域联合巡查活动。
巡查人员重点对大运河、永定河蓄滞洪区内防汛抗旱设施配备是否齐全、是否有效运行,河道是否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修建妨碍行洪的构筑物,以及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等行为开展巡查检查。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建筑跨河穿堤、临河建筑、非法捕捞、堆放建筑垃圾等妨碍河道行洪安全的行为,督促相关单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并与天津市水务局、天津市永定河管理中心进行了现场座谈,就凝聚河流治理合力达成共识。
2024明文化论坛北京昌平开幕
北京市昌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4明文化论坛7月13日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开幕。本次论坛以“多彩大明盛世华章”为主题,为期两天,60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共话明文化前世今生。本次论坛由1场主论坛、6场主题论坛、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5场文物展览和4个模块系列文化活动组成。
主论坛上,最受关注的直播推介环节发布了明十三陵开放计划、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设计征集方案等重要计划,进一步扩大明文化景观格局,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从而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现场还发布了两条明代遗址遗存文旅研学线路。两条文旅研学线路分别为“追溯昌平之源探寻千年文脉”——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明十三陵长陵+定陵景区+明十三陵游客中心和“感受长城精神触摸历史长河”——居庸关长城+永陵或思陵等未开放陵寝,以上两条研学线路可组合为两日游,晚上可入住昌平周边酒店或者选择居庸关露营观星,沉浸式感受明文化的多彩繁盛。
“考古先行”为北京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夏日炎炎,在北京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现场,考古、修缮等工作人员正冒着酷暑在紧张地忙碌着。记者在现场看到,箭扣长城120号敌台北侧坍塌严重,砂石墙体里夹杂着石雷等文物亟待发掘,墙体旁散落的砖石已被工作人员整齐地摆放在一起,后续它们将成为长城修缮的重要原材料。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考古现场负责人尚珩介绍说,“自今年4月以来,我们陆续对121号和120号敌台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已出土文物100余件(套),包括长城的建筑构件、长城上将士的守城武器和生活用品等三大类文物。”
近年来,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长城考古,选取怀柔箭扣长城和延庆大庄科长城作为试点推动研究性修缮项目,通过以考古发掘为开端、多学科研究为手段、数字化跟踪记录为保障,探索出一条长城保护的新路径。
据悉,自2016年起,北京对箭扣长城连续开展多期保护修缮项目。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将对箭扣长城东段的117号敌台至122号敌台以及其间的边墙进行保护修缮工作,项目东起牛角边、西至正北楼,全长约915米。
尚珩介绍,此次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秉承“考古先行”理念,于今年4月起开展考古工作。项目将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箭扣长城的建筑形制与工程做法、寻找导致长城病害的根源,同时通过科技考古等手段,研究长城建筑材料的来源和工艺、长城沿线的环境景观等,深入挖掘长城的文化内涵。
56个音乐欢唱点 “知音杭州”打造文旅新地标
魏浩识 摄
7月12日晚,“杭州奇妙夜”活动在浙江杭州正式启动。现场推出“知音杭州”城市文旅品牌和56个全城欢唱点,以“音乐+表演”的形式,带领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乐动杭城”的魅力。
“今年的‘杭州奇妙夜’,我们带来了街头演唱会、音乐发烧友市集,以及音乐游船、音乐巴士、音乐电台等我们称之为‘海陆空’全方位的音乐盛宴,营造杭城‘处处可歌唱’音乐氛围。”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楼倻捷介绍。
以音乐为线索,7月至9月,“杭州奇妙夜”活动分设“我们的演唱会”“乐动全城”“礼遇杭州”3大板块内容。其中,“乐动全城”推出56个全城欢唱点,涵盖商圈广场、景区景点、水上游船等场景。
从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空间运河亚运公园,到文脉悠久的大兜路历史街区,再到时尚潮流的购物天堂武林广场……杭州串联起10个全城欢唱点,推出特色欢唱打卡路线,不断丰富市民游客的游玩体验。
平陆运河企石枢纽上闸首首块输水廊道封顶
7月13日,平陆运河企石枢纽上闸首首块输水廊道顺利封顶,为后续输水廊道“鹅颈段”施工打下基础。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包括马道、企石、青年三大航运枢纽。企石枢纽上闸首输水廊道结构线形多变,涉及“鹅颈段”、阀门井段施工,其截面形状随着高度的上升不断变化,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难度随之增大。此外,企石枢纽省水池廊道与进出水廊道之间分层布设、纵横交错,断面形式多种多样,各种输水廊道输水过程形如从“大动脉”到“中小动脉”再到“毛细血管”,施工难度系数进一步提高。
本次施工对上闸首中隔墩下游块输水廊道进行顶板封顶,浇筑方量为2304立方米。中隔墩下游块长46米,宽32米,高度54米,内设4个输水廊道,廊道上游含鹅颈起坡段、下游高度渐变,廊道高6.5米至8米。
扬职大举办暑期公益课堂 “大手牵小手”传承运河文化
7月13日,扬州市职业大学“团团公益课堂”团队开设的“七彩运河谣 畅想扬州梦”暑期夏令营活动在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内落下帷幕。三天时间,“00后”大学生们学以致用,用专业所学带领近百名小朋友感受奇妙无穷的运河文化。
在医学院实验室,小学员们亲自动手参与了中药材的制作,明白了航运对于药材传播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大运河申遗展示馆,孩子们了解了大运河的过去与未来,动手制作了运河上的船舶模型……今年是扬州市职业大学第四年举办暑期夏令营,该活动也是学校品牌项目“团团公益课堂”集中展示的窗口。围绕今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主题,“团团公益课堂”前期招募到全校19个学院超300名师生参与公益课程的制作、选拔及授课过程。通过不间断地准备和打磨,大学生们结合当下热点,用专业知识为孩子们展现运河的美食文化、中医药文化、非遗文化等。
扬州市职业大学团委书记夏晓青表示, “团团公益课堂”此次活动让运河的精神内涵真正在大学生和小朋友之间薪火相传,未来也会走向运河沿岸更多小朋友们身边。
(李延晨 综述)
来源: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青年报、今晚报
----------------------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三审 晖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