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出现了一个8岁的小女孩。
她对股神提问道:“为什么伯克希尔很多的投资已经偏离了之前早期的轻资产投资理念,尤其是为什么要投资BNSF,而不是买轻资产的公司,比如说更多地持股美国运通?”
听到这样的问题,巴菲特也直言: 这个问题实在把我难倒了。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笔者前几日在商场看到的一个小女孩,看起来也是8岁左右,在一个玩具店门口正在对着妈妈哭闹,大概的起因是她想买某个玩具,而妈妈已经买了很多玩具给她,她却依然赖着不走,大哭着:“你的手机里有很多很多钱,为什么不给我买?”
这并不是一个个例,而是让很多中国爸妈都头疼的场景。
这恐怕要归咎于我们的财商教育输在了起跑线上。2012年G20 会议,要求各参与国提供本国财商(金融)教育国家战略和实施情况,并将参与国由好到差分为三个层次,中国处于第三层次,落后于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泰国。我国财商教育起步较晚,教育体系尚需完善、社会认知还未达到广泛共识。
为此,中国财经门户网站和讯联手权威调研机构数字100,从儿童的日常财商行为和认知入手,对儿童财商认知展开调查,并洞察中国儿童财商发展的进步与不足。
01 月光、卡奴和啃老族是什么认知偏差
近年来,“月光族”、“卡奴族”、“啃老族”、“女学生因虚荣背负巨额债务被拍裸照要挟”、“大学生不堪巨额债务跳楼”、“青少年巨额打赏网络主播”等社会问题频出。大家在慨叹“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其实亟待反思的正是我们缺失的财商教育。
父母常常是舍得给孩子下血本报名各种乐器班、绘画班,以及辅导班,但却忽略了同样很重要的财商教育。所以,我们让孩子形成正确金钱观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知道:“钱从哪里来”,让他/她知道劳动可以创造财富,但创造财富的过程并不容易。在和讯的调查中,儿童对父母财富来源的认知度较高,多数儿童都能了解“工作是财富的第一来源” ,而6-12岁儿童对此认知无差异。形成正确的初步认知之后,对孩子的财商教育才会开展的更加顺利。
“我爸妈可有钱了””我爸妈的钱,都在手机里。”这样的财富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孩子对金钱的无限索取,而在和讯的调查结果中,平均约有16%的受调样本认为父母的钱在手机里,而在8岁组中这一占比高达30%。
02 败家,不是熊孩子的错
“财商启蒙”教育绝对是最被中国父母忽略的,我们的重点通常是教会孩子认识钱,但其实培养孩子“花钱”、“赚钱”以及“存钱”这三方面的思维想法更加重要。股神巴菲特就曾经表示:“既然孩子的生活离不开金钱,为什么不尽早培养他们良好的理财习惯呢?我很感激我的父亲,我幼时从他身上学到如何拥有正确的金钱观。存钱是他教我的非常重要的课程。”
在关于钱的初步认知之后,对于花钱的把控度是正确金钱观的第二步。在和讯的调查中,孩子们被问到每周多少零花钱比较合理时,近六成儿童对每周零花钱的期望额度在50元以下,多数儿童能够对零花钱的额度有正确认知,同时也说明多数儿童希望自己能够有自己主导的消费决策。
多数被调儿童能够对“自己掌控的零花钱额度”有正确认知,越大的孩子对自己的喜好和消费决策权的关系越有意识和控制力,能够对广告、促销等具备“抵御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儿童的辨别能力和思考能力逐渐提升,而且有更多儿童能够正确判断产品的核心价值。
延迟满足是财商教育中重要的训练结果之一,从而达到孩子对自我的控制能力。60%以上的孩子愿意通过“攒钱”来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而不是通过当时哭闹来达成。这也许与受调样本的年龄层次有关,特别是12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
由此可见,财商教育的结果不仅仅体现在财富管理智慧中,它更多地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结语
「财商」是一种能力,而非纯粹的知识,需要通过精神世界与商业悟性的养育、熏陶和历练,才可以形成才 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但在和讯的调查中发现,一半的受调儿童认为健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而金钱则位居「儿童财富价值观」的最后一位;知识和时间分列二三位。多数儿童具备基本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正确认知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关系。
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在本次和讯的调研中,七成样本达到财商中最基本的认知行为,虽说,中国的财商教育虽说仍处在起步阶段,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已经看到很多父母已经开始有意识影响孩子们的「财商」 认知。如果你问我,对孩子的财商教育何时开始?那么我会告诉你,“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番外篇:
1. 当我们嫌弃孩子没有别人家孩子聪明的时候,他们却深深的爱着我们,你可能不会想到你的孩子会说:“我的妈妈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2. 我们从小被爸妈欺骗的第一件事情:“你是从垃圾箱里捡回来的。”我们从小被爸妈欺骗的第二件事情:“压岁钱我给你留着,以后给你。”
3. 男人们对钱的支配度:小时候找妈妈要零花钱,长大后找老婆要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