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是为筋骨。
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经历种种磨难而不倒,书法艺术在其中功不可没。
上世纪80年代,发起创立“中国书法家协会”, 组织中国第一届全国书法展;
90年代开始,在央视连续三年面向全国观众教授书法知识……他是书法家杨再春,被誉为“拥有千万学生的书法家”。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位已然79岁高龄的老先生依然心系书法教育,还在抖音上热心批改网友们的书法作业。
他相信,书法艺术的传承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在抖音,传统的书法艺术也在新老书法家们的传承下,以各种新形式和新面貌,愈加焕发生机。
“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很容易,但如果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就很难。”
如果说一生只做一件事,于杨再春而言,这件事就是书法。
从6岁起,父亲开始教杨再春写毛笔字。每到寒暑假,杨再春便会在父亲读过的报纸上临《多宝塔碑》。
童年时期的临帖,对杨再春影响颇深。每天规律的练习,让杨再春由“被迫”到自愿,进而到喜欢上了书法,真正开始享受练字。
谁成想,这一写,就是七十多年。
初中毕业后,杨再春考入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预科班。15岁的少年,人生中第一次离开唐山老家,随身携带着的,是一根毛笔。
1963年杨再春在北京体育大学训练场
经济困难的年代,练字的纸都很难寻得,杨再春便想了一个“土办法”,用毛笔蘸水在桌上写。时间长了,桌上的漆皮都被他写得脱落了。
六十年代的北京,故宫博物馆里时常展出明清两代书画作品。这对杨再春来说,是无比珍贵的学习机会。
他时常随身带着一个马扎,备好毛笔、墨汁和纸,坐在馆里临摹,一写就是大半天。这位好学的年轻人,很快引起了著名书法家黄高汉先生的注意。
行草书 二十条屏《李白·将进酒》 杨再春 书
潜心学习一年多后,黄高汉又为杨再春介绍了一位老师——著名书法家、当时中国书法研究社的社长郑诵先先生。
在郑先生的教导下,杨再春开始从汉魏刻石入手,沿历朝历代书法名家之路,遍临名碑名帖。
这一学就是7年。这段高强度的学习对杨再春的书法生涯影响巨大。
1976年,杨再春和刘炳森、范曾、苏士澍等人共同创建了北京书学研究会,五年后,又在此基础上又共同创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上世纪80年代与书法界朋友留影 杨再春(后排左六)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社会迎来了文艺热潮,喜欢书法的人也越来越多。
北京各区的文化馆组织起了书法班,杨再春时常去讲课。
书法班的教授经历,让杨再春清晰地认识到,书法的普及教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书法教育是弘扬书法艺术的重要依托;书法教育到位,才能让这样的国粹艺术有机会被更多人喜欢上,才有真正的传承。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观众对于文化节目的渴求也日益强烈。
1990年,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是个难忘的年份。那年夏天,由杨再春主讲的《电视书法技法讲座》节目在央视一频道、二频道播出。
杨再春的书法课也随着电视信号,走进了千家万户,吸引了全国几千万书法爱好者。
21世纪以来,网络发展迅猛,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书法艺术也有了更新的传播载体和更多样的传播方式。
即便已经年过古稀,杨再春依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他认为书法教育应当与时俱进,自己也应该进入“网络角色”,尝试多样化的书法普及教学工作,让更多喜欢写字的人受益。
于是从2021年开始,杨再春便开始在抖音上以短视频的方式将自己学习书法的心得分享出来。
包括“给网友批改书法作业”等各类短视频,得到了90多万粉丝的关注。
“杨老师,来收作业咯!”
在杨再春的抖音账号上,常常可以看到给杨老师交作业的评论。学习书法,除了需要刻苦练习,同样需要的是前辈的点拨和指导。
作为中国书法普及教育的先行者,杨再春非常注重借用网络沟通的方式解答网友书写过程中的问题,并为他们进行书写示范。
早年杨再春
这其中,有位厨师书法爱好者许林才让杨再春印象深刻。
“我在厨房做了多久,练字就有多久。”
许林才从小学三年级便萌生了对书法的喜爱,奈何家中贫寒,许林才读完小学便开始去深圳打工。
1994年,年仅14岁的许林才在餐馆做勤杂工,摘菜、洗菜、洗碗、倒垃圾......厨房总像是有干不完的活儿。
许林才常常从早忙到晚,只有中午闭店到下午开餐之前才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高强度工作的间隙,无疑是劳累的。当其他同事在睡觉、打游戏时,许林才选择拿起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