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玉斋君看到一个报告,说的是最爱用国产的群体是00后,而80后是最喜欢用外国东西的群体,比如喝红酒、去星巴克之类的就是80后的爱好。玉斋君想想这个报告还真挺符合实际的,00后出生在2000年后,形成世界观的年纪在十五六岁之时,而那时国产的水平已经很高了,而80后世界观形成之时正值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产又处于山寨时代,自然让80后没了信心。
而让玉斋君更惊讶的是,00后竟然钟情于穿着汉服,这让玉斋君心生窃喜,真希望00后能带动汉服的复兴。
汉服,对应的是胡服,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曾发起“胡服骑射”的改革,从这件史实就可以知道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就有了汉服和胡服的概念,只不过那个时候并不叫汉服,而是叫“衣冠”,《汉书》中的《西域传》第六十六曰:“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可见汉代有了“汉衣服”的叫法,到了宋朝时期,“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自此,“汉服”二字已明确出现在史籍之中。
和中国的汉服称谓出现的原因类似,日本也是因为有了外来服饰的进入而出现“和服”的称谓,明治时期,洋人入侵日本带来了“洋服”,日本国学运动兴起,本土传统着物逐渐改称“和服”。
在“和服”称谓之前,日本的服饰称之为“吴服”,没错,这里的“吴”指的就是我们三国时代的东吴,三国时期,日本正处于“古坟时代”,人们没什么衣服穿,还忙着举国兴建大坟墓,科技和手工业都很落后,连像样的衣服都不会做,这个时候日本人正好在和东吴做生意,看到吴国的女裁缝很厉害,就从吴国请了很多裁缝去日本,从此慢慢地日本人穿上了像样的服饰,因为日本人的服饰起源于东吴女裁缝,所以自然就称之为“吴服”了。
虽然日本的和服起源于中国,不过各方面还是有不小的差别,并且日本人也根据本民族的喜好而做了大量的改变,咱们决不能因为日本的和服起源于汉服而产生俯视之感,毕竟,我们的汉服只影响了周边几个国家,而英国人发明的西装已经通行于全世界了。
我们要复兴汉服,不仅要研究古代的服饰,也要研究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全方位去观察和思考,才有助于汉服改良和传承并发扬光大。今天玉斋君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欣赏这30件东京博物馆珍藏的最美和服。
小袖 白綾地秋草模様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红地罗纱违镰文阵羽织
時代:桃山時代(公元1573年至1603年)
白绫地秋草模様小袖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茶地百合御所车花样缝箔
时代:桃山時代(公元1573年至1603年)
小袖 黑纶子地波鸳鸯模样
时代:江戸時代 (公元1603年-1868年)
浅葱平绢地狮子丸花纹
时代:室町時代 (1336年-1573年)
小袖_黑纶子地小花鹿红叶若松模様
時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振袖 白绉绸地冲立鹰花样
時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小袖_白练纬地松皮菱竹模様
時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小袖 黑红地熨斗藤模様绣箔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白地草花模様缝箔
时代:桃山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斜条银杏叶雪轮散花纹身服
时代:桃山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白茶地桐竹花纹绫小袖
时代: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
黑纶子地小花鹿红叶若松花纹小袖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黑红地礼签藤花绣箔小袖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斜条银杏叶花纹十字路口是花染腰衣
时代:桃山時代(公元1573年至1603年)
小袖白地 州海滨形水边花鸟花纹
室町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红白段菊芦水鸟花纹缝箔
时代:桃山時代(公元1573年至1603年)
火事装束(女性用)_ 绯罗纱地波鲤鱼花样(抱茗荷纹)
江戸時代
振袖 萌黄缩棉地泷孔雀风景花样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腰卷_黑红练纬地宝尽花纹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白纶子地 贝桶花纹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小袖 红纶子地松树贝桶花样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战披 黄罗纱素色(四目结纹)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振袖 浅葱缩绵地 雪持竹诗歌文字花纹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帷子 白麻地蓑笠御所车风景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帷子 水浅葱地流水岩牡丹蝴蝶花纹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帷子 淡红麻地 网干流水松花纹(牡丹丸花纹)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礼仪 缥麻地 青海波丁字车小纹(带虎杖纹)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
布直垂_浅葱麻(日轮流水虎杖纹)
时代:江戸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