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刘冬琴:两次“非常抢救” 见证健康常州巨大变迁

今年六月,刘冬琴再次回到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看望当年给她做手术的医生,一起庆祝自己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顺利完成35周年。

“30多年来,我真的是用‘心’感受了医疗条件的变化。”74岁的常州市民刘冬琴说,“1985年,我做了一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这在当时是难得一见、特别危险的‘大手术’,30多年后,我再去医院时,这已经是很平常的手术了。”

今年六月,刘冬琴再次回到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看望当年给她做手术的医生,一起庆祝自己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顺利完成35周年。她给医生们带去了一封感谢信。长长的信中,写得尽的,是对医生护士的谢意;写不尽的,是对时代迅速发展,医疗条件突飞猛进的感慨。

(刘冬琴(右一)在医院复诊)

1985年

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经历“生死考验”

1985年的夏天,39岁的刘冬琴被诊断为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连续发作两次之后,医生建议她做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当时医生对我说,刘冬琴,你这个等不了了,你一定要去开刀了。那时我感觉自己好像就站在‘命运之槛’前面,能不能跨过去?不知道。”回忆当年,刘冬琴历历在目。

(如今的心电图监测已经自动化,当年还需要“手动”)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这在1985年的常州是一项极富挑战的手术。当时,得了心脏病往往意味着“绝症”,受各种条件限制,手术风险极大,治愈率不高,而且国内能开展这项手术的单位也不多。现任常州一院心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的张晓膺教授,当年还是个心胸外科的年轻医生,他回忆说:“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很多先进设备还没有引进,条件非常差,连监护仪、呼吸机都不具备。”

刘冬琴内心非常害怕,但病情不等人,几番思想斗争后,她最终选择在常州一院心胸外科进行了手术。虽然主刀医师范晋明和其他医生们全力以赴,以精湛的医术完成了手术,但由于缺乏监护设备和呼吸机,术后的管理成为了刘冬琴的“生死考验”。

“我们用的麻醉机不是现在自动的,那都是手动的,需要医生用手按,我们叫‘捏皮球’,一捏就是一整夜,夜里我们几个医生轮流换班捏。当时也没有监护仪,我们靠听诊器在听心跳,还要定时做心电图观察心率变化,包括每15分钟测一次血压。”张晓膺回忆,当时的术后监护就是“人海大战”,“一个晚上,一直在连轴转,有的人手上磨破了皮、起了泡,大家都十分紧张,因为病人的生命就在手上。”

在众人的努力下,刘冬琴最终顺利康复出院,而后的三十多年,刘冬琴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心脏功能状态,市一院医生则定期随访,及时调整她的药物服用情况。

2017年

因为房颤再入院,新诊疗手段获“二次新生”

2017年,刘冬琴因血钾偏低再次引起了房颤,跟30多年前不同,这次,她在发作的当天夜里就入院,接受了除颤和补钾的急救。“现在医疗条件这样好,科室里医生护士也比以前多多了,虽然我已经70多岁了,但到了医院之后,还是很放心的。”

(张晓膺在为刘冬琴做术后检查)

经过治疗,刘冬琴很快就化险为夷,治疗过程,她几乎没有感受到任何痛楚。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给她急救的,就是30多年前在术后帮她“捏皮球”的张晓膺。“30多年前,常州的医院根本没有除颤这项技术;补钾技术也不成熟。当时这样的病人只能手术治疗,要吃更多痛苦,风险很大。”张晓膺说。

时代变迁,当年的“小医生”已经成长为业内权威“大专家”;而当年让刘冬琴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心脏瓣膜置换“大手术”,则演变成常州市一院常规开展的手术之一,每年开展几百台;而除颤这样之前没有的诊疗手段,也从无到有,从有到普及。

“所以我说,这些年医疗水平的发展,我是用‘心’体会了。真心要感谢心脏手术的发展,感谢医疗水平的发展。”刘冬琴。

(2019年低,常州成功开展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双提升”,是全面小康赋予群众的“获得感”之一。如今在常州,各类高端手术不断普及,为患者提供更高安全性、更低风险的就医选择;全市医疗队伍、医疗机构不断壮大,覆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互联网医疗的普及,让健康的管理普及到社区、家庭,健康常州的“稳稳托举”,成就了常州全面小康更足的“成色”,带给百姓更加幸福的生活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