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门牌号诉说唐山大地震后居民自建住宅的故事(原创)黄志强
笔者收藏有一个震后自建平房的老门牌号。这个铁制蓝色搪瓷的门牌号,长约12厘米,宽约8厘米,上面有“爱民里自建 1条2排3”的白色字样,保存基本完好。这个门牌号上的“爱民里”是唐山大地震后恢复建设过程中,路南区居民自建的一个平房小区,1条2排3号是这个小区的一户住宅。
前几年,南新东道拓宽,爱民里1条2排3号与临街的几排自建平房拆迁了。自建的平房没有了,留下来的老门牌号依旧在诉说着唐山大地震后路南区居民自建平房住宅的艰辛历程。
大地震后的唐山市路南区供电局附近居民住宅全部震毁(资料图片)
大地震后,路南区王谢庄大街成了一片废墟,生还者在原地搭建窝棚、帐棚自救(资料图片)
大地震后,唐山人在窝棚里的生活(资料图片)
大地震后,唐山人搭建的简易房(资料图片)
唐山大地震后由简易房组成的简易城市(资料图片)
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告一段落后,在政府与救灾部队的帮助下,居民们开始修建简易房。在冬天到来之前,居民们基本全部住进了各式各样的简易房。震后的大多数居民,在砖头压油毡的简陋住房里一住就是十几年头。
路南区是唐山大地震的重灾区,地质条件复杂,境内企业、铁路地下有大量的煤炭资源。1977年5月,中央批准的《新唐山建设总体规划》决定将路南区放弃,境内企业、居民全部迁往新区。
规划搬迁后的路南区,与釆煤塌陷形成的水面(锅底坑)相结合,建设一个大型风景区,供市民游览。1979年下半年,唐山震后大规模恢复建设正式开始,路南区境内的唐山机车车辆厂、齿轮厂、轻机厂等大型企业陆续搬迁到位于丰润的新区复建新厂。
1981年夏季,住越河新村简易房的原小山一带的350户居民,搬迁入住46号小区燕京楼。到1982年,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唐山市重新修改了《新唐山建设总体规划》,并制订出《路南区恢复建设规划》,规划决定路南区不再搬迁,居民住宅因地制宜,分片建设。
规划修改后,路南区选择了一些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陆续建起二至三层的居民住宅和商业网点。为加快居民住宅的建设,1982年10月,唐山市发布了《关于市民恢复自建住宅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鼓励居民自建住宅。1982年末到1983年初,路南区以大业里、联合村为试点,开展居民自建住宅工作。1985年再次划定宋谢庄、西新街、杨柳一面街等地为自建住宅区域。
居民自建平房住宅要经过申请,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领取《自建住宅许可证》后,方可在划定的间距长13米,宽11米的范围内动工建设。每户房屋间数根据实际人口确定,以三间房一个院居多。自建平房所需建筑材料需要居民自已采购,房屋建筑主要由市、区一些小型工程队负责,费用由建房的居民支付。有工作单位的居民,建房期间单位给7天假,工资照发。对自建住宅资金有困难的居民,政府提供最多给400元的贷款,10还清;建筑材料,按国家牌价供应木材0.11立方米,水泥0.8吨,钢筋0.25吨,不足部分自己解决。
为了节约建房费用,自建住宅的居民们男女老少齐上阵,互帮互助清理废墟,为建房打基础。建筑材料缺乏,很多居民就在地震废墟中扒出可以使用的旧石料、旧砖、旧木料继续使用,有的居民建房所需的砖石材料,全部是一家人在废墟中扒出来的旧砖、旧石料。
自建的平房住宅与楼房相比,居住条件仍然艰苦。水电、道路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暖气、煤气,居民们自己生煤炉取暖,做饭。没有家具,自己用旧木料制作;自己完善厨房、厕所等配套设施,因此,居民中的很多人学会木工、瓦工。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居民们自己动手建起了一排又一排的平房住宅。据有关资料记载:到1989年底,路南区共有2458户居民自建住宅8651间,建筑面积达414133平方米,入住居民8438人,形成了24个平房住宅小区,分别是小山、宋南、宋北、杨柳、荷花坑、轻化库、新大业里、大业里、民主街、四中、达北、新石庄、二十二中、刘庄、偏坡、双桥里、联合村、马家村、文北、爱民里、花园街、南北街、马家屯、新马家屯小区。在简易房里度过了十几个春秋的居民,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家园。
路南区居民自建的平房住宅——小山自建小区一角(2014年7月19日,黄志强摄影)
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40多年了,民主街、四中、联合村、文北、大业里、马家屯、花园街等自建住宅小区陆续改造成了楼房,震后自建的平房住宅正在逐渐消失,留下的老门牌号记忆着过去的岁月。
唐山人从搭窝棚,盖简易房,到自建平房住宅,那是一段充满苦难与艰辛的历程,唐山人不会忘记。震后新唐山见证着唐山人坚强勇敢,团结互助,自立更生,重建家园的抗震精神,这是我们这座英雄的城市的光荣与骄傲,将永记史册。
作者:黄志强,开滦博物馆荣誉馆员、启新博物馆荣誉馆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唐山市历史学会理事、唐山市政协文史研究会研究员、凤凰网大风号——唐山陶瓷百科创始人、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