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秦思亭:舍身报国,传承红色基因,做好事成为习惯,雷锋精神永相传

秦思亭,男,1964年生,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大陈村人,中共党员,1983年入伍,曾服役于原济南军区67军199师597团。1985年秦思亭随所在部队参加了云南老山地区对越自卫防御作战,在战场上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战斗中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多次冒着敌人的炮火单独执行战斗任务,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战斗任务,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荣立个人二等战功一次。

战斗中英勇负伤,舍身报国、甘洒热血。“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也许我长眠,再也不能起来...”每当唱起《血染的风采》这首感人肺腑的红色歌曲,让无数国人热泪盈眶。回顾数十年前,在云南边陲的老山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英勇牺牲的革命前辈们,让我们无数国人感到今天幸福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用无数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生命和先驱换来的。回顾1985年12月8日这一天,对于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战士秦思亭来说,是一生难忘的日子。秦思亭在得知又有新的战斗任务时,主动请求参加战斗,并写下了一封遗书。作为一名战士,面对敌人的炮火、枪林弹雨,他无所畏惧、冲锋在前。在这次战斗中英勇战斗中,他的左下肢被地雷当场炸掉,他却没有当回事,硬是想着再次冲锋,可是他却再也无法动弹,他的左下肢被地雷炸掉后,血流不止,秦思亭由于失血过多,昏迷了过去。战友们冒着敌人炮火,翻山越岭、踩着泥泞的战壕,从前沿405阵地把他抢送到比较安全一点的662.6高地,当他再次从昏迷中醒来,看到战友们围着担架上的秦思亭,个个心疼的表情时,他为了缓和一下战友们的心情,还说了经典乐观的一句话:“战友们,没事的,这次把我脚上的“脚鸡眼”除根了。战友们被他的乐观精神所感动。他与身负重伤的战友们互相鼓励,共同战胜伤痛,战胜无数困难。据了解得知,秦思亭左脚上长着一颗脚鸡眼,这一场战斗下来,左下肢都被炸掉了,哪里还有脚鸡眼啊。由于秦思亭英勇战斗的精神,部队为他荣记二等战功,被评为五级伤残军人。

担任红色宣讲员,传承红色基因。秦思亭作为一名伤残退役老兵,退役不褪色,永葆革命军人本色。主动担任起红色宣讲员的重任。积极投身聊城市英烈文化巡回演讲,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爱国精神。深入临清市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多次为民兵和每年新征入伍战士进行红色宣讲,让他们进一步端正思想态度,培育爱国热情,争当“训练标兵”。他还先后到临清市实验高中,临清市新华办事处丹青小学,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等单位,开展宣讲国防教育知识,追忆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2月,秦思亭参加聊城市在临清实验高中开学第一课,开展老兵进校园国防教育活动,为全校师生宣讲了国防教育知识,丰富了孩子们的国防意识,同时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自2022年至2024年共巡回宣讲40余次,受益听众达6000余人次。不仅如此,秦思亭还通过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进行线上、线下宣讲,目前为止网络粉丝过万,宣讲时间达1200多个小时,听众达10万余人次,通过红色宣讲,让大家不忘初心、不忘红色印记。

日常生活,把做好人做好事当成习惯。在秦思亭小的时候,他就以雷锋同志作为榜样,把践行雷锋精神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出身在农家的秦思亭从小就有一颗助人为乐的热心肠。在他十几岁那时候,秦思亭家有一辆木制地排车,这是家中仅有,且是最为贵重的农作运输工具。有一次他推着木制地排车回家时,从路边刚刚停下的客车上下来一对多年没有回过故乡的夫妇,这夫妇二人下了车才知道离自己的家还有近二十多里地呢,两个人又带了很多的行李,于是就向路过的秦思亭借地排车,他又不认识这两位陌生人,不借的话这两个人无法带着行李回家,如果把家里唯一的运输地排车借出去,自己回家还不好说借给了陌生人,于是就想到了两全其美说把地排车借给了姥姥村上的人了,这样家长就不会担心车的事了。第二天借车人送还地排车的时候,母亲一看不认识这“娘家人”,就问你们是由马庄那个屋里地啊?把送车给问懵了,送车人说我是北边康庄附近的,母亲这才明白孩子怕挨说,用了两全其美做了助人为乐的事。正是有着一颗善良和热心,秦思亭从入伍前就无论事情大小,争取每天做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情。到了部队更是给战友洗衣服,做被子,默默无闻做了更多的战友们不知道谁做完了的事情,足以证明他的助人为乐精神。秦思亭还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参与临清市特殊学校爱心公益活动,和爱心公益协会的会员们带着面粉、肉馅、蔬菜等食材和孩子们一起包水饺,在一起做智力性游戏,从而开发孩子们的智力水平,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并增加了孩子们对生活的信心。秦思亭经常说:“要继续发挥军人本色,传承兵的情怀,发挥兵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所能,继续回报社会。”

来源:凤凰网山东(聊城) 张中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