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开讲: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上起了劳动课

9月1日晚,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2年《开学第一课》如期“开讲”。澎湃新闻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的劳动课成为其中重要一讲。在《开学第一课》中,劳动课开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

这堂劳动课中,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代务林人于士涛,向身在塞罕坝林海的学生们介绍了塞罕坝的情况:“塞罕坝在河北的最北边,平均海拔1500米,距离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而北京的平均海拔只有40米。如果离北京这么近的这个沙源要挡不住的话,对北京来讲,就相当于站在房顶上,向院子里扬沙子一样。”

在这堂劳动课上,已经头发花白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向学生们讲述了塞罕坝造林之前的样子——到处都是沙窝子、野草,荒凉到看不到一个人。陈彦娴回忆,第一代务林人住在窝棚里、马棚里,冬天下着大雪,刮着白毛风,雪都没过膝盖以上,要走两个小时才能到山上,但大家依然坚持到山上伐废木,为第二年造林的人打好基础。

学生们听陈彦娴讲塞罕坝的故事。截图自《开学第一课》

学生们听陈彦娴讲塞罕坝的故事。截图自《开学第一课》“虽然劳动这么辛苦,但是我们心里有我们的理想,就是把这一棵小树给它栽活,到老了的时候不后悔,觉得我这一辈子值了。”当陈彦娴说完这句话时,在场的学生们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公开资料显示,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的塞罕坝地区曾退化为高原荒丘,“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地区开始建立国营林场负责荒山、荒地植树造林工作。经过三代塞罕坝人努力攻坚造林,如今的塞罕坝已成为一片广袤的林海。

于士涛告诉学生们,“扎根塞罕坝、奉献塞罕坝都是在学习和传承老一辈塞罕坝务林人的精神。能够为塞罕坝做贡献,在我看来也是一辈子值得去骄傲的事。”

作为一堂劳动课,身在塞罕坝的学生们还一起体验了坝上种树。

“小时候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攻坚造林’,原来我还不懂是什么意思,今天总算弄明白了,就是要努力在很难种树的地方种树。今天我也做到了‘攻坚造林’。”透过这堂劳动课,身在塞罕坝现场课堂的学生,不仅学习了塞罕坝精神、学习了种树,还了解到了很多知识——如今的塞罕坝有一百多万亩林海、六百多种植物,并有一百多种动物生活在这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