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十年人大代表赶大集,赶出“三变”
本报记者 白云 周洁
阅读提示
12月16日,人大代表收集民意的桌子,又一次摆到了正定县西平乐乡南化村大集上。但相对于集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这里却稍显冷清。
人大代表赶大集,是正定县坚持了40年的“传统”。
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常在县城大街上临时摆桌子,听取群众意见。1984年3月,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给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的信中写道:“到基层调查,要一下到底,亲自摸情况,直接听反映,寻求‘源头活水’。”自此,代表赶大集在正定扎根成长,代表们深入基层听民声解难题。
如今,40年过去了,代表赶大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个个新的赶大集故事,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更生动的注解。
“广度”变了
线上线下设大集,群众身边有代表
12月16日17时许,西平乐乡南化村村委会门口,人大代表接待点方桌前,等了一下午的西平乐乡人大主席秦媛,终于等来一位村民。
“俺村有的路没路灯,晚上走路不方便,村里说实在装不了,能帮我们往上反映反映不?”74岁的南化村村民谷顺兰走上前问。
秦媛热情地招呼她坐下,当场电话联系村干部详细了解情况。得知村里缺少安装资金,秦媛决定以人大代表之家名义转交乡政府办理,尽快给予解决。
赶个集就让烦心事有解了,谷顺兰连说“方便”。
干了5年人大工作,秦媛发现一个新变化:来集上反映问题的人明显少了,以前一天能收20多条意见建议,现在也就三五条。
“人少的背后,是更可贵的‘多’。”秦媛乐见这一改变。“这是因为群众找代表的渠道变多了。”她说。
人代会闭会后,群众去哪里找代表,是各地面临的共性问题。
“哪里有群众,代表赶大集就把桌子摆到哪里。”正定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师志静说,正定不断拓展途径和形式,把大集赶到了村庄里、景区内、网络上。
12月7日20时,正定荣国府景区内灯光绚丽,演出精彩。游玩的游客并不知道,荣国府夜景常态化开放,来自游客的建议。
去年“五一”假期,荣国府景区推出假期夜景游。北京游客王欢游览后感觉特别好,但她心中有个想法。当看到景区内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时,她忍不住走进去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长期开放荣国府景区夜景。
负责接待的正定县人大代表于坪兰,将游客建议梳理成代表建议,由县人大常委会转交给荣国府景区。
当年9月4日,正定县荣国府景区开始长期开放夜景,景区关门时间从18时延长到21时30分。今年8月10日,荣国府又新增“一梦入红楼”沉浸式夜游活动,让游客多了一种别样体验。
今年国庆假期再来,看到景区这些新变化,王欢挺激动:“推门能进,说了能办,这才是代表和百姓之间零距离。”
“40年前,人大代表赶大集就是为了一下到底,走进群众中,直接听取群众呼声。”师志静说,这些年来,代表联系群众的形式和渠道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初衷没有变,就是要离群众再近些。
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人大代表赶大集从现实扩展到网上。
打开“正定县网上代表之家”微信公众号,348名人大代表随时等待“接单”,群众可以“点名”选代表反映问题。
12月3日10时19分,上曲阳村村民曹永彬在公众号上留言,反映村牌楼处的路灯不亮。仅仅3分钟后,曲阳桥镇人大代表康计荣就将问题转交村委会,安排人修复,很快路灯修好。
跑水、停电、灯不亮……今年已有210多个问题通过“正定县网上代表之家”得到解决。蟠桃村村民杨月娇说,动动手指就能找到代表,真方便!
“深度”变了
小事听了就办,难事办了能成
12月9日16时,正赶上放学时间,正定县北辰小学门口家长和学生来来往往,汽车、自行车往来不断,但交通却畅通无阻。来接孩子的张悦悦满脸喜悦:“接送孩子再也不怕堵车了,感谢人大代表为我们呼吁,感谢党和政府为百姓办事!”
北辰小学门前堵车曾是家长反映强烈的问题。县人大代表王丹接待群众时,经常有人向她诉苦:附近新建了很多小区,再加上北辰小学等三所学校投用,天天堵得水泄不通。
但路网建设关乎城市规划,背后有诸多难题要解决。2023年初,经过实地调研,王丹和另一名代表在县人代会上联名提出建议,呼吁解决城北道路拥堵问题。
这一建议迅速得到县委、县政府关注,并转交到县住建局,推动已列入规划的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此后的一年多里,晨光路拓展、镇州北街北延、京化路从无到有,正定北片区变得四通八达,学校门前再也不堵车了。
“修灯这样的小事能办,修路这样的‘硬骨头’也能啃,这些年代表建议越来越深入,推动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师志静对此深有体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背后是机制的创新。
在位于正定镇政府一楼的人大代表之家,墙上一张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流程图给出了答案。
哪类事该怎么解决,上边都分类标注着:涉及个人利益诉求的信访案件,引导其进入司法程序或指明解决问题的部门;有一定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可以立交立办的,以代表之家名义交由相关单位办理;具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讨论后撰写成代表建议办理。
“有了这套流程,不管是大事小事,都能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师志静说。
在南牛镇,拐角铺村和西杨庄村因为村界问题,连续多年纠纷不断,好几次差点大打出手。两村的村干部、村民代表和村里的老人相互沟通过多次,但都无法解决。
“村民代表力度有限,像这样的问题很难解决。”当了十几年村民代表,拐角铺村村民谢保成时常感到无奈。
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正定探索的“双代表”模式,发挥出很大作用。
“‘双代表’就是让人大代表与村民代表‘结对子’,一名人大代表联系几名村民代表,每名村民代表联系几户村民,这样就能下沉到每一户、覆盖到每一家。”南牛镇人大主席商红博解释。
一张方桌,几杯清茶,人大代表议事厅里,村干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等一一落座。“刚开始还是剑拔弩张,但人大代表懂政策,把法律法规、当前形势解释得清清楚楚,很多人逐渐认同了这个理儿。”谢保成说。
但一说到村界怎么分,大家都觉得自己吃亏,就进行不下去了。像这样的座谈会,他们一共开了三回,后来又点对点去村民家里做工作。
在“双代表”反复说和下,两村终于达成共识、握手言和,重新划分了村界。“人大代表懂政策、善协调、讲公道,又用诚心换民心,很多矛盾就容易化解了。”商红博感触颇深。
制度保障代表行使权力,代表为民发声越发有力。根据群众建议,代表调研后提出增设地下停车场,县住建局积极采纳,在九中公园下面建了900多个停车位;群众反映办事不方便,代表建议优化营商环境,有关部门立即行动,企业开办压缩到2个工作小时内办结……
今年以来,通过各种形式的人大代表赶大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00余个,将“民主”与“民心”更紧密联系起来。
“力度”变了
不仅听见百姓声音,还能进入国家立法
12月14日晚饭后,正定县华府名邸小区居民张佳旭牵着狗出来遛弯儿。她没有多在小区停留,而是开车带上狗直接来到附近公园。“公园比较好,在小区里怕狗叫扰民。”她说。
“以前经常接到群众关于噪声的投诉,尤其是养狗扰人的,自从有了法律约束,投诉量少了一半。”县人大代表、车站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安战聪说。
安战聪说的这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防治法》。令她自豪的是,她总结群众意见,提出“饲养宠物尽量避免产生噪声对周围人员进行干扰”的建议,被采纳进这部法的第六十五条。
如今,代表赶大集不仅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帮助百姓解决问题,还能把一些普遍性的建议上升到国家立法,增强社会治理的力度。
“自从有了国字号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我们联系群众更深入、更广泛了,民意能‘原汁原味’被听到,有价值的建议会被采纳进国家立法。”正定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张博远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征集意见时,立法联系点广泛收集农民意见,入户了解各方诉求。草案中有一条规定:“成员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应当经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对此,很多村民担心,如果有300个代表,只让60人开会,参会的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就能通过,不能代表大多数人意见。
综合农民意见,人大代表提出改为“经全体成员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被采纳进第二十八条。“别看只多了‘全体’二字,在村里决定重大事项时,却关系到每一个村民的切身利益。”张博远说。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的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40年的人大代表赶大集,一直坚持着为民初心,体现人民意愿。
目前,《石家庄市停车管理条例(草案)》已经进入二审阶段。县人大代表张美红天天盼着条例出台,“希望看到老百姓关切的关键问题都有明确说法”。
今年6月,她带着征集来的三条群众意见,参加了该条例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在停车场停车时,应留下联系方式等信息,条例应考虑进去。”张美红这条建议,被工作人员记录下来。
“百姓的迫切诉求、企业的瓶颈难处,都有了直通立法机关的渠道。”张博远说,自2020年以来,正定人大代表征集立法意见建议1968条,其中23条被不同程度采纳。“这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他说。
相关
“双代表”模式,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12月6日,京东(正定)智能电商结算产业基地,叉车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项目顺利投产,我们探索的‘双代表’模式起了大作用。”正定县南牛镇人大主席商红博说。
两年前,这个项目开工在即,却在牛家庄村最后一户拆迁户上卡了壳。媳妇和婆婆为了征迁款争执不下,还闹到了法院。村里多次协调未果,村民代表找到“结对子”的人大代表刘小扣,两人往这户人家跑了好几趟,终于让当事双方签下协议,推动拆迁顺利进行。
随着形势变化,近几年产生了很多新矛盾、新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2021年始,正定县在南牛镇探索实施“双代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双代表’就是让人大代表与村民代表‘结对子’,一名人大代表联系几名村民代表,每名村民代表联系几户村民。”商红博解释道。
“双代表”如何运行?商红博介绍,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村民代表能够联系到每一户、覆盖到每一家、下沉到最基层的优势,通过他们搜集老百姓关心的各种大事小事、急事难事,然后由村民代表将搜集到的问题提交给自己所联系的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整理后提交到镇人大备案。镇人大根据代表建议情况,定期组织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召开研究会。
同时,南牛镇党委还将“双代表”全部吸收进各村民调组织,让他们以各村“听评议事会”为阵地,实行“一平台、双代表、三联系”制度,通过各村“听评议事会”这个平台,联系企业服务发展、联系群众普惠民生、联系特殊群体排忧解难。
在征迁工作中,“双代表”精准开展矛盾化解,3天完成新元高速收费端口征迁任务;在招商选资中,涌现出拐角铺村朝霞红薯种植合作社、西杨庄富民草莓种植合作社等“双代表”引领项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民生事项中,完成新城大道各路口红绿灯安装及羊曲线亮化工程,为群众安全出行提供保障……自2021年以来,南牛镇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2起。
“通过让‘双代表’下沉到一线打头阵,集聚民智,同题议事,更加充分、广泛地倾听最真实、最具体的民声,把群众所求所盼搜集上来、把政策法规宣传下去、把公平公正亮出来,为政府决策和推动各项工作汇聚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商红博深有感触地说。
文/本报记者 白云 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