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韦航
疯狂的铁矿石,正在涨价。
2020年以后,随着供给端不足,铁矿石价格已经涨到10年来最高,出现了火热的行情。
在今天收盘的铁矿石期货中,铁矿主连收涨6.81%,收盘价1184元,从4月初以来,铁矿石从900元上涨接近300元。
铁矿石的价格也从108美元一吨,变为193美元一吨,涨幅接近翻倍。
今天A股市场钢铁板块也迎来涨停潮,有7只股票涨停,其中安阳钢铁,重庆钢铁,八一钢铁,但铁矿石为何涨价,对中国企业有何影响,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01 对外依存高的垄断行业
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是中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主要障碍之一。
人们常说,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是钢铁,铁矿石则是钢铁行业必要的原材料,由于铁矿石散落在全球各地,所以铁矿石的贸易是国际化,要从供给的旺盛方转向需求的弱势方。
这就不得不提到铁矿石的贸易体系,以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为主的供给方,和以需求方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组成,彼此制衡的谈判贸易格局,也让铁矿石的价格谈判日趋激烈,铁矿石谈判也从年度变季度。
时间来到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对钢铁的需求一直旺盛,铁矿石持续进口,推高了铁矿石价格。
而在2011年,中国的钢铁需求达到顶峰,需求开始放缓,但国际巨头并不甘心,2014年,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以及FMG(也被称为“BIG FOUR”)四大铁矿石供应商逆势扩产,为了自己的利润,造成全球供应过剩,引发了暴跌。
尽管中国逐步成为全球的钢铁消费中心,几乎贡献了全球增量的80%。但南美和澳大利亚作为全球铁矿石供应和出口的主要地区,加剧了供需分离现象。
垄断性的定价体系是铁矿石价格快速上升的根源,同时也是暴跌的根源,铁矿石均按照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来定价,根源在于国外四大矿商资源高度集中,形成行业垄断。
在2010年,全球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先后放弃了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并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采用更为灵活的铁矿石指数定价机制。同年,巴西淡水河谷表示,将通过铁矿石季度定价机制与所有的客户进行交易,季度价格以现货市场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为基准确定。
季度定价机制指在每个季度末,由新季度开始上一个月之前的三个月的现货市场平均价格来自动确定新价格, 例如某年第一季度价格,将由上一年9月、10月和11月的现货市场平均价格决定。
长期来说,是国际供应体系的不完善,短期来说,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的不完善,是铁矿石涨价的助推器。这一年多时间,因为大量投机资本参与铁矿石期货运作,放大了涨价因素。
如同家一样,铁矿石需求旺盛之下,也被游资炒作,随着环保力度的严格,小矿场,钢铁厂原材料厂被关,更加剧了供给的失衡,更别说地缘事情的影响,导致国外供应过少。
02 最大买家没有定价权
作为最大的进口国家,中国没有定价权也是一个痛点,每隔几年就被大规模薅一次羊毛,说是周期性行业,但也是一个艰难的发展历程。
2003年,在第一次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宝钢代表中国参加,没有取得实质性改变,最终结果仍是以新日铁谈定的18%涨幅结束。
2005年中国再次参加铁矿石谈判,却以75%的涨价要求结束,最终造成大约200 亿到 300 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2006年,再次以19%的涨幅结束,成本多出了70多亿,于是在2007年,中国钢铁行业联合起来,建立采购联盟,并成功取得了首发定价权。
宝钢集团代表中国钢铁企业与淡水河谷公司完成谈判,但价格涨幅9.5%。
然而,2008年澳洲粉矿和块矿分别涨价80%和90%,涨幅较2003年价格达到了四倍。2009 年,为了防止铁矿石价格涨幅再度超出预期水平,中国拒绝接受日本首发价, 最终导致2008 年价格谈判不欢而散。
2010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依然超过中国钢铁企业的承受能力。2011年,受国际铁矿石四大巨头的操纵,中国钢铁行业被迫接受铁矿石指数定价和季度定价,持续多年的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基本结束。
铁矿石的市场更像是计划性操作:在下游需求不足的时候,大型铁矿石企业收缩市场,压低价格,进入冬眠状态,同时杀死一大批高成本的竞争者;在下游需求旺盛的时候,开始扩张,进入猎食状态,在一片空白的市场中鲸吞建筑行业产业链利润。
人们发现,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主要股东都是国际金融寡头,包括汇丰、摩根大通、花旗等华尔街金融巨头,供给和需求是最基础的最朴素的甲方和乙方,如果还需要的话就是产业链供应链了,如果还需要的话就是流通环节了 无论是垄断还是竞争,都是表现形式。
面临进口铁矿石价格的逐年上升,中国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也在不断扩大,供需决定价格,唯有增加供给,不管是现有的还是新开发的,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要空谈,要想办法增加供给,去买矿山,去控股铁矿石企业,去开动国家机器影响有大量铁矿石储量的国家。
也许,对中国钢铁行业来说,未来依旧道路漫漫,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