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没信号?其实原因在这里!

要问连起来快要绕地球一圈的是什么?不是某飘飘奶茶,也不是兰州拉面,而是咱基建狂魔建设的高速铁路。截至去年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超过欧美国家稳居世界第一。全国高铁网已覆盖94.7%的100万以上人口城市。可是,高铁千好万好,唯有一个硬伤,就是信号极差。发个文字消息都要转上半天,更别说看视频卡成PPT,玩游戏掉线被队友骂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高铁上手机信号会这么差?

因为火车太快,信号追不上了,正经点,火车信号较差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受到受到车厢的屏蔽。车体不必多说了,火车车厢由金属制造,对信号有屏蔽作用。实际上,车窗对信号也有屏蔽作用,高速行驶的列车需要维持车厢内温度,因此有一部分热量会由车窗散失,因此我们在车窗上涂一层超薄的金属涂层,金属涂层可以将车内的光线反射回去,以减少热量散失。但金属涂层的存在却可以形成法拉第笼,使得车内信号变弱。

另一方面就是由于车速较快。车速较快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多普勒效应带来的频率偏移;一个是不同基站之间的频繁切换。高铁速度越快,载波频率越高,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就越大,以时速350km/h(约100m/s)的列车为例,在900MHz波段多普勒频移可以达到接近300Hz,在2GHZ波段,多普勒频移可以达到约650Hz。

基站的切换就很好理解了,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是有限的,列车前进必然要穿过一系列基站的覆盖区域,这就要求我们的终端在不同的基站之间迅速切换,还是以时速350km/h的列车为例,大约每隔3-6秒就要切换基站,因此会感觉信号较弱。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环境偏僻不适合大量建设基站、用户数较多需求较大、多经过隧道等特殊场景等,也会影响高铁上的信号。但总的来说,随着我们国家高铁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高铁上的网络信号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高速通信的普及绝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简单事儿,在这之前,静下心来,放下手机,看看窗外的风景也是不错的选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