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荡在外高加索之阿塞拜疆 第5季 当一回赤脚佬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Baku) 离开巴库内城(旧城)置身外城,我们已然是内城居民口中的“赤脚佬”。 不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Baku

离开巴库内城(旧城)置身外城,我们已然是内城居民口中的“赤脚佬”。

不过,自从发现了石油,如今的巴库已非昔比。巴库作为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外高加索第一大城市。占据里海西岸阿普歇伦半岛南部。其面积达2192平方公里,居住人口是这个国家的三分之一。至于旧城,怎么看都只是其腹中的一块馕饼。

即使当一回“赤脚佬”,也要在巴库外城走一遭,必须的!

当然,现在要紧的还是饭饭喽。

▲从巴库旧城沙马赫门出来,迎面一座漂亮的建筑。

尼扎米阿塞拜疆文学博物馆(Nizami Museum of Azerbaijani Literature):现在这个博物馆是阿塞拜疆最伟大、最丰富的国宝藏之一。二楼外墙六个塑像是阿塞拜疆著名的文学巨匠。博物馆保存文物120000件,其中,尼扎米(Nizami)于1413年用波斯语撰写的手稿是镇馆之宝。

文学单设博物馆,比较少见。可见阿塞拜疆人对文学艺术的喜爱和重视。

▲午餐的饭店,离博物馆步行7、8分钟的路程,在一个比较凉爽的地下室。

首先,上来的是一种叫“海地果”的饮料,微酸甘冽,正中下怀,喝了都叫好。再来,再来!

▲第一次吃到阿塞拜疆的唐杜里面包(Tandoor bread)。就是把面包压扁,贴在黏土圆筒烤炉里烤制出来的面食。我国新疆叫“馕”。第一次吃阿塞拜疆的唐杜里面包,感觉很有嚼劲,也不粘牙。但有些咸,原因是这里的人口味偏重。

有嚼劲、不粘牙,是我判断面食好坏的基本标准。

▲蔬菜沙拉很常见。晒它是想说明这家餐厅还是比较有品位的。

▲这道叫Sadj的菜很独特。和胶东地区的鱼锅饼子仿佛。

“Sadj”是热煤上架平底锅的意思。也是一道特色菜肴的名称。

▲在发明燃气灶之前,Sadj是烹饪利器。因为它可以,一面用于烘焙扁面包,另一面用于烹饪各种菜肴。迄今,它也作为一道传统特色菜肴留在了阿塞拜疆的餐单里。

▲餐厅的服务员是个小奶哥。

▲餐后的茶歇让人印象深刻。

阿塞拜疆茶歇(Tea and Novruz Pastries):红茶是阿塞拜疆的国民饮料,早中晚饭后都可以来一杯,热红茶倒在梨形玻璃杯里,配以各式糕点、方糖、干果、蜂蜜、柠檬等。有时被端上桌的还会有一盘麦草。那可不是用来吃的,而是代表着“大自然力量”的装饰品。

喝茶的方式也很有意思:先把拿起方糖块放进茶水里蘸湿,然后咬一口糖,再喝一口茶。相传从中世纪时期开始,阿塞拜疆人用这种形式来“试毒”,演变到今天反而成为一种有趣的仪式。

▲这就是我们特意要求品尝的茶歇甜点巴哈拉瓦饼(果仁蜜饼)。详见《晃荡在外高加索之阿塞拜疆 第3季》。

喷泉广场(Fəvvarələrmeydanı)

喷泉广场,是位于巴库市中心萨巴尔区的一个公共广场,也是巴库最早的中央广场之一。该广场以前称为:围栏(Parapet)。在苏联统治阿塞拜疆期间扩建广场,因为有数十个喷泉存在,所以称为“喷泉广场”。

▲我们餐后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喷泉广场。

▲喷泉广场的主喷泉。

▲2010年,该广场由巴库市政府进行了翻新。使之成为巴库市中心最主要的公园之一。

▲广场是一个公共聚会场所,周围有许多精品店,餐馆,商店,酒店和游步道,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还是市政府举办公共节日,表演和庆祝活动的地方。这里也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

▲灰斑鸠如家禽般在喷泉公园里信步来去,俨然主人。

灰斑鸠:鸠鸽科,斑鸠属。其全身灰褐色,后颈基处有一道半月形黑色领环。多呈小群或与其他斑鸠混群活动。

▲广场上母山麻雀的表情非常有趣。看啥呢?

山麻雀:文鸟科,麻雀属,小型鸟类。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虫为食。所吃动物性食物主要为昆虫。

尼扎米街(Nizami Street) 

尼扎米街是阿塞拜疆巴库市中心的一条大型步行街和购物街,以古典诗人尼扎米(Nizami Ganjavi)命名。

这条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4年。从西向东穿过市中心。 它始于阿布杜拉·沙格街( Abdulla Shaig Street),终点在萨比特·奥洛夫街(Sabit Orujov Street)的铁路边, 总长度为3,538米。

▲尼扎米街很长,其中有一段是从喷泉广场的东北端到拉希德·贝布多夫街(Rashid Behbudov.ST)。图中粗红线段,不准车两进入的街道,是巴库著名的步行街。也被称为流行文化街、Torgovaya街(俄语中的“商业街”),是一条与巴库大道平行的街道。

又是尼扎米。这家伙似乎无处不在!他究竟何许人也?

尼扎米(Nizami Ganjavi):是12世纪的波斯逊尼派穆斯林诗人。他被认为是波斯文学中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史诗作家,为波斯史诗带来了口语和写实风格。对阿塞拜疆、伊朗、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等国的语言文学均起过重要的影响。

果然牛人一个啊!(该图源于网络)

▲从喷泉广场东北端右拐,到尼扎米街,就是巴库著名的步行街。街道宽阔整洁。两侧店铺林立。从银行到时装店;从餐饮到水烟馆;从本土名牌到世界名品。各种商店,应有尽有。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街道之一 。

▲尼扎米街还包括德国,挪威,荷兰和奥地利的大使馆,以及欧盟驻阿塞拜疆代表团。

▲更有意思的是,这条街上,集中了巴库19世纪以来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

▲这些建筑传达了当时的设计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50至70年代以及现代时期。

第一时期建筑,有“ 新文艺复兴 ”,“ 新哥特式 ”,“ 巴洛克式 ”和“ 新古典主义 ”等风格。占主导地位的是“ 新摩尔人 ”风格。建筑师试图在其建筑中使用能代表国家的元素。大量采用阿普歇伦半岛的石灰石。 

第二时期建筑,20世纪中期是以“ 斯大林帝国”风格为主。 就是我看见要“立正敬礼”的那种风格。

第三时期是现代建筑,特别是摩天大楼,以“新现代”风格。大量采用防火耐磨的彩色复合板(alucobond )、纤维增强混凝土、大理石和花岗岩 。

▲尼扎米街穿过拉希德·贝布多夫街的地下过道口,卖艺者认真地拨弄着手中的乐器。

至此,已到步行街的东头,我们掉头往回走。

▲尼扎米步行街的一家餐厅。

▲室内步行街,宽敞明亮,还遮风挡雨。

▲尼扎米步行街上的一家水烟馆。

▲哪里都有带路党,这鸽子也是?

巴库硬石咖啡餐厅(Hard Rock Cafe Baku),位于阿齐兹·阿利耶夫街口。这家音乐主题餐厅是阿塞拜疆青年爱去的地方。穿过这条街道,就是我们要去的下一个景点:巴库海滨大道。

巴库滨海大道(Baku Boulevard)

这是一条建于1909年的海滨风景长廊,沿巴库湾的海滨而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当时巴库石油大亨们沿着里海沿岸建造了他们的豪宅。

▲如今的巴库,正在沿巴库湾海滨大肆建造地标建筑。大有追赶迪拜的气势。

▲远处天际线里的建筑也都各具特色,令人难忘。有多个水晶模块拼接的巴库水晶体育馆也是一件难得的建筑杰作。

▲大风驱赶云儿快跑,太阳才可以尽情地涂抹笑脸。

▲而细嘴鸥在巴库湾的大风里自如地翱翔。

细嘴鸥:鸥科,鸥属。是一种中型的鸥。喜潮间滩涂及沙滩,常结大群活动。

▲晚上这个喷泉才会在灯光秀里大发异彩。

▲我们沿着巴库湾海滨大道继续往东北向走。进入Neftçilər 大道,经过巴库蓝色的希尔顿酒店。要去下一个景点。

▲这是阿塞拜疆的政府大楼(Hokumet binasi)。位于Neftçilər 大道的东头,也是苏联时期的建筑杰作。一楼入口的门楣上依然保留着镰刀锤子标志。看到如此高级别的红色建筑。我应该立正高喊:“敬礼,将军同志!”

苏联时期热衷大型公共建筑,体现了那个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宏伟庄重。体量之大使人站在建筑脚下会感到渺小。但建筑细部设计并不粗糙,晚上在灯光照射下尤其漂亮。

▲这里的草坪灌木间只有这种冠小嘴乌鸦最活跃。它们悄无声息地从一处飞到下一处,不停地迁徙。

冠小嘴乌鸦:鸦科,鸦属。是从小嘴乌鸦中分出的种,上背和下体灰色,余部黑色。广泛分布于欧洲,在中国分布在新疆西部。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Heydar Aliyev Cultural Center)

盖达尔阿利耶夫中心位于阿塞拜疆巴库,占地57,500平方米,由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以其独特的建筑和流动的弯曲风格而着称。该中心的名字来自阿塞拜疆的著名政治家盖达尔·阿利耶夫。

▲整座建筑像打破次元的天外来物,流动的线条和纯白色的基调,又和“风城”巴库产生了某些内在的联系。

▲被誉为“解构主义大师”的扎哈在阿里耶夫文化中心的设计中,大量使用了层层跌宕起伏和弯曲变化的柔美线条,勾勒温柔如水的外形。不知其设计灵感是否来自浩渺的里海。

▲而流畅的线条和不规则的区间自然地组合,也使得整个建筑极具现代感。

▲建筑的线条似水流美,而真水却被放置在一块巨大的长方形构件上流溢。这种软硬、真假的换位极具设计感。

▲没想到,如此高雅的建筑居然配上了这么卡通的饰物。也许是要博取孩子们的关注吧。

请将手机横过来看:

▲这个建筑确实值得从各个角度来欣赏。

▲别拉下了从空中俯瞰阿里耶夫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内部有“迷你阿塞拜疆”的陈列展览,还有图书馆、博物馆和会议室。(图片源于网络)

▲在夕阳里,这根金属的水形柱变得也来越温暖。

▲当塔拉娜在文化中心的台阶上跃下时。太阳开始西沉。

▲阿里耶夫文化中心就像沙海里的巨兽,在落日的注视下踟躇而行。

▲西边空灵的云,就像落日的泪珠,飞溅开来。

▲轻巧地砸在阿里耶夫文化中心对面巴库会议中心(Baku Convention Centre)的顶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