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洲:华中“食谷”呼之欲出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通讯员 程书雄 王林军 胡晓康

新洲龙口变“龙头”,近100家食品产业链生态企业在这里集聚,产业磁场效应显著。7月中旬,艳阳高照。一艘载重3000吨的巨轮,停泊在长江中游的武汉新洲龙口港。

第一斗玉米被港口码头的抓斗机抓起后,经过一条全长800米的全自动皮带机,以平均400吨/小时的作业速度,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的粮食筒仓。

“皮带廊道机的投用,改变了‘卡车+人工’的传统运粮模式。”金控长贸旗下武汉经发粮食物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支点记者,过去卡车转运时扬尘满天,如今粮食走“空中专线”绿色传输,不受限交通、天气等因素,廊道24小时全天候作业,使万吨级货轮的卸货时间大为降低。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   吴毅 摄.jpg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 吴毅 摄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是中部地区首个将粮食和冷链产业布局于一个园区的大型仓储物流项目,让长江之腰有了“大国粮仓”。

近日,记者前往位于新洲的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探访。依托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物流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一座现代化的华中“食谷”正在新洲呼之欲出。

长江之腰崛起“大国粮仓”

粮食安全一直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武汉东部的新洲龙口港,是长江中部最大的深水码头,背靠黄金水道与武汉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航空等巨大的优势,肩负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走进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该基地总投资超60亿元,占地约2000亩,有200个足球场大小。在储粮区,一座座浅圆仓、立筒仓、平房仓等粮仓一字排开。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 吴毅 摄.jpg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 吴毅 摄

金控华粮(湖北)粮食物流有限公司相关人士指着智能化粮仓综合管控平台介绍,目前6个1500吨钢板粮食筒仓已接近满仓,其余平房仓还有部分仓位可供粮食入库。

与传统粮仓不同的是,基地粮仓通过加装电子围栏等数字化改造,实现对到货检验、入库、出库、调拨、移库移位、库存盘点等环节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传输。同时,基地物流园的冷库内载运装备全部实现电动化、自动化、无接触装配,库内配备有温度传感器、温度记录仪、RFID电子标签及自动识别终端及监控设备,对货物进出库可实行全程可视化监控、数据自动收集、资料可追溯。

在武汉金控长贸铁路物流园,工人们挥汗如雨,平整铁路道砟,迎接8月份货运铁路的开通。这条长5.4公里的铁路专线,与江北铁路相连后,可接通京九、京广两条国家铁路大动脉,为基地构建起通江达海、横贯东西、纵横南北的粮食物流大通道。

同时,随着双柳长江大桥将于明年上半年通车,武汉新洲至鄂州的行车距离将由一个半小时缩短为5分钟,港口货运至鄂州花湖机场的距离将缩短到不足一小时,“食谷”“光谷”融合发展加快促进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区位交流优势得天独厚。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冷链库区,工作人员将搬运物品。叶东辉 摄.jpg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冷链库区,工作人员将搬运物品。叶东辉 摄

“轻点鼠标,就能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在国家粮食物流基地数字客厅,金控长贸粮食物流公司副总经理余沫告诉记者,基地开通“北粮南运、外粮内运和鄂粮外调”三条示范线路运营,基地粮食可以运送到重庆、四川、湖南等内陆省市的仓库和加工厂。

目前基地已累计实现多式联运量350万吨,完成粮食吞吐量近400万吨,粮食仓储进出库量10万吨。随着后续配套项目的投入使用,长江之腰的“大国粮仓”将成为中西部粮食物流核心枢纽与贸易集散中心。

产业“磁场”效应强劲

随着粮食基地的落户,新洲龙口配套产业的“磁场”效应日渐凸显。

去年6月,总投资27亿元、总仓容50万吨的金控长贸国际冷链物流园在基地正式开仓试运营。开园当月,增益冷链牵手园区,实现了企业与平台的强强联合,成为首个“吃螃蟹”的公司。

在冷链库区,冷库门被两名工作人员缓缓打开,白色雾气腾空而起。支点记者朝着冷库库房望去,整齐堆放的冻品映入眼帘。增益冷链的工作人员开着叉车,将一箱箱原产于巴西的冷冻去骨牛腩从冷库搬运至冷链车内。

“这批牛肉,将被运往郑州、重庆等地,并通过各大商超,端上市民的餐桌。”增益冷链武汉公司总经理郭舒舒说,作为首批入驻企业,该冷链物流园临近港口、机场,与江北铁路接轨,区位优势显著,“这些与我们的海外直采、江海联运业务运营需求高度匹配。”

武汉金控长贸冷链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物流园区已与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全球养殖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江海联运”通道,将全球优质牛、羊肉送入千家万户。

长贸铁路物流园现场。叶东辉 摄.jpg

长贸铁路物流园现场。叶东辉 摄

大型企业纷纷布局新洲“食谷”。早在2023年7月,中国500强企业通威集团落子新洲龙口,建设华中区域总部及年产40万吨智能饲料厂。

台资巨头竞衡集团紧随其后,选址新洲龙口,建设武汉智能大健康供应链产业园及华中区域总部经济项目,包括公司的办公和研发、销售、结算等功能中心。

去年2月入驻的川为冻品,借助冷链物流园区的优势,将销售区域扩大到了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区域126个城市,销售产品包括鸡鸭牛羊肉、水产、火锅、调料和粮油等4000余类。

金控长贸粮食物流公司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冷链园区已取得“公用型保税仓”资质,具有转口贸易、缓税等功能,将有效为入驻客户降低资金成本。

如今,这座华中规模第一的冷链物流园,凭借完善的配套服务、强力的运营能力、高效的制冷环境,吸引了90余家客户签约入驻,涵盖了食品贸易、平台、城配等冷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华中“食谷”产业渐成生态。

武汉金控集团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基地将着力发展冻品加工、食品加工、稻米精深加工、油脂油料加工四大产业链,推动园区企业聚集、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系统集成,打造“原粮集散——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供应链金融”全产业加工生态圈,形成百亿资产、千亿营收、万亿生态的产业示范园区。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