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年,即从二年级到他离开爵士为止,不妨说,德隆是NBA第三组织后卫。
同期前二位是:纳什和保罗。
如果考虑到那段时间纳什是MVP级的存在,保罗在数据上正打出历史级表现,那就能理解德隆当时的强大了。
他曾经四个赛季打出场均18分10助攻。
NBA历史上做到过这一点的,大概也就是:
魔术师、保罗、奥斯卡、凯文·约翰逊、刺客、威少和德隆。
进攻端,他首先是个优秀的一对一攻击手。以至于他在NBA头两年,站过得分后卫。
他的变向幅度巨大,2007年我写过这一幕:
11月14日,多伦多。
德隆用这样一个动作玩飞了卡尔德隆:三分线,左手运球,肩膀晃动,左手背后运球到右侧(卡尔德隆企图封阻),立刻背运回左侧,从卡尔德隆身右晃过,上篮。
他与巴伦·戴维斯同高,轻3公斤,也实在不算瘦削。这让德隆没法像TJ福特或廷斯利般趋退自如,但他有他的方法:德隆有着组织后卫中最精妙的手上功夫,他的上肢可以做出巧妙绝伦的虚晃。
我们时常看到的动作是:在一对一时,他会采取一个急停,一个背后运球动作,对手被迫上步贴防(近40%的三分率!),然后,德隆会把球向横里一拍,作为一个变向,这个球未免拍得过远,以至德隆必须像追一样去找这个球。
接下来的一切最为奇妙:在伸手“拣”回这个蹦得过远的球后,德隆仓促的身形刚定,立刻可以继续做一个变速(可怜的对手)或是反向运球。这就是他的大幅度横移:几乎没有人跟得上,而在他越过你之后,95公斤体重也可以保证他做他想做的一切勾当。
你只能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那个球在被他这样大幅度拍远横移之后,还能被他的手所驯服?
与此同时,德隆有与体型不相称的爆发力和垂直弹跳。攻篮凶猛。一手很好的急停中投。抛射、上篮找擦板角度和背身都有,三分线内全方位攻击手。
挡拆大师,这点众所周知。利用掩护突破能力出色,视野广,擅长在缝隙里塞球,这点很基德。
在组织全队与个人接管之间节奏把握很完美,是所谓不黏球的组织者:这点在他之后,康利做得很好。骨子里,德隆是个学院派组织后卫。很稳。在他场均20+10的年头里,场均失误也多不过3.4个。
德隆没有保罗那样,随心所欲想走哪里走哪里的妖异劲头。论无中生有的创造,他不如保罗或纳什,走一个有一个。但不妨碍他的能力。他有大幅度摇摆的一对一,视野惊人,对半场攻防节奏了如指掌,给球的时机(timing)、尺寸与速率,都好。
爵士是台开起来没完的大机器,德隆就是个眼疾手快的流水线操作员。
你机会出来了,嗖给你喂一个。
限制他更上一层楼的因素是:
防守端。
德隆单防还不错,但协防补位和轮转一般。在那个身高的后卫里,逊色于巅峰期罗斯和巴朗·戴维斯。平均水平而已。
进攻端。他是爵士这架大卡车的优秀司机,但当队友挡切跑不起来,需要他自己创造机会时,问题就来了。
离开爵士去到网之后那年,他创下场均21分的个人最高,但助攻立刻从连年二位数跌到8.7,然后每况愈下。
说直白点:
比起纳什与保罗这样可以独力策动全队进攻的组织者,德隆更像一个大机器的驱动者。他可以找到空位队友,分配好球权,关键时刻自己接管,也能挡拆启动进攻。
但全场比赛不停无中生有创造机会,他离纳什和保罗,还差一些。
所以离开布泽与奥库们后,他多少下去了。
相比起保罗在任何球队,配几个人,都能引领进攻的能力,德隆还是相对依赖体系。
论风格,如果纳什与比卢普斯是两个极端,那么德隆与比卢普斯之间插着安德烈·米勒与康利,与纳什之间插着保罗与巴朗·戴维斯。
所以那些年,德隆与斯隆教练的体系,是彼此成全的:他驾驭爵士的体系很成功,但比起保罗与纳什这种本身即是体系,他还差一点。
在爵士,他生涯命中率47%,三年级甚至有极高的51%命中率。
离开爵士体系,去了网,42%——当然也有伤的缘故,但看他打球的都知道,他后期所以受伤,是因为离开了爵士,他打得明显累得多。
终于他跟斯隆分崩,既结束了斯隆的教练生涯,也结束了自己的巅峰期。
这就是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