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走西北角】景泰小曲非遗传承人曾继权:琴在哪里 舞台就在哪里
曾继权是景泰小曲的传承人,一位唱小曲唱了45年的老艺人。
“现在好多人唱曲调音都用调音器,但我一听就知道音准不准。”言罢,曾继权一只手握住琴身,一只手扭动琴轴,三两下,音就调准了。随即缓缓分开双腿,将三弦置于大腿边,轻轻拨动琴弦,旋律响起,他便气势十足地开了嗓:
“正月里冻冰立春消,二月里的鱼娃儿水上飘。小情郎子哥小情郎子哥,等上一等我……”
“全家都会唱小曲”
八岁那年,曾继权第一次弹唱景泰小曲。那时的他,手还握不稳粗大的琴杆,只能模仿着父亲拨弦的样子,嘴里咿咿呀呀地跟唱。“当时没有电,到了晚上我们家的娱乐活动就是点着煤油灯听父亲唱小曲。”
在无数个点着煤油灯的夜晚,父亲的曲声总是伴着夜色响起,耳濡目染下,曾继权也爱上了唱小曲。
“我们兄弟有九个,都会唱小曲,不过各有特色。七哥是最厉害的,可以说是得到了我父亲的真传。”曾继权的父亲曾辉堂,是白银市景泰县寿鹿山一带传唱小曲的代表人物,兄弟九人自幼受父亲的影响,都能够娴熟演唱传统的景泰小曲。
每到过年,曾继权一大家子都会聚在一起唱小曲,三弦、二胡、板胡、扬琴、梆子齐上阵。“过年的时候大家总会约个时间,拿上自己的家伙事儿,聚在一起唱一唱,对我来说这是过年期间最幸福的事了。”
景泰小曲被当地人俗称为“小曲子”,是人们结合历史传说、人民生活及歌颂古今名人等多方面内容,弹唱的一种地方性曲艺,主题涵盖淳朴民风、炽热爱情、感天孝道、嘶鸣征战和逸闻趣事等五个方面。
“我在哪,我的三弦、二胡就在哪”
“农忙的时候,只要来了兴致,站在田间地头,我也会唱上几嗓子。”曾继权说,“三弦、二胡就是我的宝贝,我走哪,我就会带到哪。”
曾继权的三弦、二胡 焦瑞琴 摄
农闲时,曾继权带领的“中老年小曲演唱乐队”便会在景泰县城的广场或公园开始弹唱表演,曲目多为自创或改编的作品,如《唱支小曲给党听》等。
小曲子演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在街道、地摊、广场、公园进行的主要娱乐活动。它百听不厌,久唱不衰,没有华丽的装饰,不用专业的舞台,一把乐器一把椅子,就能把人们心中的悲与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景泰县文化馆举办的各类公益演唱活动中,总能见到曾继权的身影。谁家办喜事,邀请他去唱两句,他更是二话不说,拿着三弦、二胡就去了。曾继权说:“我从不觉得唱小曲需要特定的环境,哪里都可以唱,只要我的三弦、二胡在,哪里都是舞台。”
“想让更多人了解景泰小曲”
“九哥 曾继权”是他的抖音账号,上面有五百多个作品。“刚开始就是好奇,大家都在玩,自己也想试试,就把平常唱小曲的视频发在上面,没想到看的人还挺多,后来就想着通过这种方式把小曲介绍给更多的人。”在认识到互联网的影响力后,曾继权就将自己唱小曲的视频同时发布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
想让更多人了解景泰小曲,这是曾继权一直以来的愿望,也是他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近年来,“曾家腔调”不仅亮相景泰县的春节联欢晚会,还受邀参加旅游节、葵花节、大敦煌影视城、海峡两岸书画展等活动。2021年,曾氏兄弟精心编排的小曲节目《九腔十八调》更是登上了甘肃省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曾继权在甘肃春晚表演《九腔十八调》 图片来源于白银文旅
在曾继权看来,现在年轻人工作忙碌、为生计奔波,学习传统艺术的人少之又少,后继无人是目前传承小曲最大的困难。他希望景泰小曲能被更多的人了解,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这是我的小孙子,平时在我弹唱的时候,娃会跟着我的节奏打节拍,学得有模有样的嘞。”曾继权拿着手机向我们说道,“我现在教我的小孙子就是想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至少在我们这个家族里不要失传了。”
(作者王思静、焦瑞琴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指导教师郭翠玲、阎瑾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