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被称作是东方之珠,而香港电影则是明珠上一道璀璨的光芒。作为华语电影的先驱者,经典的港片是数不胜数。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不是长在电影院,但香港电影中的那些经典之作你肯定看过。武侠片看邵氏,功夫片有李小龙、成龙,喜剧片大家都爱周星驰,还有惊悚片、警匪片、文艺片等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香港影坛里,成龙、周润发、周星驰三足鼎立,尤其是转型当导演的星爷更是有着一批明星迷弟迷妹。
周星驰有着香港“喜剧之王”之称,也是“无厘头”电影始祖,在华人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近年来他导演的《西游降魔篇》、《美人鱼》都是创下过亿票房的传奇之作。虽然现在星爷不在演电影了,但是他早年的作品依然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那么就让小超来带大家回顾一下星爷有哪些搞笑的电影吧。
《整蛊专家》
这部电影和《赌圣》先后上映,也无怪乎周星驰会在一年内红透香港。这个时期的王晶虽然噱头和格调不是很高,但构思精巧、桥段之绝、香港影坛无人能及,就是现在的王晶也是不及当初的万分之一。
抛开刘德华的低劣搞笑不说,星爷在片中时时出人意表,高招源源无尽,太多的经典段落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影片并没有太多的经典对白供我们这些“星迷”模仿,这也是星爷这一时期作品的特色。
《国产凌凌漆》
第一次看完这部片子,一屋子的人快要笑疯了,当时就认定他几乎能和《大话西游》同列为星爷的极品代表作,没有认真学习二十遍以上的不要妄称“星迷”。
如今再看仍然有常看常新,常看常笑的功效。能把好莱坞类型电影进行颠覆性戏谑,而又能做的如此完美的,舍周星驰再无第二人!星爷的才气真是无人能比。
《功夫》
《功夫》抢占了2005年的贺岁强档。票房过亿,票房过亿,在香港电影低迷的时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消息。这部电影一如既往地架构在周氏喜剧自成一派的“无厘头”风格上,但又去掉了以往他善用的粗俗的搞笑技巧。
而且笑的表面含义已经没有那么轻松,反而内在凝重了许多,摄影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一切都融入一种后现代的意境中之外,周星驰的导演技法也更为成熟和多样了。
影片最后那场只身完虐斧头帮的场面,可以说是即夸张又刺激,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一个武学宗师就这样诞生了。
《喜剧之王》
对于喜剧之王不知道从何谈起来,只是想说里面有喜有悲。
曾看见有一个人的影评是这样说的,星爷以往塑造的人物身上多多少少会有小人物市侩、好色、贪婪的缺点,而星爷以往塑造的角色中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夸张,甚至有点神经质的人物性格在这个角色身上也比较少看到。
这个人物突出的一个性格特征就是执着、单纯和善良,他仅仅只是一个临时演员,却总是抱着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是星爷自己的写照吗?我们不得而知。电影中星爷与张柏芝的一段经典对白,总是让我们难忘,女人需要什么?其实一句“我养你啊”足矣。
《少林足球》
这部电影不论是从香港电影还是对周星驰本人而言,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香港电影票房自九十年代起每况俞下以后,这部电影的票房显然达到了一个顶峰,创造了香港历史上最高的票房记录,而且周星驰这个一直与各类奖项无缘的“贫民艺术家”,终于得到了各界的一致认可。
片中一群一事无成的师兄弟,在周星驰的带领下都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兄弟情义加上满腔热血,这就预示着他们会成功。
周星驰电影历来以展示小人物的生活为其电影的起点,而“无厘头”精神也在他的电影中发挥到了极致,虽然香港电影一度跌入了20年以来的票房谷底,但是周星驰以他的拼搏和坚持,在逆境中求变,终于成为了扭转时局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