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 灾后补种绿豆玉米

8月10日下午2点,河南安阳县瓦店乡东路村外的农田里,几台耕地机尝试着下地作业,水退了5天,地里慢慢干燥了,可以补种了。除了耕地机,还有几台播种机停在路边,村书记李科催促农机手尽快下地,已经立秋了,这是补种的最后时机,错过这几天,种什么都赶不上了。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东路村抓紧时间进行补种。受访者提供

1400亩地绝收近半

暴雨和洪水来得太仓促了,谁也没有想过,已经长到1米多高的玉米,会在大水中遭遇灭顶之灾。

“我们全村1400亩耕地,受灾的有1200亩,绝收的有700亩左右,”李科告诉记者,“水泡了半个月,地里种的啥都不行了。”

东路村是河南粮食产区典型的农业村庄,全村398户1580人,共有耕地1400亩,人均不足1亩,每年两茬,种冬小麦和玉米。10月左右,开始种冬小麦,次年5-6月收获,然后种玉米。

2020年,玉米价格不错,收购价超过了1块,而东路村前些年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产量,最高的地块,玉米产量可以达到1500-1600斤,最低的也超过了千斤。

“按去年的收成和价格算,这一茬我们村的损失确实不少,”李科说。

东路村是安阳受灾较严重的村庄,灾后减灾救灾的困难也更多,“首先是排水,一直到8月初,地里的水才排干净,”李科说,“结果之后又有强降水,耽搁了几天,直到10号,机器才能下地,赶上了补种的最后节点,如果过了这周,就来不及补种了”。

消毒、深耕、补种挽回损失

在水里泡了近半个月的农田,不能直接翻耕播种,首先要消毒,“过去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就是因为水里的东西太多了,腐烂之后会滋生各种病菌,对人畜和庄稼都有害,所以不能直接种,要先消毒杀菌”。

水泡过的耕地,要先深翻,然后用专用的消毒液喷洒消毒,“都是农业部门提供的,在地里用无人机喷药消杀。农田间的道路,则用84消毒液喷洒消毒”。

根据农业专家的指导,绝产的区域,可以补种绿豆、大豆等生长周期短的作物。李科告诉记者,东路村主要补种三种作物,大豆、绿豆、玉米,大豆和绿豆的生长周期在50-60天,正好可以赶上冬小麦播种,“我们这里,往年播种冬小麦的时间,一般在10月1日-20日左右,种绿豆和大豆,不耽误冬小麦。”

播种机正在种植绿豆和大豆。受访者供图

此外,东路村还补种了一部分玉米,“玉米肯定长不到成熟,主要做青储饲料用。”李科介绍。

补种的措施,能否挽回损失、可以挽回多少损失,李科还不知道,“尽力而为吧,能挽回一点儿,就少损失一点儿,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他说。

政府补种,收获归农户

暴雨来临之前,东路村的1400亩耕地,其实已经由村委会预流转了,这是当地提升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一部分。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开始做预流转的工作,每亩地1000元,从村民手里,把土地流转到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耕种,这样,可以提高机械化、规模化的程度,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李科介绍。

按照计划,到今年10月,冬小麦播种前,流转工作会全部完成,到时候村民只要等着拿流转费就可以。但在此之前的这一茬玉米,仍是村民自己的,暴雨中受到损失的,也是村民。

机器正在整地,割断暴雨中倒伏干枯的玉米。受访者供图

李科介绍,补种的这一茬,消毒、耕地、种子、化肥等成本,都是政府补贴,“村民不用掏钱,只要参与到后面的田间管理、收获就可以,收成也全部是村民自己的。”

实际上,补种并不只有成本问题,还有技术问题,李科介绍,村里人很多年来,都是种小麦和玉米,没有大规模种过大豆、绿豆,因此,后面的田间管理,还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对此,记者从当地农业部门及农科院获悉,在补种后,农业专家会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帮助受灾农民完成补种作物的田间管理。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