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经典」读《资治通鉴》1340——刘粲诛杀司马邺

读《资治通鉴》1340——刘粲诛杀司马邺 作者:林海

原文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公元317年)

八月,汉赵固袭卫将军华荟于临颖,杀之。

初,赵固与长史周振有隙,振密谮固于汉主聪。李矩之破刘畅也,于帐中得聪诏,令畅既克矩,还过洛阳,收固斩之,以振代固。矩送以示固,固斩振父子,帅骑一千来降;矩复令固守洛阳。

汉主聪出畋,以愍帝行车骑将军,戎服执戟前导。见者指之曰:“此故长安天子也。”聚而观之,故老有泣者。太子粲言于聪曰:“昔周武王岂乐杀纣乎?正恐同恶相求,为患故也。今兴兵聚众者,皆以子业为名,不如早除之!”聪曰:“吾前杀庾珉辈,而民心犹如是。吾未忍复杀也,且小观之。”十二月,聪飨群臣于光极殿,使愍帝行酒洗爵,已而更衣,又使之执盖;晋臣多涕泣,有失声者。尚书郎陇西辛宾起,抱帝大哭,聪命引出,斩之。

赵固与河内太守郭默侵汉河东,至绛,右司隶部民奔之者三万馀人。骑兵将军刘勋追击之,杀万馀人,固、默引归。太子粲帅将军刘雅生等步骑十万屯小平津,固扬言曰:“要当生缚刘粲以赎天子。”粲表于聪曰:“子业若死,民无所望,则不为李矩、赵固之用,不攻而自灭矣。”戊戌,愍帝遇害于平阳。粲遣雅生攻洛阳,固奔阳城山。

柏杨白话版

317年(晋·建兴五年 建武元年)

最初,赵固跟秘书长(长史)周振感情破裂。周振向汉赵帝刘聪打小报告,密告赵固谋反。晋帝国荥阳郡(河南省荥阳县)郡长李矩大破刘畅时(参考本年二月),在刘畅大营中搜出刘聪的密诏,命刘畅在攻克李矩之后,回军途中,经过洛阳时,逮捕赵固,即行诛杀,而由周振接替郡长职位。李矩把它送给赵固,赵固遂斩周振父子,率骑兵一千人,向晋帝国投降。李矩仍命赵固返洛阳守卫。

汉赵帝国(首都平阳)皇帝刘聪出宫打猎,命特级国务官(光禄大夫)司马邺兼代车骑将军,全副武装,手持铁戟,担任御驾车队的前导;看到的人指指点点说:“这就是从前长安的皇帝!”民众听到消息,聚在一起观看,年龄大一点的父老,有的流泪哭泣。皇太子刘粲对老爹刘聪说:“当初,姬发(周王朝一任王武王)岂乐意诛杀子受辛(商王朝末任帝纣帝),只是恐怕恶人们互相呼应,制造灾祸。而今,各地聚众起兵的叛徒,都用司马邺作为号召,不如早日把他除掉。”刘聪说:“我上一次诛杀庾珉之辈(参考三一三年二月一日),而民心仍然如此,我不愿再下狠心,姑且观察一段时间。”

十二月,刘聪在光极殿大宴群臣,命司马邺劝大家饮酒、洗涤酒杯。一会工夫,刘聪起身去洗手间,又教司马邺拿着伞盖。被俘的晋帝国官员不胜伤感,很多人流泪哭泣,有的还忍不住呜咽出声。国务院助理官(尚书郎)、陇西郡(甘肃省陇西县)人辛宾,从座位上起来,抱住司马邺,放声痛哭。刘聪命拖出辛宾,斩首。

晋帝国河南郡郡长赵固跟河内郡(河南省沁阳市)郡长郭默(根据地怀县【河南省武陟县】),攻击汉赵帝国河东郡(山西省夏县),军锋抵达绛县(山西省曲沃县),汉赵帝国京畿西区总卫戍司令(右司隶)统辖下的民众,投奔晋军的,有三万人。汉赵帝国骑兵将军刘勋,追击逃亡,杀一万余人;赵固、郭默撤退。汉赵帝国皇太子刘粲,率将军刘雅生等步骑兵混合兵团十万人,驻防小平津(河南省孟津县东黄河渡口),赵固扬言:“这次要活捉刘粲,交换天子(司马邺)。”刘粲上书给刘聪,说:“司马邺如果死亡,人民没有盼望,就不会听从李矩、赵固驱使。用不着攻击,他们会自行离散!”

十二月二十日,在首都平阳斩司马邺(年十八岁)。

刘粲派将军刘雅生攻击洛阳,赵固无法坚守,逃奔阳城山(河南省登封县东北车岭)。

读书笔记

不明白刘粲为什么非要杀死司马邺,当初周武王杀死商纣王,是因为天下大势已定,而且纣王罪大恶极,人人痛恨。而汉赵居于一隅,且司马邺向无恶名,人多怜之。

注:授权发布,转载须统一注明来自长安街读书会公众平台:changanjie-read

本期责编:李舒泓

长安街读书会

相聚长安街,走读长安街。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近千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直机关及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学员、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青联委员、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书友以书相聚,以学养才。 刚刚

长安街读书会

长安街读书会: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自助申请入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