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2月29日午夜,几声枪响刺破津京夜空,45岁的北洋陆军上将徐树铮仆倒在黑暗中。
徐树铮的意外被杀给当时及后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问,这位权倾一时甚至一度掌控中国时局发展的政治强人,因何突然被杀,死于非命?
本周的《凤凰大视野》带您穿过历史迷雾,回到现场。
1925年12月19日这天,徐树铮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最后一个选择,他从上海启程,乘船北上,前往北京,面见段祺瑞。
徐树铮是带着双重使命出发的。一年前,受段祺瑞委派,徐树铮率领一支考察团,赴欧美日本各国做政治考察。
不久之前,他刚刚结束考察,从海外回到上海。他想第一时间赶赴北京,向段祺瑞汇报考察情况,同时也想跟这位老搭档叙叙旧,共谋大业。
徐树铮与段祺瑞相识相知已有整整24年,他21岁遇到段祺瑞,受其知遇,自此追随左右。
徐树铮才智过人,常为段祺瑞出谋划策,得到段的信任,成为其心腹谋士。24年中,政局风云变幻,但二人始终合作无间。
袁世凯执政后,段祺瑞任政府陆军总长,徐树铮追随其后,历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军马司司长、陆军部次长。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徐树铮为秘书长。
他是段祺瑞政府的大总管兼核心智囊,段祺瑞执政时代几乎所有重大决策都是由徐树铮主导策划,某种程度上说,他有点像是段祺瑞背后的影子执政者。
自1924年11月段祺瑞赴京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后,这对政治搭档已经有整整一年没有见面。
徐树铮迫切希望见到段祺瑞,不仅是要汇报一年来的考察成果,也是讨论在复杂的政治局面中皖系东山再起的策略。
然而,就在徐树铮要求北上见面之际,段祺瑞却接连来电劝阻,希望其暂缓北上。原因是冯玉祥。
冯玉祥与徐树铮有一段私人恩怨。
八年前,在徐树铮的后花园中,发生了一桩谋杀案,死者名叫陆建章。
而谋杀陆建章者正是段祺瑞的大总管徐树铮。
早在1902年,冯玉祥在袁世凯武卫右军当兵时,就与陆建章结识。
冯玉祥出生在一个小军官之家。他10岁丧母,12岁从军。从军前读过一年多私塾。从军后,他奋发向上,勤奋肯干。陆建章对这位能吃苦有上进心的大个子青年非常赏识。
陆建章对冯玉祥予以特殊关照,并一路提拔培植。他还把自己的内侄女嫁给了冯玉祥,两家自此结了亲。
1911年,冯玉祥在滦州起义,失败被捕,被清廷押解回京,陆建章得知后多方营救,他才幸免于难。
1913年,陆建章保升冯玉祥担任京卫军左翼第一团团长。陆建章督陕后,冯玉祥升任旅长,兼任陕南镇守使,驻军汉中。可以说,冯玉祥的每一次升迁,都是陆建章直接作用的结果。
陆建章被杀前,冯玉祥因为受陆建章影响,在奉命前往湘西讨伐护国军途中,突然在湖北武穴发表通电,停兵主和。
此举触怒了段祺瑞,他下令免去冯玉祥的旅长之职,并派兵包围了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协。
当时的冯玉祥并无反抗之力,他只能不动声色,忍辱负重。
这一忍就是八年。
1924年,冯玉祥借助于北京政变,控制了京畿。而在1920年直皖大战后,皖系垮台。
段祺瑞退隐天津,徐树铮因树敌太多,被列为十大祸首之最,悬赏十万大洋缉拿。徐树铮藏在一个箱子里,秘密离开北京,自天津东渡日本。
尽管已经失势,但徐树铮与段祺瑞二人均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
1924年11月,冯玉祥和张作霖联合推翻直系政权后,北京出现权力真空,冯张二人威望不足,难以控制全国大局,便想请寓居津门的段祺瑞出山,支撑门面。
徐树铮并不赞同段祺瑞即刻跟冯玉祥合作。但怎奈时年已届六旬的段祺瑞想抓住这最后的政治机会。
11月下旬,他接受冯玉祥与张作霖邀请,赴京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这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不过这一次段祺瑞并没有带老搭档徐树铮北上,而是委派其放洋考察。
徐树铮出洋后依旧在密切观察着时局的变化。一年来,冯玉祥与张作霖为争夺地盘及北京政府的控制权,你争我斗,剑拔弩张,终至酿成巨变。
11月下旬,冯玉祥秘密联合奉系大将郭松龄反奉。短短一月之间,奉系内部天崩地裂。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眼看张作霖跟冯玉祥矛盾完全激化,徐树铮认为,段祺瑞的机会来了。
他在回国前就发表通电,主张各省共同拥护段祺瑞“速正大总统位”。
此时的北京,局势实际上已相当险恶。
冯玉祥策动郭松龄兵变,又眼看着郭松龄溃败,图穷匕见,冯张大战一触即发。京畿是冯玉祥的地盘,徐树铮在这个微妙的关口进京,无疑是自投虎穴。
在他进京之前,不仅段祺瑞接连来电劝阻,身边密友也多次劝阻他“切勿进京”“暂缓进京”。
但徐树铮不以为意,一意孤行。
12月19日,就在郭松龄所部在战场溃败之时,徐树铮从上海乘船北上。23日抵天津,当天乘汽车到达北京即见段祺瑞汇报考察结果,并讨论时局问题。
12月22日,郭松龄兵败,25日被杀。徐树铮闯进了了一张充满杀机的大网中...
进京之后,徐树铮很快感到了风声不妙。他断然决定即刻离京南返。然而,徐树铮想走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他半夜回京的路上,冯玉祥派出的卫队已恭候多时。在离车站不远的地方,卫队士兵叩响了扳机。
徐树铮被杀一个月之后,1926年1月7日,段祺瑞通电下野,离京南返,从此再未登上政治舞台。
冯玉祥也因为各方反对,解职出游,前往苏联考察。
五个月后,北伐革命开始了,北洋时代渐次落下帷幕...
更多精彩内容就在凤凰大视野《死亡密码——民国枭雄的非常时刻》。
来源:凤凰大视野
编辑:y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