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媒:无人机改变了战场游戏规则

乌克兰《基辅邮报》官网3月28日报道: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之初,常规火炮和火箭炮主导了战场,造成了大部分人员伤亡,摧毁了装甲和其他重型武器。

随着战争延宕,常规武器系统消耗导致乌克兰更加依赖使用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 (first-person view drones,FPV,图3,即通过操控人员视觉观察来操控无人机—译者注)来弥补不足。这类无人驾驶飞行器(UAV)在消灭和摧毁方面的成功,使它们成为基辅首选武器,而俄罗斯也在效仿。

现在,无人机的杀伤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它们已经取代了传统常规武器,成为战场的主宰者。

俄罗斯独立新闻网站《Inside Stories》本周二发表的一篇文章,展示了这种说法的现实性。文章说,俄军战场上高达75%的伤亡,以及其重型武器系统的大量破坏,是由乌克兰攻击无人机造成的(It says that as much as 75% of Moscow’s battlefield casualties, along with considerable destruction of its heavy weapons systems, have been caused by Ukrainian attack drones)。

文章引用了俄罗斯国防部今年3月份的《军事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统计数据。相关文章是基于对6000多名受伤军人的采访写成的。文章发现,受到炮火受伤的人大约是20%,而只有4%的人是受到小武器射击受伤的。

更明显的是,这些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莫斯科称之为“不激烈的战斗行动”(“inactive combat actions”)时遭受的,即双方都没有在这一时期直接发动进攻行动。

文章还补充说,”神风无人机”的持续存在和威胁,也影响了疏散伤员的能力和抢救机会——根据作者的说法,眼下进行疏散或救伤行动平均要超过14个小时。

这与去年7月进行的类似研究可以进行比较。那次研究侧重于参与现役战斗的部队,研究称,”90%以上的伤亡是由爆炸物和碎片打击造成的”(意即不是直接由枪炮射击造成的—译者注)。尽管研究并没有把由无人机造成的伤亡与其他武器造成的伤亡区分开来,但研究表明,随着更多准确性和致命性的无人机出现在战场上,由爆炸物或碎片造成的伤亡比例,有所上升。

今年3月3日,《纽约时报》上一篇题为《天空中的千名狙击手》(“ A thousand snipers in the sky”)广泛解释表明,俄军无人机对乌军造成了类似程度的伤亡,尽管这更多的是基于传闻证据,而不是正式公布的统计数据。文章也确实表明,更高效的伤员疏散,至少提高了乌克兰伤员的存活能力。文章援引乌克兰指挥官和官员的话说,在双方死伤的100多万士兵中,因无人机打击而造成的死伤,现在要比所有其他战场武器的总和还要多。

与俄罗斯的、由医务人员编写因此专注于人员伤亡文章不同,《纽约时报》的文章还强调了无人机如何有效地摧毁西方军事装备,并列举了美国提供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例子。文章引述一位乌军高级官员的话说,2023年有美国提供的31辆主战坦克中,已有19辆报废,而这其中又多是无人机攻击所致。

“艾布拉姆斯”坦克属世界重装甲坦克之一,专为常规坦克对坦克交战而设计。这也体现了许多当代重型武器对抵御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FPV)攻击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