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钱玉娟
在喊出“我要为小米汽车而战”,开启人生第三次创业后,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深知,要造出一辆DreamCar(梦想之车),他要更爱车、懂车。
于是雷军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开满100辆车,学习每辆车的优点和长板。
“我已经开了超过150辆车。”超额完成上述目标的雷军,在创业造车走过1003天后,终于在2023年12月28日,揭开了小米第一辆智能汽车——小米SU7的神秘面纱。
这是一辆定位“C级高性能”,给“时代精英”们打造的“生态科技轿车”。早在小米给出第一辆智能汽车的定位前,外界最为关注的便是车的定价。对此,雷军直接在发布会上表示,“不要喊9万9了,不可能的!”
在他看来,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在介绍小米SU7的设计、配置及性能表现时,他也不忘对标特斯拉Model S(产品型号)和保时捷Taycan(产品型号),并说到,“14万9也不用再讲了,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
此前,一位资深米粉心里期待的是,“价格做到15万,(小米)基本上可以屠光国内大部分车企,乱拳打死老师傅。”直到他看到小米汽车的目标定位,加之雷军说“小米SU7确实有点贵”,让他担心会像蔚来新款车整体定价80万元起那样,“价格虚高”。
“电车贵”并非孤例,仍在开着燃油车的俞聪杰觉得,这几乎成了目前整个电车行业的现状,他希望小米汽车来打破这一现实,“价格实在些,20万以内都能接受。”
作为小米的线下渠道伙伴之一,周庆坐在台下听完了发布会全程,当国产电动车产业内出现小米汽车,他期盼着“(小米)让所有人都能买得起好车”。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他猜测,价格不会太高,至少“不会高于特斯拉”。
28日下午,长达三个小时的发布会结束前,小米SU7终于开上舞台,打破了外界对于小米汽车“停留在PPT展示环节”的质疑,但只可远观的状态以及最终未曾公布的售价,还是给外界留下了诸多未解题。
“贵价”背后
“贵有贵的理由。”雷军知道外界对于小米首款量产车的小米SU7的价格预期,毕竟,他在2021年官宣造车时曾表示,小米汽车要做年轻人的第一款智能汽车。
在小米汽车团队组建之初,雷军就开了一场三天三夜的内部会,只讨论一个简单的问题:加入小米,你想造一辆什么样的车?
不久前,雷军在一场聚会上碰到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感慨起了造车的不容易,“比我原来想的至少难十倍”。
为做一辆好车,雷军介绍,小米汽车团队会十倍投入,从底层核心技术做起。像提及小米汽车的“摩德纳”平台架构时,他讲述,曾对内部提出要求:设计目标是从100项“第一”“唯一”“最”出发,尽管“偶尔有一两项会被友商截胡”,但从当前看,小米汽车团队基本上实现了上述目标。
正因此,在正式介绍车之前,雷军将更重要的篇幅留给了五大核心技术: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座舱、智能驾驶。
雷军透露,组成小米汽车平台架构的底层技术模块中,不乏博世、采埃孚等核心供应商。但在他逐一介绍小米汽车团队的技术成果时,不论是超高转速的电机创新,还是体积效率更高的电池研发,抑或国内首个合金压铸车厂的建造,“自研”两个字高频出现。
一项项技术从理想照进现实,背后是小米汽车的持续投入。据雷军介绍,为了达成上述智能驾驶的目标,小米坚持对技术长期投入、全栈自研,“第一期投资33亿,目前已经追加到47亿。”
记者了解到,作为小米汽车的第一辆车,小米SU7整体投入了3400名工程师,研发费用高超100亿元。
高起点开“卷”
在小米汽车技术沟通会召开前的预热阶段,一位传统车厂高管曾对记者表示,小米汽车的定位很关键。
从官方释放出的小米SU7的信息看,以对标特斯拉为主,但上述车厂高管认为,小米汽车要打向市场,其真正要PK(对垒)的标的,其实是国产的新造车系。
重点关注产业投资的迭代资本合伙人周响东虽然觉得,小米与“蔚小理”三兄弟相较,造车“来晚了”,但他也指出了前者的优势点。
首先是资金充足,对此,雷军也在发布会上直接表达“不差钱”;另外则是,小米通过与传统车厂合作,实现着智能技术与制造能力的优势互补,加速其造车进程。
小米首款汽车SU7目前由北汽代工,但这辆智能汽车所搭载的智能驾驶技术,在雷军看来“是小米作为一个科技公司的长项”。他说,小米汽车“起步晚”,但因智能驾驶技术迭代快,好处是“我们起点高,在整个智能驾驶领域里使用的底层技术全是最新一代”。
这也是雷军“卷”进造车圈后的自信所在。小米在智能驾驶方面投入了超1000人的团队,实现了超分辨率占用网络、道路大模型等技术的研发创新。在提出2024年跻身第一阵营的目标同时,雷军还希望,小米汽车的智驾服务可以在2024年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为让座舱体验更智能,小米澎湃OS也将搭载于小米汽车上,以为用户提供更多车机跨端互联的体验。雷军还提及,小米SU7具备开放的硬件生态,除了可外接IoT硬件产品外,还可支持苹果家族的设备连接,像iPhone(苹果)手机用户使用的Carplay(汽车娱乐),以及iPad直接“上车”。
需要提及的是,以科技生态理念涌入汽车产业的,不只是小米,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小米的老对手华为,官宣不亲自造车,却通过牵手赛力斯、奇瑞等车厂,赋能合作造出问界、智界等多款智能汽车,从而强势闯进了智能汽车圈。
“若与华为相比,小米的优势不明显了。”周响东看到,就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进行时,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业务集团) 首席执行官、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朋友圈发出,几日前发布的问界M9“累计大定突破2万台!6万台盲订的订单,在持续转大定的过程中!”
反观“晚来者”小米汽车,首款产品小米SU7的定价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来几个月时间里仍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测试,2024年才会正式面市。
与产品定价成谜不同,小米汽车对外亮出了小米SU7的外观、内饰及软、硬件诸多核心参数,展现三年累积实力的同时,对外也释放出一个信号:小米也强势地“卷”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自12月25日以来,雷军几乎每天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微博发文,对小米SU7进行着预热营销,甚至在28日技术发布会举行前夜,直接包下了一些城市户外大屏,向友商“致敬”,从而在市场上搅动起了不小的关注度。
不得不说,小米在品牌营销与流量经营方式上见长,只是,回看当年米粉拥趸小米手机,更关键的原因在于,他们对1999元的产品定价“发烧”。
记者注意到,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后,网友们多在讨论,“小米SU7卖多少钱,你才会和雷布斯交个朋友?”显然,价格,依然成为当下市场消费的敏感点。曾经,小米通过打赢一场“价格战”,成功闯进了手机圈,改写着行业格局,而今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圈,它又将如何破局,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