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康德的伦理学“很烂”,这样的破圈很low

“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哲学学者韩东屏的一篇文章引发社会舆论广泛讨论。在一份最新声明中,韩东屏表示“很烂”并非脏话,自己静候有人写说理性文章反驳。

韩教授文章的原题目是《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这篇文章并不是刊发在网络或者大众媒体,而是某大学的学报。也就是说,文章的言说对象,本来是学院派,而不是普通吃瓜群众。

如果是面向大众,使用通俗的表达哪怕有些哗众取宠,多少也能理解。可是作为一篇面向专业人士的专业论文,不使用严肃的哲学表达,正如穿着花裤衩参加应该礼服出席的正式晚会,你再怎么用自己心态放松来辩护,在别人看来也是不恰当、不体面的表现,是对其他同行的不尊重。

该期刊编辑所谓的,“学术规范并没有要求论文不能起通俗易懂的标题”,在逻辑上可能没错,没有什么明文规定说学术期刊标题不能这么起,可是学术共同体有着基本的游戏规则和表达惯例。颠覆规则和惯例,如果真是什么破旧迎新的创举,也未尝不可。可是标题用上“很烂”这种大俗话,除了引起些无意义的口水,对于哲学探究有什么增益吗?

这种口水之争,无论对韩教授还是该学术期刊,恐怕都是一种自我矮化。让人怀疑是娱乐期刊自我炒作的一套,用在了严肃杂志上。一个学术交流平台,降格到这个地步,实在令人遗憾。

韩教授在回应争议时,还很傲娇地说:“所有不服这个‘很烂’总评的人,请写说理性文章反驳,我静候。非说理性的攻击,一概不值得浪费时间反应。”看起来,他是区分了理性讨论和情绪攻击的场域,可是不得不说,率先破圈的正是他自己。他不用这个“很烂”,对他观点有兴趣的同行,自然会理性写文章交流;他用上“很烂”,情绪会触发情绪,真正理性的人,恐怕都会懒得和他讨论了。

回到韩教授文章讨论的人物,康德在哲学世界的地位,哪怕就是吃瓜群众也有耳闻。在有些人心目中,康德就是哲学的代言人;与此同时,把康德贬到一钱不值的,韩教授也不是第一人。对这样一个有争议而无法忽视的人,如果真要讨论,那就更需要去除情绪,理性回到哲学的世界,用上哲学的语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周濂在他的畅销书《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里,花了8堂课介绍康德。其中有一段话耐人寻味,周教授说自己经常收到一些哲学爱好者的鸿篇巨著,热衷于另起炉灶,好像此前两千多年的哲学史根本不存在。虽然不乏奇思妙想,但归根结底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想要避免天马行空、神游九霄的民哲风格,就必须把哲学思考放置在具体的历史脉络和学术传统之中。”

因此,谈论康德甚至是贬低康德,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前提是相关讨论在“具体的历史脉络和学术传统之中”。“很烂”这个词,显然不在这个范畴内。这样的破圈,对学术研究来说到底是利是弊?这恐怕是所有学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