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商记者 丁波
随着疫情的发展,眼下除了口罩,消毒液也早就成了稀缺物品,在市场上引发抢购潮。
北京的王女士向记者表示,前几天出门去超市就已经买不到消毒液了。
而在安徽的一家超市,消毒液的供应眼看着跟不上了,采购部和物流部的工作人员连夜奔波700公里,在库存销售一空之前,从江苏的源头生产厂家运回了消毒液,完成了补货。
因为短缺,一些不良商贩还试图抓住可趁之机——1月31日,银川市场监管局就在当地查获了800多公斤的“三无”消毒液。
虽然自1月21日联防联控机制成立后,工信部已经在动员消杀企业复工复产,但目前市场上消毒液等产品仍然紧俏。
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物资之一,消毒液的缺口究竟有多大?什么时候供给能跟上需求?
近日,新零售智库独家采访了立白集团副总裁许晓东,了解一线生产企业的生产与供应困境。
每天可产20000箱消毒液
早在一月下旬,因为疫情的扩散,多个省的84消毒液等消毒杀菌产品都被抢购一空。
立白集团副总裁许晓东也表示,杀菌、抑菌等消毒类产品的销量与洗衣液、洗洁精等产品相比平时销量不算高。但近半个月来,各地经销商关于杀毒除菌类产品的订货需求确实不断。
1月22日,立白集团及其控股的朝云集团还做出了捐赠71万箱、价值2亿人民币的消毒除菌洗涤用品的决定。这意味着,立白集团将要同时满足市场需求和捐赠需求,必须立即复工生产。
许晓东负责立白集团在此次疫情期间物资捐赠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从接到任务当天开始,立白所有相关人员就开始了云办公,70多个工作群的信息昼夜闪烁。
近半个月来,许晓东基本上每天都忙到深夜,而一线的工人们,更是24小时不停地战斗。消杀产品原本是1-2班倒,现在节奏已调整为24小时3班倒。
他表示,立白13个生产基地中有消杀产品生产能力的有5个,均已陆续复工,目前每天的产能在20000箱左右。在接下来的7到10天,产能或将再翻一番,达到40000箱。
“司机送一趟回来就得隔离了”
根据工信部披露的信息,目前在中国一共有消杀企业433家,其中84消毒液企业95家。目前消杀企业的平均开工率仅60%,日产量1579吨,另有库存1908吨。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王伟表示,总体上84消毒液、手消液和75%医用酒精,从目前的供给能力来讲是完全可以满足需求的。
他提醒民众不必囤货,“在座的应该有记忆,当年(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后中国曾出现抢购食盐事件,那次有些人抢购的盐,到目前为止还没用完。”
目前,消杀产品的供不应求问题主要集中于复工率低、生产材料紧缺和运输困难三个方面。
许晓东也证实了这一点。
他表示,立白集团在生产和供应链环节都遇到了不小的挑战——虽然大多数生产基地已经得到了复工许可,但却面临着上游企业停产、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我们的包装材料库存其实是不够的。”
最终,在与上游企业所在地反复沟通后,政府部门一路绿灯放行,生产才得以继续。
在运输时,因为各省市县实施不同程度的交通管制,生产出来的产品从基地运输到疫区,需要经过层层关卡,过程比较繁复。
而每向疫区运输一次物资,就意味着一名货车司机回程后就得自我隔离,14天内无法再投入工作。
1月28日,安徽马鞍山一名司机接到通知,要运送一批立白集团的消毒液、除菌剂、洗涤等防疫物资到武汉。三天后物资顺利送达,司机返回马鞍山。
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司机在回到马鞍山后,便去了当地的集中隔离点接受隔离观察。
据悉,立白集团这次捐赠的2亿元物资需要1千辆车做物资配送,涉及到1千个送货司机。这也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人力上的困扰。
优先提供给疫区和医院
“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去生产消毒产品,现在是满负荷在运转。大家忙到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许晓东表示。
许晓东表示,在疫区和市场需求都很紧迫的前提下,只能先满足疫情严重的地区。
1月25日,立白集团就盘点出500万元库存物资,包括威王除菌包、84消毒液、地板除菌清洁剂、消毒液、润之素抑菌洗手液等消毒除菌产品,运达广东和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交给了当地的定点医院。
当天,武汉要建设雷神山医院的消息传来,集团又紧急组织了一批消毒物资,四天后就送达了雷神山医院所在地。
1月下旬,市场上口罩、消毒液等产品卖断货的消息传来,立白集团在内部发文给1000多名经销商,严禁物资涨价。在立白天猫旗舰店上,春节期间发货仍在继续,订单发货时间最晚不超过2月10日24点。
立白集团控股的朝云集团下发文件
“应该讲短期内,市场上的缺口还是很难满足的。因为平常市场(对消杀产品)的需求不是很高,产量相对来说就不是很高,现在满负荷的情况下,只能先提供给疫区的医院。”
许晓东介绍,立白集团对于捐赠物资的分配主要遵循两个原则——首先是保证供应疫情严重的地区,比如送达湖北省的消毒液物资肯定要比其他省份多一些。其次是在每个地区,根据定点医院的数量以及收治病人的数量来进行分配。
“先送给全国363座城市的2199家定点收治医院,这是非常明确的,同时优先保障湖北省医院的供应。”
编辑 杜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