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暗黑往事,你知道多少?

一种恐慌,病毒大暴发的恐慌,在1918年的地球游荡。英国首相、美国总统、巴西总统都被它击倒。为了战胜它,人们不得不大量服用某种神药——阿司匹林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今天,全球阿司匹林年消耗量达到了5万吨,人类一年就要干掉1500亿片。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种平平无奇的药,在走入千家万户之前,曾经历过一番跌宕起伏的故事。

1

阿司匹林前前传

古代欧洲人最大的敌人之一,就是疟疾。什么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大帝,都被这种疾病无情的蹂躏过。人们一直以为,只有美洲的金鸡纳树皮能治疗疟疾,所以不惜重金进口。

1763年,英国牧师爱德华·斯通兴致勃勃地给英国皇家学会写了一份报告,提出柳树皮有止疼、退烧的效果,也许可以代替需要进口的金鸡纳树皮,来治疗疟疾。

爱德华·斯通当然不知道,柳树皮这玩意含有乙酰水杨酸,也就是阿司匹林。可当时没多少人关注这个事。柳树心里苦啊,你们但凡长点心,我早把金鸡纳从王者之位上踹下去了。

直到18世纪,法国出了一个战争大佬拿破仑。这哥们天天在欧洲玩现实版的帝国时代,把环地中海的国家按在地上不停摩擦。

就这样,战火使得欧洲和美洲那嘎达的贸易渐渐断了。金鸡纳树的进口越来越难,但疟疾还是时不时教做人。现实逼得欧洲人不得不主动找一个金鸡纳的替代品。

2

阿司匹林前传

英国当时有个叫约翰·亨利·珀金的年轻人,在导师的安排下接到了这个课题。然而,他没把药研究出来,却误打误撞地在煤焦油中提取出了新式染料

这可是一项了不得的发明。当时欧洲正赶上工业革命,纺织业生产的那些布匹,急需大量便宜、悦目的新染料进行加工。后来这项发明还出现在了1862年的伦敦国际展览会上。

从煤焦油里提取染料,这绝对是个风口啊。德国大大小小的资本家们立刻涌进了这个赛道,其中就有在今天大名鼎鼎的拜耳公司。

不过拜耳当时只是个小公司,一没本钱,二没本事,在染料这个行当上走得并不顺。19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啊!拜耳开始招募一些高学历的打工人,其中就包括卡尔·杜伊斯贝格,此人改良了好几种染料制备方法,让拜耳公司盈利颇丰。

才华横溢的卡老板顺利升职加薪,带领团队又一猛子扎进了制药业务的新板块,并顺利制造出非那西丁和镇静剂,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拜耳这才明白,本公司的职业天赋不是染料,而是搞药。

3

阿司匹林歪传

1890年,公司将制药部划分为药理处和药研处,分别由德雷泽和阿图尔各管一摊事,希望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但是,这两个部门的领导,行为处事天差地别,德雷泽雷厉风行,喜欢挑刺,做事不讲情面,阿图尔则提倡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任由属下自行发挥。这对活宝凑在一块,工作难免有摩擦。

某一天,阿图尔手下的员工霍夫曼提纯出去掉副作用的乙酰水杨酸。阿图尔一看就感觉这玩意会成为摇钱树,他想让德雷泽赶快对乙酰水杨酸进行审查,开始临床试验。

但德雷泽根本就不care。那会他看文献,看到有人曾想通过提纯吗啡来减少毒素,做出一款不会成瘾的新药。

既然霍夫曼能把乙酰水杨酸提纯,也就能把吗啡提纯吧?德雷泽直接插手霍夫曼的工作,要求他去提纯吗啡。果然,霍夫曼在制造了乙酰水杨酸的两周后,又搞出了海洛因

德雷泽发现,吃了海洛因,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连抑郁症病人的世界都阳光灿烂了。那个乙酰水杨酸算是什么鬼?能比得了海洛因吗?

但阿图尔的直属下属被其他领导拿来用,就很不爽啊。于是他又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还给已经做了大领导的卡尔·杜伊斯贝格看了报告。经过严格的评估,德雷泽也不得不承认乙酰水杨酸的价值。

德雷泽将这种药物取名为了阿司匹林,批准正式投产。

4

冲出德国,走向世界

这款药物一经推出,横扫全球,大为畅销。

为了控制好来自全世界的巨大商机,拜耳公司决定申请阿司匹林的专利。然而那会,德国奇葩的专利政策是只承认新过程,不承认新产品。他们认为阿司匹林虽然是新药,但制造过程却一点都不新,不够申请专利的资格。

拜耳脑子一转,既然国内申请不到,我们就去国外的大市场,英国和美国申请吧。他们的确都申请到了,但最后却全翻车了。

首先是在英国,拜耳遭遇了同行海登化工的侵权。他们哪吃得了这个亏?马上对海登化工进行起诉。结果,法官却认为,拜耳只是对阿司匹林进行提纯,根本不算有效专利,对他们的专利进行了吊销。

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看来,那时的德国人可能还不知道中国那句古话……

然后是在美国,拜耳收割完红利,开了美国分公司之后,很快就被假药贩子盯上,复制了大量的假冒阿司匹林。而且,美国本国的竞争对手,也在盯着拜耳专利权到期的那一天。

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1914年,一战爆发,德国和美国的贸易被英国中断。拜耳和两家美国子公司的联系也越来越困难。卡尔不得不放松对美国子公司的管理。

这个时候,美国库存的苯酚也告罄了。苯酚是制造水杨酸的重要材料,缺少这种材料,拜耳就没办法制药,万般无奈之下,拜耳分公司只能把希望放在公司的高级顾问——施魏策尔的身上。

施魏策尔还真想出了一个办法。

当时美国苯酚的短缺,不仅影响了拜耳,也影响了爱迪生。因为爱迪生制造的唱片,也以苯酚为原料。不过爱迪生到底还是豪横,他直接自己用苯合成苯酚,不仅满足自我需求,多出来还能通过“美国油品供应公司”卖掉。

施魏策尔靠着德国大使馆拨出的资金,以一个化学物资共济会为皮包公司,拿下了爱迪生生产的多余的苯酚,以供拜耳分公司生产阿司匹林。

然而这个行为被美国的一个特工披露出来了,他们还宣传施魏策尔是在窃取美国重要的化学物资,这条丑闻大大损害了拜耳公司的名声。一战之后,拜耳作为战败国企业不得不把美国的分公司拍卖出售。

5

杀人灵药阿司匹林

一战失利后,德国的经济陷入大崩溃状态,化工企业开始抱团取暖,成立了新的联合体——法本公司。

法本公司不但没能带领德国工业重塑辉煌,还在希特勒的忽悠下,为纳粹选举援助了40万马克,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纳粹竞选那啥了。

上了贼船,再下来哪还有那么容易。二战时期,法本公司通过美国的施德龄公司向南美大量销售阿司匹林,赚来的钱却用来帮助第三帝国生产橡胶、合成石油、火药。用来救命的阿司匹林又不得已和杀人联系在一起。

二战后,人们进入了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医学的进步,帮助人们破解了阿司匹林的奥秘,其减缓疼痛的原理,在于阻止产生疼痛感的前列腺素。

有生物学家认为,复杂的农作技术,让植物变得更加“健康”,也不会再生成水杨酸。食物中缺少水杨酸,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有不利影响。世间万物的联系,真是出人意料,又循环不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