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能源汽车的那些事儿,你知道多少?

春寒料峭的2月过去了,新的一批新能源汽车指标的发放给刚从春节的气氛中回到工作岗位的人们带来了新的话题。新能源汽车政策有哪些变化?新能源汽车选购有哪些窍门?在这里,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小经验。

null

我的爱人工作在廊坊,每天开车上班是唯一选择。由于外地车牌限行政策,他每天早晨像打仗一样6点半急急忙忙出门,要赶在7点前出五环,晚上八点后才能进京。那段时间真是疲惫不堪。形势逼迫之下,看着路上的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多,我们决定切成新能源指标,18年2月底如愿拿到指标。从拿到指标起,爱人就开始研究市场上的各种新能源汽车,并且还认真做起了总结。

2018年是新能源汽车的真正的元年,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国内电池技术在国家的大力财政补贴下,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8年发布的新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都提高到120wh/kg以上了,当然这也离不开补贴政策所趋。新能源汽车从以前的混补贴到了现在的拼实力,各大车企都开始认真做电车,尽管现在仍旧有很多不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声音,但实话说只有用过的才知道到底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燃油车。从2018年2月份到6月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实行“过渡”制度,过渡期之后,各大车企在市场竞争之下,好的品牌慢慢脱颖而出,也我们选购提供了方便。

在选购之前看车展是必要的一步。我们在前几年的车展也关注过新能源汽车,但是对车的各个指标并不是太满意,今年第一感觉就是新能源电车展览真是多了不少,在颜值、续航等多方面也有所提升。现在我结合个人情况,把感觉性价比不错的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一.威马EX5:

      为什么把它当第一来说?这是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在发布会上就动心的汽车,并且看完发布会就安装了威马的APP并且交付额3000元定金。直到现在我爱人都后悔没坚持等它批量交付,看见路上跑的威马汽车,总是要多看几眼。我们定的是威马EX5 400版本,主要看好当时宣传的续航和配置,尤其那中控大屏。我爱人是做显示屏行业的,由于职业爱好,看到各种大屏都是欲罢不能!

作为新势力造车,目前看来这是最靠谱的一个了,年内上市并交付,讲一下这车的优缺点供大家参考:

优点:外观内饰时尚拉风;配备的宁德时代电池包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40Wh/kg;一台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218马力,额定功率160千瓦,峰值扭矩则是达到了315牛米,账面上的数据接近传统2.0T汽油发动机的水平了;个人乘坐空间较大。

缺点:新势力造车,没经过市场考验,采用客制化定制(C2M)。所谓定制交付,就是线上根据个人喜好定制下单,然后威马工厂发货到当地的合作商再交付。实体店面比较少,试驾等体验感觉不好。我们放弃的主要原因还是威马企业的宣传和危机公关处理给人很不专业的感觉。如各种配置参数一直扑朔迷离,测试车起火危机公关处理不到位。这些让我们对威马有些失望,不想再冒险。但后期看到北京大批量的交付车后,觉得还有物有所值。虽然车也有各种其他的问题,但同价位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车型。

二.比亚迪元EX360:

当时除了威马外最喜欢的就是比亚迪元了。比亚迪是国内电动车的开创者,旗下多款电动车。元ev360除了订车交付难外几乎找不到其他缺点了,10万内的价位区间绝对是力推。前期8月份前一直等试驾车,试驾过后一直没车,且不确定何时会有车。考虑到指标的有效期,果断放弃了。

     比亚迪元EV360主要参数:搭载了自主研发的三元锂电池,电池组总容量达到43.2千瓦时,能量密度达到126.91Wh/kg,并采用一台最大功率为130千瓦,最大扭矩310牛·米的自主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动力。新车综合续航里程为305公里,60km/h匀速续航里程为360公里,0-100km/h加速为8.9秒。

    三.北汽EX360:

    这款车也是我们试驾的第一辆新能源车,北汽这款车交付和上市都很早,也是2018年最先上市并且可以大批量交付的,貌似6月份前就试驾过,但是这车试驾体验让人感觉不太好,有几点如下:

1, 刹车偏软,特别明显,让人感觉前期刹不住,遇到突发情况让人感觉控制不住车,很吓人。

2, 北汽的做工,无力吐槽,内饰也是各种槽点,建议大家多看看论坛。

3, 乘坐空间,那叫一个难受,特别像坐在一个高板凳上,副驾驶位也是那种感觉。

4, 论坛上各种说北汽后期毛病多,续航虚标等等。

  如果非要和元360比的话,舒适度配置上不如元。电池北汽ex360 48度,元是43度,NEDC标称续航很接近,都是300多一点,但是顶配看元的配置和动力要比北汽强不少,加上比亚迪的三电系统来说更推荐比亚迪元吧!网上关于这两款车的对比也是很多,可以多参考。

三. 瑞虎3xe400

   还有一款瑞虎3xe400车型,我们当初也试驾过,感觉还不错:电池最大容量49kWh,可以支持NEDC工况下351km的续航里程,60km/h等速下最高445km;动力方面,瑞虎3xe配备了最高功率90kW(122Ps)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扭矩276N·m,供应商来自日本安川电机与奇瑞的合资公司奇瑞安川电机;它在0-50km/h加速时间仅需4s,最高速度151km/h。

但是另一方面,该车型还有480款下半年上市,这让本来就不太着急入手的人保持观望的态度;另外我要吐槽一下那车的充电口设计,打开充电口两根绳子拉着,这种粗心的态度让人没有买这车的欲望。

这三款都放弃后,我们开始认真分析买新能源汽车之初衷。我们要买的车作为家庭第二辆代步车,仅仅用于一个人上班代步,却占用一个新能源指标,对续航的要求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它只要足够来回天津就行。另外新能源汽车这几年续航电量一年一个提高,可以先买个开着,以后电池成熟些再换。综合分析后我们转向更便宜的微型车:奔奔300、奇瑞小蚂蚁300和江淮iev6e运动版。

分别试驾后,首先说说奇瑞小蚂蚁:

1、车子太轻,全车身塑料覆盖,让人没有安全感,当然轻了续航可能是个优势。

2、空间没法过多要求,毕竟双开门微型车。

3、电池32KW还算可以,市内算是够用。电机功率30kW太小,代步勉强,上高速就尴尬了。

4、开起来车身有明显的跳跃性,感觉一直是在抖动,可能是车身太轻,轴距太短导致,也只这点最终决定放弃小蚂蚁。

最后说说奔奔和江淮iev6运动。

null

其实最直观的区别可能就是这个价格了,奔奔吃亏在上市早可是定价过高,iev6上市在5月份后定价很明确。

网上关于这款车的对比文章很多,具体的参数不一一对比了,个人觉得比较明确的有以下几方面:

1、江淮这款车(只推荐运动版)电池容量41KW,采用的是和特斯拉一样的力神国内首发量产的21700电池组,电池包配有液冷,奔奔ev电池31KW(当时看的是260,360后来上市后是38KW)是风冷技术,没有电池加热,电池技术的领先和容量应该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2、江淮iev6额运动的内饰个人感觉比奔奔时尚一些,另外江淮的档把比较接近油车的自动挡,个人一直不喜欢旋钮档位,总感觉切换档麻烦。

3、奔奔电机最大功率55KW 最高速度125KM/h,iev6e最大功率50KW 最高速度105KW/H(个人后期实测是109KM/H)。

就目前微型车新能源车买电池送车状态,我选择了江淮IEV6e运动版高配,9月份店内优惠5000元,裸车64500,保险店内上主险3700元,加上必须店内协助上牌费1000元(送脚垫 贴膜 行车记录仪)。

后期用车到现在也有1万公里,整体这款车最优秀的就是电池了,冬季开暖风续航打7折吧,也勉强接受。底盘很整没什么异响,但是减震真的很差,过减速带甚至能跳起来,动力各方面表现都很均衡。

但也就刚用4个多月,至于电池衰减稳定性等等各方面有待后期验证。

以上都是个人的一些见解,文章满篇也没有太多深入的技术探讨。当然就目前的电池技术来说,个人推荐性价比高的微型市内代步车。如果读者有更高的配置需求,当然特斯拉和蔚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文章作者:曹叶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