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观察丨跨湖桥文化命名二十年,天下从此识湘湖

受访者供图

“围垦精神”话题热度还在,另一边,赓续“跨湖桥文化”又被提上日程。

10月28日,跨湖桥文化命名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幕。现场,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专家学者齐聚,在湘湖共同探寻中华文明的根脉。

“跨湖桥文化”是中华文明8000年的见证:20年前,在杭州湘湖,一艘独木舟的出土,将中华文明向前推演至8000年以前。此后20年,湘湖沿流讨源,赓续历史文脉,开启了一场还湖于民的历史实践。

在传承与保护中,“中华第一舟”一路何以驶来?又将驶向何方?

受访者供图

遇见8000年

在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1990年5月30日,萧山电大的学生郑苗将自己在湘湖捡到的文物报告给当时的萧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之后,在湘湖砖瓦厂附近,黑陶片、兽骨、鹿角、木器残件等文物被发现。当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对跨湖桥遗址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

这是“跨湖桥文化”重新被世人所熟知的缘起。

当年考古队的一员、现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方向明,现场展示了一组1990年的“发掘日记”,上面记录着1990年11月14日和27日两天,分别对遗址的地理状态和出土文物有了新的数据与认识。也是这一年,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做的碳14测定表明,一些跨湖桥出土木器距今已有8000年。

但1990年,考古队并未挖掘出“古船”。

为什么心心念念“古船”?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是跨湖桥遗址第二、第三次考古发掘领队。“以前当地村民曾在这里发现过‘木船’,寻找古船的踪迹是此次考古的重要发掘目标。”蒋乐平回忆,在2001年和200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进行了第二、第三次的挖掘,其中第三次的挖掘原本只是做一下清理和收尾工作,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独木舟就在这次发掘中出现了。

出土时,船体呈西南—东北向摆放,一端已经处于残损状态。独木舟内外表面光滑平整,侧舷上端已经被磨成圆角,可以看出,这或许是一条使用过的旧船。独木舟中部,还有一个破损的洞孔,上面覆盖了同样大小的圆木块,后经研究证实,是由先民修补而成的。

这一发现将人类文明向前推演至8000年前。

“中华第一舟”及相关遗迹的发现,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独木舟的国家之一,为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水上交通工具史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我国舟楫文化和世界造船史上均占据了重要地位。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还列举了“跨湖桥文化之最”: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世界最早的漆弓、中国最早的耜耕农业、中国最早的数卦符号、江南地区最早的系状编织物……

蒋乐平介绍,2004年12月17日,下孙遗址的发现为跨湖桥文化命名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跨湖桥文化”被正式命名:一种存在于距今8000到7000年,以湘湖及其周围地区为重要分布区,面向海洋、最后为海洋所颠覆的考古学文化。

20年来,“跨湖桥文化”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生生不息。如今,其分布范围也已远远超出了命名之初所定的湘湖周围地区,扩展至杭州、金华、衢州、绍兴、台州、宁波等地区,涵盖河流上游盆地和河口沿海平原等地理区域。迄今已新发现包括浦江上山、嵊州小黄山、义乌桥头等在内的共计15处遗址,在区域特征、文化分期等方面进一步丰富了“跨湖桥文化”的内涵。

受访者供图

还湖于民的实践

20年前,当“中华第一舟”从数千年的沉睡中醒来,“跨湖桥文化”也初初有了点模样。但是,摆在当时工业化进程势如破竹的萧山面前的,依旧是一道选择题——

是让高歌猛进的车轮无情碾过历史,还是还湖于民,为子孙后代留下万世不朽的人文景观湖?

萧山选择了后者。

2003年,萧山启动了“圆梦湘湖、还湖于民”的重大决策。曾经的湘湖砖瓦厂,红砖黑瓦、大烟囱,是一代萧山人心中永远的记忆。“湘湖沿途有12家砖瓦厂,年烧制砖瓦2亿块,瓦片2000万张,主要供应杭嘉湖地区。”湘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孙革命,是土生土长的湘湖人。他回忆道,当时湘湖人民积极响应保护与开发湘湖的号召,敢闯新路、甘当先锋,舍小家为大家,成为了萧山区第一个整村拆迁、异地安置的村。

历经20余年的持续建设,2006年一期恢复湖面1.2平方公里,2011年二期恢复湖面2平方公里,2016年三期恢复湖面2.9平方公里……如今的湘湖,已经从早年污水横流的砖瓦厂,恢复了6.1平方公里的葫芦状水面,建成核心景区总计18平方公里,并在2015年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对于萧山这样一个工业大区、经济大区而言,还湖于民,殊为不易。因为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地区往往要在迈入经济发达行列之后,才会唤醒赓续历史文脉的自觉。萧山却投入数百亿元资金,重塑湘湖生态环境和文化形象,对湘湖的重视程度以及还湖于民的自觉,可见一斑。

但是,不要说上世纪末的萧山,即使是现在,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依旧存在。

萧山很好地使两者融合发展。与“跨湖桥文化”20年相伴随的,是湘湖世界级科创湖区与世界级旅游景区空前发展:以湘湖为核心的“中国视谷”承载着杭州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的攀峰之路;与此同时,湘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护和传承文化,推动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

还湖于民的实践,让一个更为自信、包容与开放的湘湖,向国际化大都市文旅中心地标款款走去。

受访者供图

“产城人文湖”深度融合的世界级IP

今天的湘湖,见湖是湖,游客在“两岸青山,一湖秀水”间流连忘返;但见湖也不是湖,“中国视谷”“萧滨特别合作园”、国际组织总部、国际一流企业、院士岛等一批重大产业坐标、文化坐标落地于此。

湘湖的目标,是迈向世界级湖区。

这标志着经过20年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湘湖,进入了新的历史定位和发展方向。这其中,有两个时间节点不得不提。

2023年6月28日,杭州唱响新时代“西湘记”。隔钱塘江相望的西湖与湘湖跨江认亲,缔结“姊妹湖”。此后,湘湖·雅韵、湘湖越界一系列搭载着“年轻系”思维与表达的旅游产品跃然湖面,为湘湖增添了越来越多“出圈”又“出片”的文旅场景。

就在不久前,9月24日,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改革动员大会召开,打响了萧山“三大改革”之一的开发区(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当头炮”。对湘湖而言,最关键的,是高举“中国视谷”这面旗帜,全面突出产业发展优先。

比如,在机构设置上围绕产业需求,新设科创人才局、文旅发展局,调整投资促进局职责,不断提升湘湖作为产业平台在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企业人才上的能力水平。

再比如,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范围将从53.5平方公里“扩容”到58.86平方公里,新增三江创智新城。同时,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将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土地开发与利用,而属地闻堰、戴村、义桥、城厢、蜀山五镇街则承担各自辖区内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责。

根据计划,到2026年,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要实现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形成视觉智能产业“研发孵化—小试中试—成果转化—生产制造—总部经济”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在全省旅游度假区考核中名列前茅,加快打造“产城人文湖”深度融合的样板区。

湘湖显然要超越传统意义上景区、度假区以自然风貌、休闲旅游为主体的概念,集生态风貌、历史文化、休闲旅游、科技创新为一体,成为媲美西湖、代表杭州的又一张世界级金名片,更是推动萧山从县域向都市全面转型的关键一步。

天下从此识湘湖,早已不止人文这一个维度。

来源:潮新闻 郑宸 张留 共享联盟·萧山 蔡卡特 毛越 张文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