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笔趣阁,不能光靠口诛笔伐
和笔趣阁最接近的模式,才是解药
盗版网文可以赚多少?
或许多到让大佬们也吃惊的地步。
这个背后有一个笔趣阁宇宙,困扰着1500万网文作家。
怎么破,答案非常奇葩。
近5年(2017~2021年),网文行业盗版损失累计高达311.4亿元。
5月26日,中国版权协会、20家网络作协、12家网文平台与唐家三少、蝴蝶蓝、猫腻等522名网文作家联手共同发起反盗版倡议。
这也是网络文学行业诞生以来最大规模集体倡议。
但类似这样的反盗版倡议,在网文诞生20多年以来,一直都有,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根源何在?
平台不作为?还是盗版者太狡猾?
在回答这一问题前,更应该关注一下网文的热闹程度。
根据中国版权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与发展报告》(下称:《报告》),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源头。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5.02亿,占网民整体的48.6%,同比增长9.1%;产业规模达358亿元,同比增长24.1%。
而据2021年中研网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彼时横店影视基地的110个剧组中,有23个剧组涉及的题材由网络小说改编,占比超过五分之一。
巨大的收益中,网文改变成影视、动漫、游戏所带来的衍生价值是关键。
那么网文阅读本身能带来多大的收益呢?
上述《报告》显示,2021年盗版损失规模达62亿元,同比上升2.8%,约占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的17.3%;多数网络文学平台每年超过80%的作品会被盗版;高达82.6%的创作者深受盗版侵害。
该报告同时显示,近5年(2017~2021年),网文行业盗版损失累计高达311.4亿元。
同时,这些众多网文盗版平台背后都有一个旧平台的影子——“笔趣阁”。据悉,该平台创始人在实现财务自由后,便将“笔趣阁”相关网站的开源代码以及如何建站向外公布。
于是,网文盗版平台就此泛滥,甚至形成了“笔趣阁宇宙”。
这条利益链,发展了近十年之久,高度成熟、牵连甚广,并有着规模巨大的用户群体。
数据显示,盗版平台整体月度活跃用户量为4371万,占在线综合阅读用户量的14.1%。
对此,《消费日报》记者李豪悦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网文盗版容易,哪怕没有笔趣阁之前,也存在海量盗版,部分付费用户截图或手打即可,传播便捷,且部分盗版网站设置在境外,开设者匿名,难以查处。
盗版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缘起于网络文学的市场影响力正在不断加大。
网络文学IP有海量的读者群体,容易形成联动。且这些读者偏Z世代,正是影视、动漫的主力受众群体,高度重叠之下,此类IP也就更容易形成爆款。
与此同时,中国网文最近几年在东南亚甚至韩国也有不小影响力,官方之间也有了合作。
不得不说,网络文学发展20年来,国内网文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尽管普遍文学水平不高,但脑洞够大、剧情黏人、极度爽文化的模式,加上超低门槛下庞大网文作者为生存和更多收益而进行的创作竞争(日更万字、无限脑洞、垂直细分类型),都让中国网文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穿透力。
这使得盗版对网文IP的破坏力,不再止步于“订阅费”。
不过,此刻却是解决盗版问题的最佳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文盗版问题有了一定的破解可能。用户习惯于在应用商店下载APP,盗版网文App的生存空间变窄。
同时一些正版读书应用如番茄读书、趣读书实现网文免费阅读,都在压缩盗版的生存空间。
不过,网文领域,最需要改善的依然是网文的变现问题,网络文学写手的普遍收入不高,且爽文化之下缺少文学底蕴,对于其后续发展不利。
总而言之,终结笔趣阁,不能光靠口诛笔伐,模式上的改变才是王道,和笔趣阁模式最接近的免费阅读、广告+带货+衍生的新网文平台,或许才是以毒攻毒的解药。
作者 张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