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绘本《天鹅》的主人翁是将西方芭蕾传入中国的第一人、俄罗斯芭蕾舞女皇、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位女性之一,她的名字叫安娜·巴甫洛娃。这本优雅、唯美且满满的正能量的绘本,适合所有心怀梦想且正在努力前行的你。我们一起走进芭蕾女皇安娜·巴甫洛娃的世界,和灵魂来一次逆光的飞翔。
今天分享的绘本《天鹅》的主人翁是将西方芭蕾传入中国的第一人、俄罗斯芭蕾舞女皇、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位女性之一,她的名字叫安娜·巴甫洛娃。这本优雅、唯美且满满的正能量的绘本,适合所有心怀梦想且正在努力前行的你。我们一起走进芭蕾女皇安娜·巴甫洛娃的世界,和灵魂来一次逆光的飞翔。
故事梗概:一天晚上,Anna的妈妈带她去看芭蕾舞表演,一切都改变了。安娜发现了心中连她自己都无法控制的美丽。一个女孩的生命之旅开始了,长大后她将会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芭蕾舞者,她的勇敢、慷慨和卓越的才能激励了在她之后的大量舞蹈家。这本书描绘了安娜·巴甫洛娃的一生,优美的文字配以精美的插图,展示了这位芭蕾舞者的艺术生涯。
长期以来,芭蕾舞被我们当作高雅的艺术敬而远之。与欢乐喜感的广场舞全民皆可参与有那么一点不同,欣赏芭蕾舞需要一定程度的文化、艺术、历史等知识的积淀,否则,你如何能理解剧中的幽灵不是什么莫名其妙的鬼怪,而是德国中世纪传说中一群为爱痴狂、为情而亡的年轻姑娘们,甚至她们还有一个优美的名字,薇丽。
你也许会心想,我只是想要看看漂亮的姑娘们跳跳舞,谈谈情,不想去做什么历史文化的背书功课,那倒也无妨。
其实,欣赏芭蕾舞剧,也许只需要一点点和自己的独处,让自己和灵魂来一次共舞。
1906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玛丽亚剧院,刚刚荣升为芭蕾舞女首席的安娜•巴甫洛娃用一部《吉赛尔》奠定了她芭蕾新星的地位,人们在她轻盈的舞步和空灵的眼神中,看到了一颗渴望自由飞翔的灵魂。而这一年,距离芭蕾第一次触及她的灵魂,已经时隔十八年。
对于出生于贫苦之家的小安娜•巴甫洛娃来说,玛丽娅剧院里上演的芭蕾舞剧《睡美人》是妈妈送给她最好的礼物。她看到一个除了洗衣晾衫之外的世界,它华美,优雅,梦幻、美好,当然,还有眼泪。
瘦弱的身躯,拱起的脚背,她是不适合这个舞台的“小扫帚”。擦干泪水,昂起头来,旋转,不停地旋转,跳跃,更高的跳跃,飞翔,逆光的飞翔,就这样无情地训练,“丑小鸭”终于蜕变成美丽的天鹅。
从1905年到1913年八年的时间里,在玛丽娅剧院的舞台上,安娜•巴甫洛娃是那只独一无二的天鹅。俄国著名的芭蕾舞蹈家、编舞米哈伊尔•福金把自己编导的《天鹅之死》献给了安娜。
用最丰沛激荡的情感和最敏感细腻的肢体去诠释,用向死而生的灵魂去飞翔,这是福金心中的天鹅,也是巴甫洛娃演绎的天鹅。
这是一本特别美的绘本。
画家用石墨素描铅笔勾勒出纤细有力的线条、各种肢体动作,也描绘出画面纹理的图案。 她又用素描铅笔盒墨水涂抹出层次丰富的灰色块面,搭配色铅笔和不透明水彩画出的粉红、淡绿、鹅黄、枣红,色彩的浓淡变化异常细致,宛如安娜的舞蹈一样纤细有力,柔美细腻。
而它的语言宛如诗歌,一个个字在舌尖旋转、旋转,如华尔兹舞步,优雅、轻盈、缠绵不绝。
但最美的,则是安娜•巴普洛娃本人——不仅仅是她的舞姿,更是她美好的灵魂。
安娜出身贫寒,可是她的心却并没有因此被束缚。 她的灵魂高尚而美丽,跨越了阶层、民族和信仰。 她用她的美来抚慰着这个伤痕累累的世界。
她把美和世界分享,在令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同时,也让自己更加美丽。
美学培养对孩子来说是重要的。
当我们满足温饱后,会自然而然去追求美。 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同了。 实用主义渐渐会被取代,而对于“美”的追求则会日渐强烈。
高雅艺术美归美,多半却是需要点功底才能欣赏的。 但是一本充满美的绘本,却是孩子们就能理解的。 无须讲解无须多言,孩子们看到、听到,他们就知道这是美的。
心向往之,而后身至。
孩子们看过美,懂得美,追求美,也会变得更美。 那么这个世界也会随之变得更美好。
附:
安娜·巴普洛娃的生平
安娜.巴甫洛娃 1881年1月31日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贫民家庭。 父亲是农民出身的士兵,在她两岁时就去世了。 母亲给别人洗衣服,生活十分贫苦。
巴甫洛娃8岁生日时,母亲竭尽全力,送给了安娜一份特殊的礼物——她们前往了马林斯基剧院,安娜在这里第一次听到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第一次看到了芭蕾舞。
一颗小小的种子埋下了。
她的生命,因此而改变。
起初,她的母亲并不想让安娜离开自己的身边。 因为当时的舞蹈学校是寄宿制,安娜学习芭蕾舞就必须离开家。 但是最后,她母亲被她说服了。
安娜在八岁的时候就去参加了皇家芭蕾舞学校的考试,但是因为年纪太小,没有被录取。 在其后的两年里,她一直在耐心等待,从未放弃。 终于,在十岁那年,她被获准入学。
也是在这个时候,安娜了解到,虽然她颇具天分,但是她的体型并不适合芭蕾舞。 当时的芭蕾舞要求身体强壮而且技巧颇多。 安娜太过纤弱,并且还有严重的弓形足,没法做好踮脚尖的动作。
然而安娜并未放弃。 到她毕业的时候,她凭借天份和不断的努力,已经把自己的弱点转化为了她的个人特色。 并且她用皮料和缝线调整舞者,以帮助自己脚尖站立——事实上,现在的芭蕾舞鞋就是以此为原型制作的。
安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她的舞蹈优美柔软,尤其是她的代表作——天鹅之死。 和《天鹅湖》中周旋于爱情迷局中的黑白天鹅不同,天鹅之死描绘了一只生命垂危而又渴望生命奇迹的天鹅。
安娜成为了世界闻名的芭蕾舞者,甚至很多人认为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芭蕾舞蹈家。
但这对于安娜来说,是不够的。 她从未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从未忘记黑暗中的弱者。 她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不仅仅为了富人,也为穷人。 她想把艺术带给尽可能多的人。 安娜像一束光,温暖着世界。
1931年冬天,安娜在旅途中不慎得了感冒,进而引发了肺炎。
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快把我的天鹅舞裙准备好。 ”
白天终将步入黑夜,
鸟儿必须收回翅膀。
羽毛最终也会飘落,归于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