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平快的禁塑潮水难灭断舍离的隔岸火

null

题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于2007年12月31日发布,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十年过去了,曾经的政策效力与当今不断产生的塑料垃圾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尽管限塑行为不止,但是当社会离不开塑料制品的需求与难以“断舍离”的诉求矛盾时,即使“短平快”的政策施压也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因为,不论是限塑还是禁塑,终归是一场持久战。

null

图片来源:见水印

近日,海南印发了《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加强塑料废弃物污染防治。

2月21日上午,海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方案》新闻发布会,对该政策进行解读。《方案》明确提出今年12月底前,海南将公布第一批《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试行)》)。2020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

《方案》列举了建立协同推进的禁塑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稳步推进禁塑工作、促进全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建立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回收利用体系、强化市场监督执法闭环管理、大力推行绿色生活方式等7大方面共21项具体工作任务,明确各工作任务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确保按时推进和实施全省禁塑。

 01  禁塑历史

禁塑、限塑已不是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推行,早在2007年12月31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坊间也称“限塑令”)中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而今,“限塑令”过去已10年有余,超市、餐饮行业、集贸市场等场所使用塑料袋现象却仍然普遍存在。随着电商、外卖、快递等新业态的发展,塑料包装和餐盒的消耗量也在快速上升,限塑不止的背后是社会发展太快还是便利性要求使然?

 02  国际行动

关乎塑料污染的问题,国际上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一些组织与企业也开始了限塑或禁塑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2018年10月24日,欧盟议会通过投票,批准从2021年起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以遏制日益严重的塑料废弃物对海洋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根据欧盟议会新批准的该项提案,从2021年起,欧盟将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餐具、棉签、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些用品将由纸、秸秆或可重复使用的硬塑料替代。

欧盟通过的禁塑指令,标志着欧盟从整体上继续加大了“限塑”方面的步伐。这与中国2017年7月出台的“禁废令”有异曲同工之妙,宗旨都指向塑料产品的回收与替代利用。不管是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或是开发可替代品,初衷都是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伴随着全球限塑令的浪潮,美国一些城市和地区也下决心从源头上采取措施,减少塑料产品的使用。加利福尼亚州自2017年全面禁止了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多个美国主要城市如华盛顿特区、西雅图、波士顿也先后在市政范围内禁止一次性塑料袋,纽约日前也出现了相应的呼声。

2018年7月,星巴克宣布2020年之前全球所有分店禁用标志性的绿色塑料吸管。西雅图和加利福尼亚州又一次在这一环保举措上引领潮流,在各自行政范围内颁布了全餐饮行业的塑料吸管禁令。

此外,耐克、阿斯达斯等企业也纷纷推出未来产品中将使用再生塑料。

在全球日益严峻的塑料垃圾污染及治理上,越来越多的组织及国家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形成了共识,这是很好的导向。

 03  中国经验

2018年,国家发改委网站开设“我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献策”专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在1月5日至1月31日期间,围绕不同领域塑料制品的管理要求,提出意见建议。这是继2008年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来,国家层面就防治“白色污染”采取的进一步举措。

经过近10年的执行,“限塑令”已取得不容小觑的成绩,但是,新业态要求“限塑令”要与时俱进,需不断进行调整。如果继续按照原有措施进行管理,难免会出现“一刀切”的情况。

调整“限塑令”并不是简单地扩大其适用范围,而是在吸取实施10年间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之上,丰富治理手段、提升治理能力,以期最终实现“限塑”的初衷。

近日,广西南宁一市场的管理方要求经营户们统一购买、使用环保塑料袋。随即便上演了一场限塑与环保的思想拉锯战,观点可谓莫衷一是。不少经营户称,市场提供的环保塑料袋每个要比非环保的贵几分钱,他们用量大,会增加成本。市场方则表示,统一使用环保型塑料袋是围绕“限塑令”和保障食品安全采取的措施。由于采用环保生产工艺,环保塑料袋的市场售价略高于其他塑料袋。

一方面经营户用量大致使成本增加,不想使用市场提供费用高于原有产品的塑料袋。另一方面不少市民对市场方的做法表示认可。

 04 禁塑现状

笔者援引零废弃联盟在对9个地方的1101家线下商品零售场所进行调研后发布的《限塑令十周年——商家执行情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调研到的线下979个门店中,分别达到“塑料袋标识合规”“厚度达标”“收费”几项要求的,只有89家,仅占9.1%;36家门店遵守“限塑令”所有规定,即做到上述三项,并明码标价和列入凭证的,仅占3.7%。

其他塑料膜或袋使用比例高,线上线下出售违规塑料袋情况非常普遍,且监管执行力度差。

此外,外卖和网购平台仍然是“限塑令”管制的灰色地带及重灾区,塑料袋使用量仍然巨大。《报告》显示,调查的30个外卖样本中,外包装提供的提携式塑料购物袋有23个,占77%。

《报告》指出,网购平台使用提携式塑料袋情况比较少见,但塑料粘口袋、编织袋却非常普遍,多用于织物、小物品和单本书籍等商品。编织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这反映出,限塑令应随着社会发展而做出相应改变,扩大限塑的范围和种类。

在对线上销售塑料袋平台的调研中发现,接近80%的塑料袋专卖商公开售卖无标识或厚度不达标的违规塑料袋,线下塑料袋专卖店出售违规塑料袋也很普遍。

零废弃联盟秘书长田倩认为,违规塑料袋使用泛滥的一大原因在于销售塑料袋的源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此观点与笔者不一而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高速的工业化流水线制造流程下,对新材料新工艺都有了一定的要求。但是,如果仍然以原有的标准和体系来评判现有的塑料制品的环保性,而不去编制完善新的标准,改善新的工艺,那么即使是政策天天讲,也终归只是口号,难以落地解决实际问题。

 05 写在最后

无标准便没有参照,不成体系,缺乏统一的流程与规范。禁塑限塑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国家严打,地方协同,源头上强抓,公众齐参与,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非标产品进入市场,避免“便利”成为遗患无穷的代名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