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固穷”:说说儒家的逆境观与逆境学

孔子一生中经受的失败与挫折是非常多的。孔子曾“逐于鲁,削迹于卫,拔树于宋”,而“在陈绝粮”七日,是其中重要的一次,知名度颇高。

“在陈绝粮”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儒家由此表现了这样几个思想认识:

其一、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君子是有自己的人文理念的,这与现实世界成败等功利标准没有关涉。

面对孔子一个接一个的逆境,子路提出了“君子亦有穷乎”之问。子路甚至对孔子还有“盖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的诘问。当子路开始这样发问时,这其实是表明子路在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看问题。

若只是由这种功利的观点看问题,儒家及儒家人士就只能成为世俗社会的妥协者或投降派。

子路的问题和观点,与常人与俗人的观点并无区别。孔子的“君子固穷”观,就是对这一观点的校正与批判。

后来董仲舒著名的“正其谊而不谋其利,名其道而不计其功”,亦是对孔子此一思想的发挥。

其二,“君子固穷”中有孔子对儒家理念的坚持

《史记 孔子世家》在“在陈绝粮”后,还有一段重要的孔子问话。

其所问的问题是《诗经》中“匪兕匪虎,率彼旷野”诗句,而要由子路、子贡与颜回分别作答,孔子是要测试他们如何从儒家的角度面对挫折和逆境。子路与子贡的回答是要调整或“缩小”自己的方针和目标。

但颜回不是这样认为。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见君子!夫道之不脩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脩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见君子!”孔子对颜回的回答非常满意。

孔子在“穷”“通”问题上的看法是这样的,“君子通于道谓之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以是知松柏之茂矣。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庄子 让王》)

孔子的“穷通之辩”与颜回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什么是“穷”?只有“穷于道”才能说是“穷”,如果在坚守儒家之道过程中遇到了麻烦,那算是什么“穷”?如果面对“礼崩乐坏”的世界时“穷”出现了,作为一个君子的正确选择当然是“君子固穷”。

在如何对待逆境的问题上,君子与小人立判。君子儒是“君子固穷”,小人则会“穷”极生疯,就会不择手段地做事了。

“在陈绝粮”,对孔子所带的队伍是一场相当严峻的考验。结果孔子坚忍不拔的儒家思想又使这支队伍重新坚定了信念。受孔子精神的感染,他们师徒几个边饿着肚子,边载歌载舞了起来。

“仁德”理念及“仁德”理念碰壁后的“君子固穷”,这是儒家所要坚守的原则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是丝毫不能妥协让步的。

其三,这其中充斥着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精神。

“知其不可而无之”之精神,这是孔子最伟大的地方,明知道会失败,会受到挫折,会在现实世界中行不通,但有些事情,也要非干不可;同时,也正由这种精神的支撑,孔子也才能做到“君子固穷”,以身弘道或以身殉道。

孔子为什么会有“君子固穷”与战胜逆境的信心呢?孔子为什么能在十几年的流亡与流浪生涯中能坚持下来?

胡适《说儒》认为:孔子“最后超越了殷文化的传统,将‘柔顺的儒’改造成‘刚毅进取’的后期的新儒”。也就是说,孔子是那种具有博大精进之进取精神的君子儒。

一时的“君子固穷”可能是容易的,但一生的“君子固穷”,那是难上再难。面对几乎是一生的遭“穷”,不知道苏格拉底与耶稣能不能坚持下来,但孔子是完美地坚持下来了,这才是孔子特别伟大的地方。在世俗之中,但心又能超脱红尘以外。

总结:

儒家的逆境观与逆境学告诉我们:

1、 成功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东西;

2、 在逆境中“队形”不乱,这才是“君子固穷”;

3、 要做也要做那条背负文化使命时代使命,同时又是有所担当的“丧家犬”。

儒家的逆境观与逆境学,是其非常大的一块精神资源,常常被后人给忽略了;现代人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与文化力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