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上实体书店里听评弹是什么体验?近日在上海1925书局,“冬日暖阳品吴音——评弹经典作品集萃”吸引不少读者。
演员林昱辰、王雨虹合演弹词开篇《宝玉夜探》。作品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描述贾宝玉在冬夜独自前往潇湘馆探望林黛玉的情节。
“林妹妹的身子今儿是否好些?”“今日吃了药没,吃了什么饭?”宝玉对黛玉的关怀透着几分呆气,确难掩真心实意。在蒋调代表曲目《宝玉夜探》唱词中,宝玉对林妹妹的悉心关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员郑鸣秋表演弹词开篇《柳梦梅拾画》,评弹薛调的代表曲目《柳梦梅拾画》取材于明代汤显祖《牡丹亭》,讲述柳梦梅拾得杜丽娘自画像,见是梦中所绘之佳人,不胜爱慕,终圆好梦订鸳盟。
演员顾文修上演评话《英烈中的胡大海》,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顾文修以评话形式演绎胡大海这个独具特色的角色。醒木一拍,折扇一挥,评话表演的技巧在欢声笑语中一一呈现。
演员张振阳、季毅洋合演弹词选回《秦香莲·迷功名》,作品讲述山东老儒生陈平,热衷功名,发榜之日,众考生纷纷争先出外看榜,而陈平则唯恐因榜上无名而心碎,故未去观榜。忽听报录人高叫:“陈平,陈相公高中第十七名进士”。陈平顿受刺激,惨笑一声,向外飞奔,到城河桥上,大喊:“我要跳龙门了!”疯癫得纵身一跃跳下了桥。
弦索叮咚,吴语婉转,说唱古今,有着“江南明珠”之美誉的评弹,与上海虹口区有着不解之缘。曾在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现1925书局)工作的陈云同志,也是评弹“老听客”。据记载,小时候陈云常跟着舅父到镇上书场听评弹,有时舅父忙碌,他就去书场站着墙边免费听书,也称听“戤壁书”。陈云曾说“我是听戤壁书出身”,他的幼年正是伴随评弹艺人的娓娓道白和丝弦弹唱度过。“出人、出书、走正路”,40多年前陈云对上海评弹团的指示犹在耳畔,40多年后新一代上海评弹团演员们又走进陈云工作过的地方,伴着书香带读者品读江南文化。
作者:许旸
文:许旸图:主办方编辑:王彦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