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导管是指经穿刺进入外周静脉管腔,可给予较长时间药液输入治疗并可留置在血管内的导管。尖端位于腋窝水平或肩下部,但不到达中心静脉,属于外周导管,长度在 7.5-20cm,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我院于2017 年 8 月已开始应用,2021年3月一例患者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并引发家属投诉,现报道如下:
患者资料
患者,男,55 岁,主因“车祸伤及头部及全身多处1小时余。
于2021 年 3 月 1 日 09:30 以“急性硬膜下血肿”收入院。紧急行手术治疗,术后安返回ICU,患者意识清,痰液较多,拔管困难,于3月5日给予气管切开。患者形体偏胖,外周静脉穿刺条件差,为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临床治疗,3月 6日经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于 11:30 遵医嘱在无菌条件下行 B 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于左侧贵要静脉置入中等长度导管,置管过程顺利,双侧臂围 30 厘米,置入长度25厘米,穿刺过程顺利。置管后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并常规换药。7 月 21 日 21:00 封管时冲管不畅(每毫升 10 单位肝素盐水),患者自诉腋窝处疼痛,无红肿,给予水胶体敷料外敷, 5000U/毫升的尿激酶。
1毫升封管,指导患者避免压迫左侧肢体。7 月 22 日遵医嘱行 B 超检查,结果回报左侧肱静脉、左侧腋静脉、及锁骨下静脉血栓。遵医嘱给予拔管,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主诉,并指导按压半小时,嘱其静卧,减少活动。
次日,患者家属向院方投诉:①强制置管,违反自己意愿;②因为置管使自己得了严重的血栓病;③已经判断为静脉血栓,不应该拔管。
针对家属投诉,我科给予以下解释——
1. 患者选择置入中线导管的原因:该患者形体偏胖,外周静脉条件较差,穿刺存在困难,治疗时间长,留置针不能满足治疗需要,符合中长导管穿刺指征。
2. 静脉血栓为中线导管常见并发症,置管前已履行告知义务并签署同意书。
3. 2016 版 INS 标准中关于中线导管拔除实施细则中指出:当临床有适应症时基于穿刺部位评估和/或全身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拔除患者的中线导管。
通过导管输液所引起的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包括①在触知或不触知时发生任何水平的疼痛和/或压痛。②其他类型的功能障碍(冲洗时阻力)③患者存在不适合抗凝治疗的指征④患者为上臂血栓等,以上所述,患者的情况符合拔管指征。
针对家属投诉,科室护士长及静疗护士,做以下讨论:
1.中线导管属于外周静脉短导管,其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同外周静脉短导管(留置针)留置针的并发症为:液体外渗、导管堵塞、静脉炎,并没有明确提出有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故在我们临床应用缺乏指导。
2.患者教育:置管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征得患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为了确保知情同意的程序包括:知情同意出于自愿,不得胁迫或劝导。该患者初始不同意,因为劝导后同意,心理并未接受,对发生纠纷埋下隐患。
3.沟通不良:
①与医生沟通不良:置管前静疗护士并未与主管医生进行沟通,其主管医生并不支持此项操作,当患者出现疑问或不适时,不能积极解决问题。
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良:置管前对患者及家属有关中长导管知识解释不够,在患者及家属未接受情况下采取劝导、胁迫的方式,患者家属内心深处比较抵触。术后对患者缺乏关心,人文关怀不够。当出现并发症时,患者不接受科室予以的解释,引起患者家属的投诉。
4.因为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有治疗矛盾,故未及时予以抗凝治疗,静脉血栓未及时消退,患者思想顾虑较大。
因此,科室应接受此次教训,以后的工作中应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获得患者理解,加强医护人员沟通协作,防止此类纠纷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