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典范:玩人设谁都比不过长孙皇后

  • 题/女性典范:玩人设谁都比不过长孙皇后

  • 文/大喵

  •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插画:长孙皇后)

在历史上,要说有丰功伟绩又不失人品的人物几乎是鲜为人知。善良正直的功臣们,几乎都短命,有心做好事的人物,总能翻出几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迹。

要说唐太宗吧,唐朝第二任皇帝,开启了“贞观之治”,还因重用了魏徵而获得了虚心纳谏的头衔。但是他夺取太子之位并不是那么光鲜亮丽,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

要说独孤伽罗吧,虽然跻身到了皇后的位置,深度参与朝政,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的影响,但是她心胸狭隘,“誓无异生之子”,一直把控着隋文帝的恋爱自由,造就强势又善妒的名声。

要我说真的能做到开挂的人生,只有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

01 比身世?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长孙氏的出生还是比较幸运的。母亲高氏为丈夫长孙晟诞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小字观音婢即未来的长孙皇后。高氏出身北齐皇族宗室,她的丈夫亦是北魏拓跋氏宗室长子之后,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的子女按理说定是前程无忧。

但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她五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留下她和她哥哥长孙忌还有母亲高氏三人相依为命。

然而自己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不顾亲人颜面将长孙氏一家赶出家门,从此长孙皇后便成了弃女。

要知道这其中的恩怨冗长复杂,好端端的大家闺秀竟然沦落到街头乞讨,任谁都无法原谅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然而他却因为长孙氏当上皇后便得到了官衔。后来长孙安业因罪被捕,长孙皇后竟痛哭流涕地为他求情,这让唐太宗十分头疼啊!这明明不是最好的打击时期吗?怎么还会破例为一个曾经虐待自己的哥哥求情呢?

长孙皇后解释说:“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她告诉皇帝,你要是杀了他,那天下的人就会认为你是为了当年那件事报仇,这样不利于朝廷的名声呀!

唐太宗只好赦免了长孙安业的死罪,将他流放到岭南。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

要是放在寻常一部电视剧,这样的皇后主题定是“复仇记”。但是长孙皇后不啊,她内心明镜得很,知道自己有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的男人,她要做的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替这个男人安稳朝心。

长孙皇后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如果没有她的胸襟,很难维护大唐的秩序。

(剧照)

02 比心机?长孙氏才没那么闲呢。

成为弃女的长孙氏三人后来投靠了舅舅高士廉,具有“少有器局,颇涉文史”风度的他自然不会抛弃自己妹妹高氏的子女。那个时候李渊还未称帝,当时的高士廉十分看重唐国公的次子李世民,遂结成这段姻缘。

年仅十二岁的长孙氏嫁给了十六岁的李世民。虽然这场婚姻有很大的政治因素在内,但这对少年夫妻也算得上相敬如宾,感情十分融洽。不久之后李渊在长安称帝,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册封其妻长孙氏为秦王妃。

长孙氏对李世民有着十分眷恋的情愫,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她一直都扮演着标准的“成功男人背后一定有个不平凡的女人”。

她嫁入李家的时候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但是她贤淑知理对公公李渊十分孝顺,并且做到了李家上下和睦,父慈子孝,成为了李世民的贤内助。

直到李世民登基后,长孙氏自然成为了大唐的皇后。皇帝一身中必然不会只有一个女人,作为六宫之主的她,却把后宫打理得井然有序,让皇帝不会因宫闱之事忧心。

(《武媚娘传奇》长孙皇后扮演者张定涵)

长孙氏到底嫉不嫉妒那些受宠的妃子们呢?我觉得是有的,但是因为有了独孤皇后的前车之鉴,自律心如此高的长孙皇后要做古代妇女的典范。虽然唐太宗一生养育了十四个儿子,但是他最宠爱的女人还是长孙氏。

在长孙氏这里玩心计,反而得不到唐太宗的宠幸。为什么这么说?长孙氏不仅不干涉太宗的私生活,而且妃嫔一旦身体有恙不无一一试探,并且赏赐药材和食物。对于死去妃嫔的子女也细心照看,并视如己出,对其他子女的一视同仁,不滥用私刑。

她还将古代后妃的事故编辑成《女则》十卷,以此告诫自己的行为举止。

(后人对长孙皇后的评价)

这样一个高尚品质的皇后,才没时间跟你安闲的打隐晦的太极拳。后宫安稳,比什么都来得强。

长孙皇后的人品各宫嫔妃都看在眼里,也心知肚明唐太宗和她夫妻伉俪情深,所以她们也只是私底下小争小斗,长孙皇后依然是那个受人称赞无人比拟的女中豪杰。

这个世界上锦上添花者也许不多,但更多人也还不削于落井下石,面对无力还击的这些弱者,长孙皇后照顾她们,善待她们一些又何妨呢?

(剧照)

03 比人设?长孙皇后可不比魏徵差。

贞观之治出了个忠臣——魏徵。这个魏徵是个什么人?

他原本是当时的太子李建成东宫集团的核心人物。他还曾给李建成提议采取极端的方法置李世民于死地,当然并没有被李建成采纳。这样的人李世民应该将其斩首诛杀都不为过,为什么“玄武门之变”后不但没有杀掉魏徵,还“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

当然这就是魏徵名垂青史的原因:敢于直谏,并且态度十分坚持。

这样一位忠臣的存在,给唐太宗带来了十分大的影响,完成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魏徵这个人并不是那么好说话的,可能他的谏言太过激烈,激怒了唐太宗,他回到后宫便破口大骂:“珍迟早要杀了这个田舍翁!”

(插画:魏征与唐太宗)

往往能解决这种事的,只有长孙皇后。

贞观初年,唐太宗提倡简朴之风,自己做好表率,废除了许多奢靡之事。长孙皇后也以身作则,既然皇帝都开口了,那一国之母也得起个带头作用吧。她不仅自己要求严格,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勤俭持家。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爱女长乐公主准备出嫁时,唐太宗因为十分喜爱自己的这个女儿,于是下令让有司准备比长公主多一倍的嫁妆。毕竟堂堂帝王之家,再怎么节省也只是相对于一贯奢华的皇室生活水准而言,并不意味这就要降低到跟普通老百姓一样的标准。

然而这违背了当时的简朴之风,遭到了许多大臣的上表批评,其中就包括魏徵。但是唐

太宗全然不听,依然“顶风作案”,魏徵只好把这件事禀告了长孙皇后。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插画)

唐太宗这样是为了风光的把女儿嫁出去,照理说长孙皇后应该是很高兴的,既然唐太宗都不理会魏徵的谏言,她自然可以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推脱。

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反而觉得魏徵的这份品行难能可贵,干脆直接赏赐魏徵钱银和绢布,顺便接受了他的提议。毕竟为了圣君更完美的形象,切不可因为嫁妆一事为唐太宗惹上不必要的言论。

魏徵善于谏言,但长孙皇后比魏徵更善于听言。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唐太宗的后宫会如此风平浪静?是因为长孙皇后的慈悲吗?当然不是!慈悲并不能阻挡争宠出头,能让后宫平静的只有皇帝本人。

很多人奇怪,明明魏徵阻挠给长乐公主嫁妆,长孙皇后却重赏魏徵,这是在嫁妆圣德吗?当然不是!她的女儿一直很风光,也就是长乐公主最珍贵的嫁妆。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合葬墓)

这个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的女人,以她独特的方式辅佐皇帝,规劝外戚,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和宽广的胸襟成为古代女性的楷模。

如果说她是穿越过去的都不足为奇,因为这样一个传奇女子的故事,没有人能玩过她的人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