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广联达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9日接待APC International Co.,Limited、KoneTas Capital、MFS INTERNATIONAL SINGAPORE PTE. LTD.、Ubiquitous Global Assets Management、百川财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95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广联达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刘建华,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冯健雄。调研接待地点为广联达二期大厦618会议室。
据了解:2025 年一季度广联达实现营业收入 12.19 亿元,同比减少 5.24%,净利润 2984 万元,同比增长 390.89%。经营质量提升,毛利率和净利润呈恢复态势。从外部看,建筑行业仍处调整企稳阶段,一季度受春节等影响为淡季。从内部看,公司以利润为导向,调整业务和人员,调整业务节奏,储备资源商机。
据了解:公司分业务情况,数字成本业务收入 10.52 亿,减少 4.69%,其重点做产品价值升级和营销氛围营造,续费率稳定,且部分数据工具类产品趋势良好;数字施工业务收入 9522 万元,减少 10.93%,公司提升其经营质量,优化整合渠道侧,增加产品中软件价值占比;数字设计业务收入 580 万,规模较小,但数维系列产品价值得到认可,易用性提升。
据了解:展望未来,公司将抓住政策机遇,实现重点产品的跨越升级,加强管理控制成本。具体到业务层面,数字成本业务加强存量深耕和增量突破,数字施工业务持续改善经营质量,数字设计业务加速推广。公司财务指标方面,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有变化,同时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相关科目也发生变动。此外,还介绍了人员规划等互动问答的内容。
调研详情如下:
一、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冯健雄介绍公司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9亿元,同比24年减少5.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4万元,同比增长390.89%。就经营结果来看,公司的经营质量在不断提升,毛利率和净利润都在呈恢复态势。
从外部环境看,今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在下降,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依旧保持较高增长。一季度房地产业的销售侧明显改善,但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等仍在继续下探,行业生产端的边际改善在一季度未有明显体现,建筑行业仍处在调整、企稳阶段且建筑行业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季度受春节、冬季等影响,为行业的淡季,通常也是公司业务规模占比最低的季度。
从内部看,2025年公司以利润为导向,进一步的聚焦资源,并在一季度对部分业务进行了调整,对相应的岗位人员进行了优化,最大化的释放组织潜力;在经营策略上,一季度随内部组织、人员情况,调整了部分业务的节奏,重点做客户沟通以及资源和商机的储备,为二季度及下半年针对性的营销和业务推广做好准备。
具体分业务情况来看:
数字成本业务,一季度实现收入10.52亿,同比减少4.69%,整体的续费率依旧保持稳定。数字成本业务,一季度重点做产品价值的升级和营销氛围的营造,为后续的推广做铺垫。产品侧,产品价值主张明显升级,如造价工具数据一体化、成本测算核算一体化、新建更新一体化等解决方案,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更好的匹配客户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此外伴随客户转型和公司产品力的提升,清标软件、指标网、采购建议价等数据和工具类产品依旧保持良好趋势。
数字施工业务,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522万元,同比减少10.93%。施工业务公司当前核心的重点是提升其经营质量,一季度公司对渠道侧做了进一步的优化整合,在产品侧增加产品中软件价值的占比,夯实产品价值,并不断压降成本费用。公司施工业务聚焦的核心单品,在产品竞争力和毛利率上均有所提升。
数字设计业务,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0万,去年同期619万,整体来讲设计业务一季度的收入基数和规模还都比较小,行业层面三维正向设计产品的覆盖率还比较低,但通过公司多年的深耕和打磨,数维系列产品的价值已经得到很多用户的认可和接受,产品的易用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今年数维系列产品依旧会瞄准细分市场客户,如EPC总包院、规模以上国民营院、市政八大院、行业院等,在迭代产品的同时打造系列应用标杆,加速产品的规模化推广,快速增长。
展望二季度及下半年,随着前期政府化债效果的逐步显现,伴随财政政策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进一步夯实,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建筑业有望迎来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将积极抓住政策机遇,紧跟客户业务转型的方向,抢抓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中的机遇,实现重点产品的跨越和升级,同时对内会进一步加强管理,控制成本费用,以实现公司整体的稳健经营。具体到业务层面:数字成本业务重点借助新清单的机遇,加强存量客户的深耕和增量市场的多维度突破,一方面传统造价产品通过拓展友商、盗版市场份额以及在城市更新、水利、市政等新领域实现增量,另一方面数据类产品借助工具数据一体化价值的落地,打开增量空间,成本测算工具做实应用,清标软件加速规模化;数字施工业务持续改善经营质量,加速核心产品在现有客户项目上的实施和应用;数字设计业务借助行业大赛、标杆打造等系列营销活动,瞄准细分客户,加速推广。
二、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刘建华介绍公司2025年一季度财务指标
(1)利润表主要科目变化
营业成本同比减少18.42%,主要是公司随业务结构调整外包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减少所致;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3.7%,主要是公司随业务开展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招待费、差旅交通费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20.28%,主要为报告期一次性补偿金和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减少所致;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5.79%,主要为自研软件摊销增加所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97.84%,主要为报告期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增加额同比减少,相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减少所致。
(2)资产负债表主要科目变化
预付款项较年初减少911万元,主要为公司预付外购服务款项增加所致;
其他流动资产较年初增加2.49亿元,主要为报告期购买理财产品所致;
发放贷款和垫款较年初减少0.84亿元,主要为金融业务资金投放所致;
合同负债较年初减少5.89亿元,主要为数字成本业务SaaS服务相关递延服务结转收入所致;
应交税费较年初减少0.24亿元,主要为报告期末应交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减少所致。
(3)现金流量表主要科目变化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同比减少0.64亿元,主要为自有人工成本、购买商品和劳务现金支出减少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同比减少2.78亿元,主要为报告期购买理财产品净支出减少,以及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支出减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同比减少0.31亿,主要为上年同期回购股份,本期未回购所致。
三、互动问答
Q1:公司人员规划的考虑以及一季度人员变动进展
答:通常来讲,公司会在年初做好全年的战略部署,并基于此进行人员安排,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公司就会启动下一轮的业务规划检视和人员的动态优化。
这两年公司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了一些人员方面的调整。从公开披露的数据也可以看到,公司24年年初的总人数是10349人,经过一年的调整,到2024年末总人数为8463人。一季度公司按照2025年的部署和规划,已经完成了整体人员结构优化调整的工作。
Q2:公司25年会通过哪些举措,来促进数字成本业务的稳定和增长
答:首先,从整体方向上,数字成本业务作为公司业务的压舱石,公司对其未来的稳健发展和增长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在具体路径上,一是顺着整个建筑行业的价值链发展,从原来主要服务的交易环节扩展到成本全过程,并向前延伸到设计领域,如目前在做的设计算量一体化;向后延伸到从施工过程,通过此方式能够进一步的扩大公司产品的应用范围和用户基础;二是和不同的应用场景结合,如招投标、成本管控等;三是随着九月份新清单的落地,一些产品的价值也会被放大。总体来讲,公司的压舱石业务还是比较稳健,未来也有进一步成长的机会。
其次,具体到2025年,公司将借新清单的市场化改革机遇,充分利用数据和AI的价值,满足客户在设计阶段、交易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各类成本管理诉求,稳存量拓增量,整体保持稳定。从产品的视角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算量、计价等造价工具软件续费率力争稳中有升,并向城市更新、水利、市政等领域拓展更多市场份额;二是成本测算产品将进一步打造客户应用标杆,并向安装、装饰、公路、水利等业态延伸,满足客户多业态成本测算和管控需求;三是数据类产品,如广材网、指标网等将持续提升数据质量,提升业态、地区和专业覆盖度,满足客户快速增长的多元化数据服务需求;清标产品将借新清单政策契机,加速市场拓展,保持快速增长。
Q3:数字成本业务目前也在向城市更新等新领域拓展,公司如何看待这一新领域以及目前其在公司的收入占比情况
答:首先城市更新涉及的行业还是比较多的,如房建领域的更新改造、基建以及制造业相关的配套设施等。从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到,传统房地产相关的投资、新开工仍然处于一个下滑态势,整个房建大板块正在从增量发展向存量更新进行转型升级,其中城市更新是一个比较确定性的方向,且从政策导向上看,城市更新也会是国家今年乃至未来年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其次城市更新所包含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涵盖面很广,如地下管网的更新改造等都归属于城市更新的范畴。
基于此,公司对于城市更新未来的增长趋势保持相对乐观的判断。当前此领域占公司收入的比重还比较低,今年我们也发版并推出了适配城市更新全场景的相关产品,也希望能抓住此趋势机会,来促进此块业务的发展。
Q4:公司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增加的原因、主要增加的项以及全年看整个费用变化的节奏
答:首先从费用分拆的角度看,一季度销售费用增加主要为随着业务开展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招待费、差旅交通费增加所致,其中差旅费用同比去年增加约20%;研发费用主要是受自研软件摊销以及公司为提高竞争力,在技术和产品上保持相对较高的研发强度等方面的影响。其次拉通来看,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人员费用,对于此费用公司24年是做了人员结构性的调整但与此同时比如社保公积金基数的调整等,也会影响到这一费用的变动情况,不过从全年来看,公司的人力成本肯定还是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然后关于费用的管控,公司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弹性调控机制。年初公司会根据全年的目标规划给各个部门授予相应的预算额度,到了季度、半年度的时候,公司会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对后面资源预算的授予和资源投入做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公司全年整体的经营质量。所以后面具体的调整额度,公司会根据实际的投入产出进展情况来进行做相应的控制。
Q5:关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答:关税对公司的业务不会构成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因为公司当前的业务主要还是在国内,国外的业务占比相对较小;其次对公司来讲,虽然全球化是未来的重点战略之一,不过核心业务仍是软件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且主要是通过本地授权,以在本地提供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为主。所以由关税直接带来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
Q6:一季度在有人员补偿金的情况下,利润已经开始释放,后面逐季看利润的释放情况如何
答:从全年整体的目标来看,公司还是以股权激励计划里设置的净利润目标范围作为努力的方向。具体到各季度情况,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内部节奏的安排在各季度间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分季度的数据会有一些波动,但是我们力求平稳,努力实现全年目标。
Q7:公司对于AI的想法和规划
答:从公司整体策略上看,分为两个维度:一是要攻克AI技术卡点,提升公司在AI领域核心竞争力,整体AI能力在业内持续保持领先;二是聚焦核心应用场景,用AI赋能产品,支撑重点产品实现代际差,最终转化到市场中提高产品的客户认可度和销售规模。具体落地上,在岗位层,重点聚焦在Concetto、新算量、交易等产品上,产品智能化的同时降低产品的使用门槛,让用户感受到公司在具体产品应用上的领先情况;在项目层,核心是聚焦高质量数据和高价值场景;在企业层和行业层,重点做好数据、模型以及平台的赋能和整合。
总体来讲,当前的核心是解决高质量数据的获取以及高价值场景的切入,让AI更好的赋能产品带来更优的价值体验,从而带来收入规模的提升。具体的AI发展战略和产品进展,公司会在五月中旬的建筑行业峰会上做更全面的展示。
Q8:公司如何应对新清单带来的影响
答:新清单主要目的是在工程建设发承包及实施阶段完善市场化造价管理规则,同时明确了市场化的计价方法和计价依据,不再将政府定额和信息价作为主要的计价依据,增加市场价格信息、工程造价数据库,以及投标人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成本消耗等内容,综合作为确定工程造价的考虑要素,这将推动行业各方掌握市场真实数据、增强市场意识和成本管控能力。具体到公司层面,我们会在传统造价产品已有的相对较强的优势基础上,抓住该政策出台后所带来的机遇,根据不同客户、不同区域以及不同产品的特征,制定差异化的策略,更好的服务和满足客户需求,以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