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地层》 康青 15×25cm(70片) 陶 2018
《植入》 谷梓阳 可变 行为 2020
◎刘婷
展览: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
展期:2024.10.26-12.15
地点:寒山美术馆
在人类文明的漫长历史中,土地一直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们很少会将艺术和土地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艺术与土地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土地不仅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也是他们表达自然和人类社会关系的重要媒介。
在苏州寒山美术馆,一场名为“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的展览正在展开,它将艺术与土地的联系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场展览由浙江传媒学院和苏州寒山美术馆联合主办,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学术支持。展览通过土壤材料、土地资源、生态维护、植物环境等视角,导入“人类世”主题创作,探索土壤在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态中的双重角色,揭示人类文明依赖土地的意义。
此次展览汇集了超过50位艺术家的120余件多元媒介作品,分四个单元探讨土壤与生态、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联,通过绘画、雕塑、装置、数字影像等呈现自然的生机与美感,表达对土地的敬意与对生态未来的思考。
在“土壤的颂歌——传统与自然的对话”单元中,艺术家们运用传统材料与技法,创作出反映土壤与生态美学的作品。康青的陶艺装置作品《文字地层》让我驻足了很久。作品用陶片记录了很多人对于“时间”的理解:“时间是情绪的褶皱,我愉快地看了一个下午的小鱼,我懊恼地昏睡了一个下午。”“我对时间的看法是矛盾的,繁忙时想空耗时间,虚度时却想把时间塞满。”“时间是一张塑料膜,包着物质,包着我们,但是,不保鲜。”地层是对过去物的一种记录和理解方式,是一个“它者”,只是在这里的地层不是具体的物,而是抽象的时间和空间,是一个发生过的事件。陶瓷制作中的一个原料叫瓷石,瓷石的好坏可以决定瓷器的品质,康青的创作像是发现和定义生活的瓷石,用自身的质量形成一层层地层,产生一些重量,来形成自己的标本作品。
朱方琼用装置的形式来延展陶瓷乐器及陶瓷音响的界限,她致力于探索无界无碍的多种可能性,取消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隔阂,建立自由音律的对话。一首名为《土地》的歌曲录音在美术馆里限时播放,这是一首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广东歌曲,音频里可以听得到混乱拥挤的车站、尘土飞扬的道路,以及车流、人流、打工仔、卖猪仔的声音,这些声音堆砌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词汇。歌词里写道:“当我行走在金黄的稻田里,脚下踏着沉默的土地,或许只有她是不变的东西,什么都会逝去,唯独土地……可我知道我终究会,终究会和她相依相栖。”
“生态的织锦——当代艺术的多元探索”单元则展示了以土壤及土壤生态为灵感的当代艺术作品。谷梓阳的《植入》用一种近似偏执的方式尝试连接肉体与自然。他用手掬起一把土,持续了十天,直到一株草生长出来。最后,艺术家用X光定格了这个结果,将自己与植物的根系展示在同一张图片上。
龙盼的《风铃》通过“植物冶金”技术从电子垃圾污染地区的植物中提取铜,并将其制作成一个小风铃。龙盼反思的是过剩的电子垃圾是这个时代的新“矿山”,而冶金的行为将重金属稀释扩散至更广阔的田野中,顺着生物链停留在你我体内,那么被“感染”的生物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矿山”吗?
石玩玩的作品《寂静的春天》从苏州取了一块土,在土上放置白炽灯泡。灯泡发光发热的同时,土壤水分被蒸发掉。石玩玩说,在《三体》中有一段话:“如果人类被灭亡,地球就是一个寂静的春天。”他用白炽灯泡发光发热进而引起土壤失水的现象来讨论人类和生态的关系问题。灯泡的话语是,哪怕再细小的东西都是在逐渐改变环境。
“数字的田野——科技与生态的融合”单元探索了数字媒体和信息科技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艺术家们借助科技,传递关注环境和生态维护的现代议题。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科技作为艺术之“器”,为艺术之“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土地的印记——社会现场与艺术的交织”单元则更偏重土地与人类社会的深层联系。通过音乐综艺《乐队的夏天》被大家熟知的瓦依那乐队主唱岜農的音乐作品《灭咒》,将农药名称编成咒语,指出这些化学物质对土壤生态的破坏性,希望唤起公众对土壤健康和生态保护的重视,激发人们对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这场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艺术的盛会,更是一次关于土地、生态与人类未来的深刻反思。土壤,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见证者,承载着生命的种子,孕育着文明的根脉。它不仅是自然界的基底,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在生态文明的宏大叙事中,土壤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与水、空气一样,是维系生态平衡的关键要素。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土地的滋养息息相关。
在这场“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中,我们不仅见证了艺术与土地的对话,也感受到了艺术家们对于生态保护的热忱与责任感。展览不仅呈现了土壤的美学价值,更引发了我们对于土地、生态与人类未来的深思。或许就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郭志英先生在研讨会上说的,对于土壤的保护和土壤知识的传播,这个展览所能做的很微小,但却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的行动,无论多么微小,都是对这片古老土地的尊重与回馈。图源/寒山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