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090买买买 成保险主力军
“90后”正批量走上新手爸妈的岗位,面对新生命,“焦虑”成为了他们朋友圈的高频词。随之,保险作为“救命稻草”成了新宠。曾经对保险无感的人开始“路转粉”了,保险类小程序的访问量蹭蹭蹭上去了。那么,到底谁在买保险?为什么要买保险?大数据给你理性的解读,过来人为你诉说感性的故事。
8090买买买 成保险主力军
@“70后”顾姐:付保费就像还按揭
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20年,在舟山一家财富管理公司就职的顾姐是资深保险达人。她说,她买保险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规避风险,给家庭更多的保障。
顾姐第一次买保险,是1998年,那时候她还是刚毕业的小顾。小顾在银行上班,当时一家保险公司的职员去她所在的银行推销保险,她买了一份教育金保险,300元,“那时候还年轻,也没什么钱,买了送给外甥,就当是压岁钱了。”
后来慢慢地,顾姐结婚生子,升职加薪,跳槽变身企业中高层,手头宽裕了起来。顾姐开始给全家人配置保险产品:“我们家最起码十几份保险是有的,大部分是重疾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重疾险、意外险,还有养老险和小孩子的教育金险,不过教育金险我买的不多。”在顾姐的意识里,重疾险是最重要的。“这个是标配,你看现在的人那么脆弱,万一不幸生病了,对家庭来说是个重大的打击,保险能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顾姐买保险的历程,走过了整整20年。一开始,她买国内保险,三大保险公司和第二梯队的那些保险公司的产品全都买过。“也不是一开始就买保额高的,重疾险可能买个20万保额的,保费低嘛,后来慢慢地选择那些保费相对高一些的,肯定是研究过再买的。”前几年,顾姐开始买国外的保险,主要是重疾险和分红险,一年交6000多美元。为什么买海外保险?“一个是考虑到人民币贬值,还有一个,国外的保险性价比更高,保障比较齐全,而且大公司本身资金雄厚。”
“其实我买的不算多,还有买更多的人,主要还是要看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我没有仔细算过我的保费支出,一年大概10万元左右吧,往往这个刚交,过两个月那个也要交了,就像还按揭贷款一样,也习惯了。”顾姐笑着说,买保险就跟吃饭还房贷一样,她身边的朋友保险意识强的也有,但总体不是特别多,她觉得还是有必要配备一些保险的。
@“85后”路妈:保险能抚平焦虑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很累,很怕自己身体不好,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看不起病怎么办?小孩读不起书怎么办?”85后宝妈路妈坦言自己买了那么多保险,全是焦虑在作祟,“现在体检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身体也感觉大不如从前,又缺少锻炼,就怕到时候有更多问题,那时候不仅买不了保险,恐怕还要卖房子了。”
“国寿、平安、华夏、信泰,我都买过,我们全家都保了。”路妈表示主要购买的是重疾险和教育险,一下子还数不过来有几份保单,“全家一年的总保费在3万元左右。”路妈告诉记者。而她自己的第一份保险是妈妈为她购买的,“当时也是熟人推销,我妈脸皮薄,就买了一份。”当路妈生下儿子小路后,她主动为小路购买了重疾险和教育险。“那时候我变得有些焦虑,买保险也是为了减压。”
后来,路妈从事了金融工作,和保险人士的接触越来越多,在工作的正式洽谈中,也让自己完成了保险观念的正式转变,“我开始觉得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买保险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我开始给家庭其他成员配置保险。”
而路爸则一直不为所动,对路妈的保险观念也不认同。“有一个周末,我们保险客户有一个讲座,我叫他陪我一起去听,没想到那一次讲座把他说服了。”路妈笑着表示,讲座后,诞生了路爸的人生第一份保单。
对于外资保险,路妈坦言自己还没有花心思去了解,因此目前还是以国内的主流保险公司产品为主,“我觉得从我们家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买的这些保险够覆盖风险了。”
@“90后”修儿:趁年轻保费低 赶紧买买买
修儿是一位活泼可爱的90后小姑娘,她笑称,自己的工资除了吃饭租房,基本都在买保险。
修儿买的第一份保险是在2015年,重疾险,每年交14500元,交20年,保额70万元。“那时候也没想太多,就是觉得趁年轻,保费便宜,赶紧买。”
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份年金、两份万能险。两份万能险加起来保费是5万左右,交三年,修儿已经交完了。年金一年保费是2万元,算下来,修儿现在一年的保费支出是3.5万元左右,最高的时候,保费支出是8.5万元,所以如她所言,保费占到她生活支出的大部分。
因为工作原因,修儿经常与高净值人群打交道,她发现,这类人群比较注重个人健康和财富增值保值。修儿买保险,也是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万一生病了,我们要有足够多的钱治病,还要有钱抵挡不上班没收入带来的风险,所以重疾的保额一定要高。年金和万能险我就当投资了,可以返钱给我,我平时也存不下钱,给自己买保险就当是存钱了。” 修儿笑着说,年轻是最大的资本,趁年轻的时候,一点点去规划,再加上保单具有很好的复利增值功能,算是送给未来的自己的一份礼物吧。
@“00后”们:妈妈热衷买保险
随着80后、90后开始为人父、为人母,这批“00后”的孩子们几乎都是出生后就手握保单。“我先给宝宝买了重疾险,然后还买了消费型的医疗险。”杭州一位90后宝妈李女士告诉记者,其宝宝刚出生3个月的时候,她就为宝宝买了两份保险,“重疾险我一开始就想好要买的,消费型的医疗险则是在业务员的介绍下买的。”李女士表示,重疾险主要是求心安,而消费型医疗险则比较实惠,“保费才1000多元一年,而且小孩子很容易感冒发烧引起肺炎,住院的话花费也高,我买的消费型是美国保险公司大都会的产品,这款免赔金额只有5000元,比国内很多大型保险公司10000元的免赔金额低了一半,我感觉更实用一点。如果小孩子要看病,就可以用最好的药,对家庭的经济压力也小很多。”
据李女士介绍,目前她还在研究教育金,打算为孩子再买一份教育金。“医疗和教育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是最大的支出,如果这两部分有了保障,别的也就没什么好愁的了。”和李女士有一样想法的年轻爸妈为数不少。在杭州一个新手妈妈群里,每次一聊到保险,宝妈们的讨论总是特别激烈,“群里也有不少妈妈是从事保险行业的,她们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信息。”李女士表示。
在这些新手妈妈的群里,人寿、平安等大型保险公司的产品最为抢眼,但像外资保险产品也颇受宝妈们的喜爱。“群里有妈妈在大都会、友邦这些公司工作,以前我都没有听说过这几个保险公司,但她经常在群里给我们讲解保险知识,我才发现这些是美国的大型保险公司,未来我可能还会去购买一些外资保险产品。”
以上是保险和她们的故事,那么,你和保险之间有何故事?我们备好了纸笔,来听你的故事,故事电话:0571-85310297
(责任编辑:郭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