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张纸的72变

3月14日是3.14国际数学节。3月9日到3月12日,济南高新区汉峪小学(山东师范大学汉峪实验小学)开展了主题为“‘纸’爱数学 乐享成长”的数学节系列活动。

备好彩纸和剪刀,孩子们在剪、折、拼、接的操作活动中,用一张千变万化的纸体会数学的神奇和无穷魅力。小小一张纸,内有大乾坤,快来看看我们的数学节系列吧!

  一年级 “走进七巧板的前世今生”

七巧板的奥秘,今日分享给你:传统的七巧板是从我国宋代的“燕几图”演变而来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一直到清朝,七巧板才演变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衔接七巧板前世的起承,再见七巧板今生在汉峪学子手中的转合。

  二年级“再探七巧板的几何建构”

同一种图形,不同阶段去探索不同层次的知识蕴藏。在智慧折中展现心灵手巧,在重叠比中升级观察能力,在益智拼中研究几何建构。综合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感受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无限魅力,初步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三年级“神奇的莫比乌斯环”

文学中有“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的无限故事,数学中有“莫比乌斯环”的循环纸条。画一画、剪一剪,从普通到神奇的体验过程,由懵懵懂懂到恍然大悟的探究活动,孩子们学会了用数学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实践能力,懂得了创新精神。

  四年级“别有洞天”

你听过“剪大洞”的游戏吗?从迷你小圈到人行穿越,不可想象却完全可以做到,只需转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迎接一片新知天地。“不接不断”是操作技巧,跳出定式思维是活动奥秘,感受数学神奇是最终目的。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哪里有思考,哪里就有收获。本次数学节活动,既弘扬了数学文化、体会了数学魅力,又创新了教学形式、点燃了学习热情。望一颗颗小萌芽能承载着高涨的数学兴趣茁壮成长,让数学文化像呼吸一样自然。数学节,如约而至;数学文化,不期而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