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人物志:塔夫罗夫斯基:介绍中国是我一生使命
中新社莫斯科9月23日电 题:塔夫罗夫斯基:介绍中国是我一生使命
中新社记者 王修君
“向俄罗斯介绍中国是我一生的使命。”
俄罗斯重要智库“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终身成员、“俄罗斯梦和中国梦”智库负责人塔夫罗夫斯基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塔夫罗夫斯基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王修君 摄
这位出生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的俄罗斯知名汉学家在童年时期就对中国有了朦胧了解。那时他跟随在苏联海军担任军官的父亲在远东勘察加地区生活。那里距离中国很近,他家里不少东西都是中国货。
“(上世纪)50年代,我母亲会到中国大连去,买回当时苏联少见的吉林葡萄酒、扇子、佛像、景泰蓝、茉莉花茶等中国产品。此外,还能吃到中国的菠萝,在苏联时期(菠萝)是吃不到的”,塔夫罗夫斯基说。
长大后,塔夫罗夫斯基进入了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学习汉语。他翻译过《中庸》《道德经》等经典。毕业后,塔夫罗夫斯基先后在莫斯科广播电台中国编辑部、专门进行苏联外宣报道的《新时代》周刊等多个部门工作。在工作中,他对中国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塔夫罗夫斯基说,自己很幸运,毕业后从事了和中国有关的媒体工作,这让我对中国的了解和研究一直没有停下过。
1987年,塔夫罗夫斯基加入了戈尔巴乔夫访华先遣组,那是他第一次到中国。他说,我见证了苏中关系的正常化,也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当时的改革开放成果。
苏联解体后,塔夫罗夫斯基先后在《消息报》、俄罗斯电视台、《外交官》杂志等媒体工作直至退休。退休后,塔夫罗夫斯基多次前往中国,走访了江苏、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香港多地,先后出版了《神奇的中国》《中国、俄罗斯和他们的邻居》《习近平:正圆中国梦》《大国之翼——“一带一路”西行漫记》《习近平——新时代》等书,并于2019年获得了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塔夫罗夫斯基说,自己之所以下大功夫研究中国,是因为俄中长期交往符合两国利益和双方长远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课题,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新常态”“依法治国”“一带一路”倡议等对俄罗斯来说也有现实意义。
作为当下俄罗斯研究中国最为权威的学者,塔夫罗夫斯基对中国看法很独特。他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了维护中国统一、实施改革开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成就,但自己最看重的是新中国培养出了一代“新中国人”。
相比老一代的中国人,“新中国人”更加自由、自信、务实、有礼貌,注重仪表、有团队精神。塔夫罗夫斯基一口气说出了他眼中的“新中国人”形象。他认为,21世纪中国人充满活力和生机。
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构想,应该继续推进。在他眼里,未来15年中,中国的高速公路网和高铁网络快速发展,或将与外国交通主干道相连接;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三大超级城市群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中国西北部开发将变得更加重要,可能与俄西伯利亚开发形成协调机制。届时,中国将形成更加有效的经济结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也将加快。
塔夫罗夫斯基说,要让俄罗斯人了解当下和未来的中国是一件很大的工程,需要为此做大量工作。“我将一直做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