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调研手记
乡村调研手记023
在上一篇手记中提到,村民选择砖混民居建筑经过了从经济成本到审美趋向再到精神认同等多重因素的考量。
近年来传统木构民居的更迭现象,是其适应当代性的自然调节。也就是说,如地扪的传统木构民居建筑在当地已经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存续环境,原本的场所精神也在慢慢消逝。
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人会拘泥于原本建筑场所、形式的限制,倡导保护传统木构民居,但是这又与村民的需求是冲突的。
此外,一些旅游村寨、传统村落的建筑风貌看似保存完整,但也只是形式上的存在。
当地人精神上的认同感早已消失,旅游村寨传统外衣下是浓重的商业内核,传统村落完整背后是人去屋空的凋零。
这种形式化、符号化的描摹,很容易落入后现代形式主义的泥潭。
既然传统木构民居原本的场所精神已经伴随着乡村生产生活情境的转变而发生了质的改变。那么,就应该通过其他形式为这个载体寻找新的存续环境,重构新的场所精神。
正如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在《论传统》中分析的那样:“传统的变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因为形成传统的智慧不会照射到未来认识到的事物,这形成了需要理性看待和修正传统的可能性。
外部因素是因为环境改变,面对其中心扩张,传统通过其载体所作出反应而发生的变迁 。”
理性的看待与修正,理解自然变迁的正当性,则不应拘泥于形式化的保存与维系,而是需要从根本上面对和解决问题。
于建筑本体之外,其所承载的“物体化”、“空间化”、“认同感”以及“归属感”等四个要素出发,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再造、载体输出,并为其另觅其它可以重新焕发生命力、继续延续下去的环境。如:
1
传统民居再造,在地吸引其他适用人群
满足人们现代化的需求以及完善传统民居原本功用上的某些不足与劣势,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再造。
此时,再造的传统民居的成本或许并不在村民的承受能力之内,那么它的使用群体就应该有所改变。
比如,可以用作为艺术、设计工作室,乡村创谷等空间来使用,为其寻找新的适用人群,重构新的价值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
2
传统民居再造,对外寻找新的适用环境
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装配式的设计再造,以便可以对外输出。为其寻找新的需求与存续环境,如城市的某些公共空间与度假景区等。
令对之心有向往的人们,有新的环境可以延续“记忆”。传统民居建筑这个载体,也可以在新的环境中寻找到别样形式存在的动力。
总之,民居建筑其实没有“种类”之分,也没有“形式好坏”之分,只是在不同环境会存在是否合适的立足点。
大部分民居建筑都是人类智慧投射到不同生产生活环境下的不同载体反应。
它的本质不在于形式,而是是否具有满足人类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立足点,由此才会产生承载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场所精神。
作者:张媚,民智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地扪生态博物馆执行馆长。
文字编辑:黄梓彤
图片编辑:黄梓彤
图片来源:网 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