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无论从哪个维度看,2010年的广州亚运都是广州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过去十年,这座城市的物理面貌,产业构成,市民文化都在发生着不算剧烈却极明显的变化。
当下,广州仍然在艰难地蜕变过程中。
我们并不想美化“变化”,变化是必然的,却不一定总是好的。但既然变化无可阻挡,广州也只能迎难而上。
我们是它的局中人和见证者。
近期,识广会推出“亚运十年”专题,今晚,是第一期。
2010年11月12日,周五晚,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海心沙开幕。开幕前一天,新一期的《南方人物周刊》在广州市内三千多个报刊亭上架,封面标题是:“广州,相信改变。”
在开幕大半年前,2010年4月12日,《2010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布,里面把2010年称之为“广州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
事实证明,亚运这一年的广州,的确是高光的广州。首先字面上的高光肯定是达到了,开幕式当晚,十六万发烟花炸开广州的夜色,这个数字远超北京奥运会的八万余发和上海世博会的十万余发,是当时国内燃放烟花规模最大的一次。
当晚最引人注目的烟花燃放点,是正式对外开放不久的广州塔,它也被放在了南人“相信改变”的封面图上。
没有人会否认,亚运后的十年,是广州改变的十年,但回到那个起点的时刻,相信什么样的改变,相信为什么而改变,当时仰望着同一片烟花的人们,或许心里面理解的是各自的颜色。
01
2009年年末,《南方人物周刊》以“推动者”为关键词,选出了杂志的年度人物,而这个关键词下的四篇报道,就有两篇与广州有关,报道的主角,分别是推动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大讨论的番禺房主,和推动广州市财政局预算公开的“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
等到2010年“相信改变”这一期的时候,南人依然以这些“搅动体制变革的鲶鱼”作为讲述广州的主线——从十三商行、黄埔军校、康乐园的陈寅恪、高第街的国际倒爷、向四方宾客敞开白天鹅大门的霍英东、广州大道中289号的新闻门徒,一直罗列到杂志上市前夕,与去年年度人物相重叠的,番禺丽江花园讨论垃圾焚烧厂选址的房主,南人将小标题起名为,“公民诞生记”。
公民社会,就是当时还掌握着相当大话语权的媒体精英,以及很多远远眺望的北方知识分子,期待广州发生的那种改变。
期待落到广州身上,有时代风向的因素,也有地域因素。在2008年雪灾和川震两大波及全国的重大灾害中,民间志愿团体和救援组织首次获得了大规模曝光与实践的机会,政府也开放了对社会组织培养的试点。2009年,新浪微博的上线,重新定义了中国互联网的话语生态,“围观改变中国”像一句技术赋权的神谕,撩拨起无数颗在现实中失语的人心。
而广州,又是中国几个大城市里,对于这种全新的表达最友好的,有最充分准备的城市。
亚运开幕当天,《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了对中山大学政治学教授郭巍青的采访:“依靠本土力量的成长、商业的发达和市民阶层文化的发展,培养更多的社会组织,让更多的社会个体有这么一种组织上的归属,同时又能够给不同的群体提供一个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这是公民社会的基本形态。”
广州有深厚的市民阶层文化土壤,在当时,既不缺有发达的商业,又有有力量的表达渠道。
当然,还有更隐秘的因素,正如南人亚运专刊里那篇《爱广州的60个理由》中第一、第二条所暗示的:“离香港近,离北京远。”
02
必须承认,只有媒体和公民的“一厢情愿”,改变也很难发生。广州之所以“相信改变”,恰恰因为并非“一厢情愿”。
恰如北京当年为了迎奥运大搞城市建设那样,广州自获得亚运主办权以来,也忙着修路刷墙,整治河涌。2010年1月28日下午,时任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加强迎亚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水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工作会议”上,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噪音污染、出行不便的情况发表道歉。
“造成这种情况,市政府是有责任的,作为市长要负主要责任,市政府以及我本人深感内疚,诚心诚意向市民群众深表歉意。”张广宁还补充说,“我们不能只是表示内疚和歉意就可以了,还要知错即改,采取措施,在今后的施工中抓好管理,抓好整改。”
张广宁其人在广州向来颇有口碑。这个真光毕业,从广钢车间走出来的本地官员,在2009年国内某调查机构发布的市长民意支持率调查报告中,以75.5%的支持率名列内地市长之首。
2004年,广州获得2010年亚运会举办权时,正是张广宁代表广州接过了那面亚组委的会旗,2006年起,他每年亲自带领广州市民横渡珠江,2009年,也是他带领下的广州市政府,在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争议出现后,原则通过了《关于重大民生决策公众征询工作的规定》,并开展垃圾处理问政于民活动。
南人在“相信改变”专刊上,还特意为他辟了篇稿子,里面写到他“对待媒体批评的胸襟、风度和包容,也令人称道”。
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张广宁和他的道歉会被视作某种令人激动的信号。
那正是他们想象的,作为“公民社会”的共同构建者,政府应该有的姿态。
03
但其实2010年的广州,远非杂志遴选出来的案例那样“政通人和”。
以亚运为契机,广州开展旧城改造和旧村改造两大历史性工程,却都谈不上顺利。
2010年1月27日,恩宁路一带的183户居民,向荔湾区城市更新改造办公室主任郑汉加递交了一封联署建议书,建议书强列反对去年12月22日公布的《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规划方案》,明确提出“规划没有正式批准前,应该立即停止拆迁行动”。而在此之前,因为补偿方案谈不拢,恩宁路的改造已经被拖延了许久。
半年后,另一起城市建设与原住民生息之间的冲突,在与老城区荔湾遥遥对望的天河发生。
2010年8月13日,为了推动亚运配套的黄埔大道匝道建设,一支拆迁队冲进珠江新城最后一条保留的城中村,村民和拆迁队对峙,演变成一场“全武行”,几十个人进了医院。和恩宁路一样,在此之前,村民们已经不止一次上访、静坐、游行。
不是报道或想象中的“政府与民间的良性互动”,而是充满了利益纠葛的激烈博弈甚至对抗,才是2010年真实的城市交响乐主旋律。
而这种博弈和对抗,也以一种更加泥泞的方式,缠住了广州大步流星的前进步伐。
04
2010,让广州人记忆犹新的事情还有很多。那时,广州的确“相信改变”。
那年之后,一种期待中的政府与民间在新的相处模式,一个想象中的“公民社会”,在几乎所有的外部条件都消失或被稀释之后,很少再有人提起。
恩宁路和冼村的故事,渐渐变成了新时代城市的主线。经历拼红了眼的拉锯后,政府开始从城市改造中抽离,引入地产商为改造执行方,为原住民提供环境改善和地价上升的收益。
从此,没有鲜明的正邪双方,没有让人刻奇地落泪的抗争叙事,在看似没有感情,没有人性闪光点的商业规则下,各方的利益却也的确比以前更好地被兼顾了。
十年里,一个曾经被升华为“南方”的理念共同体渐渐消散为风中的低语。但同时,一个更大也现代的广州也长出血肉。
2010年11月27日,亚运会闭幕式上,广州塔再次点燃烟花,这次是带有广州寓意的“羊”字焰火。当晚,上万的广州市民挤在珠江两岸,见证了这个城市把自己巨大的名字,连同它代表的巨大的野心,写在全世界面前。
烟花散去,一片烟雾。
那个时刻,距今整整过去了十年。
参考资料
1.《广州,只相信改变》 雷铎 南方人物周刊 2010年第40期
2.《丽江花园 公民诞生记》 马李灵珊 南方人物周刊 2010年第40期
3.《粤派官员张广宁》 任武 南方人物周刊 2010年第40期
4.《183户居民联名反对广州恩宁路保护开发规划方案》 新快报
5.《张广宁部署六大整改措施力防工程扰民》 张玉琴 新快报
6.《郭巍青:广州公民社会雏形已现》 叶石界 21世纪经济报道
© THE END
关注公众号“识广”,不一样的视角看城市。
本文由识广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