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6
Wednesday Wed.11,2020
这是孤岛第236篇文章
打败我们的,不是弱小和无知,而是傲慢。
——刘慈欣
今天看到了几则和疫情有关的消息,看得我后背直发冷汗:
意大利累计确诊升至10149例。
韩国累计确诊7755例。
美国民众无视政府警告坚持邮轮旅行。
你会发现,这些扑腾而来的黑天鹅背后,其实站着一只灰犀牛。
什么是灰犀牛呢?
和黑天鹅的不可预测、极少发生的特性不同的是,灰犀牛指的是那些有征兆的、大概率会发生的、给我们造成严重影响的危机。
想象一下你在非洲游猎,拿着高端相机,为了捕捉到灰犀牛身影,已经等待了两三天了。
头上的太阳让你很烦躁,你想和朋友走到其他地方碰碰运气,渐渐忘记了向导的警告,偏离了路线。
几乎在你准备放弃的那一刻,你突然看到一头母灰犀牛和小牛犊出现在你面前。
你悄悄爬过去,想找一个拍摄的最佳角度,却忘记了向导的忠告:必须待在犀牛的绝对领地之外,让自己身处风向的下风口。
你的朋友也很兴奋,不禁吹起了口哨。
那一刻,灰犀牛朝你们望了过来,而小牛犊就在离你不远的地方,母犀牛显然被激怒了,巨大的身躯向你冲过来,锋利的犀角对着你,你感到脚下的土地在震颤。
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也会出现这样笨重的灰犀牛,它不是突然出现在你面前的,你早就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却一直无视它发出的警告和信号,直到,它真正向你冲来。
譬如:
你发现和伴侣之间已经一个月没有好好说话了,但是你却以大家都很忙为借口,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直到某天回家,对方跟你提出分手;
你注意到刷牙的时候牙龈总会出血,但你一直置之不理,直到某天晚上一阵强烈的疼痛袭来,牙医告诉你需要做牙神经移植手术;
你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行业交流中,隐隐约约觉察到行业开始走向颓势,但你还是劝自己不要那么悲观,直到裁员潮真的降临......
灰犀牛无处不在,但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选择忽视,直到它横冲直撞向我们跑来,造成无法承受的后果。
正如米歇尔·沃克曾说过的:危险的到来很少是出其不意的,总是事前发出各种各样的警示信息,让人识别,做好防范准备。可惜的是,一次次的机会,都被错过了,于是,真正的危险随之而来。
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每只突如其来的黑天鹅背后,其实都藏着一头灰犀牛。
那些重大危机和灾难在来临之前,往往早已有了预兆。
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们忽视。
第二次出现的时候,我们否认。
第三次出现的时候,我们逃避。
直到灰犀牛冲到我们面前,我们才发现它的存在,而到那时,为时已晚。
打败我们的,不是弱小和无知,而是傲慢。
01.
盲目乐观:
相信自己能够幸免于难
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之前,其实早有金融从业者察觉到了巨大的风险正在悄然逼近。
避险基金公司的对冲基金经理人迈克尔·巴里正是其中一位洞察者,早在2005年他就开始做空。
然而当时美国股市一片狂欢,人们赚得盆满钵满,投资者们无视金融危机出现前的种种征兆,盲目看好股市,相信手里的债券会越来越值钱。
只有迈克尔·巴里看到了那头渐渐冲过来的灰犀牛,随着做空不断亏损,他不得不忍受老板的咒骂、客户的撤资、同僚的嘲笑。
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迈克尔·巴里不得不解雇一半员工,并卖掉手中其他债券,直到2008年,灰犀牛一头撞过来,对赌的投行陷入危机,人们手中的债券瞬间成为废纸。
而迈克尔·巴里的投资回报率高达726%,获得了将近10亿的利润。
为什么那些投资者们、客户们无视金融危机出现的信号呢?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虚幻的乐观。
我们盲目地认为,自己投资的股票会不断升值。
我们毫无理智地相信,灾难、危机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虚幻的乐观其实是自我服务偏见的一种形式,人类在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往往会出现一种潜在的自我美化的偏见。
林达·波洛弗注意到,虚幻的乐观会增强一个人的脆弱性,因为相信自己总能幸免于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防御措施。
面对潜在的灾难威胁时,虚幻的乐观会让人盲目相信一切都会变好。
就像这场疫情,在刚来到意大利的时候,意大利人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甚至鼓励健康人不要佩戴口罩。
直到意大利感染新型肺炎人数飙升到1万多,他们才放下了盲目的乐观和骄傲,向中国学习抗疫经验。
2月16日,日本一年一度的“京都马拉松”开跑,15000名运动员声势浩大地穿过一条条街道。
在见过中国疫情造成的危害之后,日本政府依然很佛系,首相告诉大家,我国没有流行新冠病毒,大家和预防流感一样,勤洗手就可以了。
3月3日,瑞士一名女议员出席联邦委员会会议时,因坚持佩戴口罩被驱逐出会议大厅。
3月9日,美国迈阿密港口,数千名游客无视政府发布的搭乘游轮警告,执意登上“挪威天空号”游轮。
历史在反复上演,人们都以为疫情不会在自己的国家爆发,人们觉得自己不会成为那一个倒霉蛋,人们觉得乐观的心态比口罩更有效......
直到灰犀牛横冲直撞冲过来,撞倒一片人群。
而那些傲慢和轻视,总有一天会让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02.
看不见的大猩猩:
只看到自己想看的
I-35W大桥曾是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境内的交通枢纽,是美国有名的繁忙大桥,在2007年8月1日的晚高峰时段,I-35W突然坍塌,坠入64英尺下的密西西比河。
这场大桥坍塌事故,造成了13人死亡,145人受伤。
然而,早在大桥坍塌前,相关负责人就已收到过关于数次危险预警。
1990年,美国交通部把I-35W大桥定级为结构性缺陷。
2001年,明尼苏达大学土木系的一份报告就指出,I-35W大桥纵梁已扭曲变形,还发现该桥桁架疲劳的证据,同时报告还指出:一旦桁架承受不了庞大车流,I-35W大桥恐将崩塌。
2006年,检验员发现了大桥出现了裂缝和老化现象。
每天14万人经过的大桥一旦发生坍塌,后果可想而知,然而,旧桥的取代计划日程却被排在了2020年之后。
那些有权力和能力改变结局的人,在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之后,为什么却依然选择不作为?
因为他们只看自己想看的,对于不想看、不想面对的问题,他们会选择性忽视。
也许用一个心理学实验来说明更容易理解。
20世纪70年代,先锋认知心理学家乌尔里克·奈瑟教授进行了一个实验,他让志愿者观看一部时长不到一分钟的影片。
影片的内容是穿黑、白色的两队运动员,在不断移动并互相传接篮球。
实验者需要计算身穿白色球衣的队员传球的次数,同时完全忽略穿黑色球衣队员的传球次数。
当然,实验的真正目的并不在此,研究人员在影片中安排了一个把自己伪装成大猩猩的人,这只大猩猩走过人群并稍作停顿,对着镜头敲打自己的胸膛,然后走开,整个过程在屏幕上不超过9秒。
当影片放映完毕后,研究人员通过对参加实验的志愿者的问答中发现,大约一半志愿者没有看见大猩猩。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无意视盲,即当人们把自己全部的视觉注意力集中到某个区域或物体时,他们会忽略那些他们不需要看到的东西。
灰犀牛一直在那儿,但是你有太多事情需要忙了,灰犀牛看起来似乎很遥远,你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你知道股市总有一天会崩盘,但你在股市中赚得盆满钵满,觉得还可以再多捞点儿。
你知道桥可能会崩塌,但你不想接受这摊麻烦事儿,潜意识里你把动工日期无限延长。
你知道疫情造成的后果很严重,但你觉得跟普通流感一样,没必要那么紧张。
就像实验中的那只被忽视的大猩猩一样,尽管它发出了那么明显的信号,依然有人看不见它,因为他们不关心,也并没有当回事儿。
“所有这些挑战,都像是遥远的地平线上对着我们虎视眈眈的灰犀牛一样,最初的危险看起来很遥远,但是它们靠得越近,阻止它们的代价就越大。”
而忽视的结果就是,我们错过了最合适的阻止时机,直到我们不得不以更大的代价来补救。
03.
逆反效应:
拒绝接受和自己相左的观点
电视剧《切尔诺贝利》中,再现了当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前后,在核电站发生爆炸以后,核电站负责人本应迅速反应,通知各级负责人和官员阻止强求和撤离群众,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然而,核电站负责人第一反应是掩盖事实。
由于担心自己的饭碗不保,被追责,提交的报告并没有突出事故的严重性,所以在莫斯科的核专家和苏联领导人得到的信息只是“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没有爆炸”,因此苏联官方反应迟缓。
而更魔幻的是,第一时间被派去处理事故的官员,枉顾现场看到看到的种种事实:辐射测量仪器爆表、进去灭火的消防人员顷刻间皮肤溃烂......依然坚信“政府给出的报告说情况并不严重,那我们就应当相信情况并不严重。”
这场灾难后来造成乌克兰250多万人因切尔诺贝利而身患各种疾病,其中包括47.3多万名儿童。
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危险将持续10万年。
逆反效应认为,我们在听到与自己想法相左的观点时,会坚定自己的立场,更加牢固地坚持自己的固有想法。
我们太相信依赖那些证明一切都将变好的信息,而排斥那些违背自己信念和愿望的信息。
即便事实摆在面前,我们依然习惯性否认,并提出质疑。
其实截至2005年,新闻报纸每天不下10次提及房地产泡沫的问题,“房地产泡沫”这一关键词在谷歌的搜索量增加了10倍。
纳特·西尔弗参阅内部备忘录后发现,标准普尔其实已经考虑到房价两年内会降低20%的可能性,但他们抹掉了这个事实。
因为这个事实会影响市场安全,造成恐慌,甚至导致降低评级。
“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在武断地拒绝异己者之前,从不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多数时候,我们会明目张胆、理直气壮地驱逐他们。”
历史证明,这些“异己者”的观点往往是对的,但在当时,所有人都在嘲笑、质疑他们,称呼他们为“造谣者”。
直到危机真的发生之后,我们才称呼他们为“吹哨人”。
最后:
中学复习时,如果有一道不会做的数学题,你会心存侥幸,那么考试的时候就会遇到它。
如果你认为这次考了,下次就不会再考了,那么你还会在下次的模拟考中遇到它。
那些没解决的问题,它会一直跟随着你。
人生的灰犀牛就跟不会做的数学题一样,唯一的办法,就是面对它,然后跨过它。
越早认识到灰犀牛的存在,你阻止它的代价就越小。
如果你知道35岁可能会出现职场中年危机,那么就应该在30岁的时候开始思考如何安全着陆。
如果你发现和伴侣之间很久没有沟通了,那么就应该在关系恶化之前找个时间好好谈一谈。
灰犀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否认、逃避和拖延,赋予了它了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