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 我是大伊万
近日,航空工业沈飞在微信公众号里,发布了一篇《年终攻坚·感谢你勇毅前行》的图片文章,文中公布了大量沈飞员工扎根一线、砥砺前行,全力以赴做好集团年底生产、试飞、交付工作的照片。
航空工业沈飞公众号截图
在公布的照片中,所涉及的机型,大部分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主力作战机型,如歼-15型战斗机,歼-16型战斗机等。其中歼-15型战斗机“毫不意外”地全部采用了绿色防锈底漆,这是在去年年初,沈飞集团公布的照片中,就已经呈现出的特征。但是,这么多照片中,有一张照片迅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大伊万昨晚看到大家在微博上、微信群里激烈的讨论着。
新一代歼-15的改进细节
这是一张在沈飞集团跑道边拍摄的照片,照片的主体是一架皑皑白雪中的、正在被飞机牵引车拖曳进入停机位的“侧卫”系战斗机,从它机身两侧明显存在的鸭翼来看,大家都知道它是一架歼-15系列战斗机,但是如果觉得它仅仅只是一架歼-15,那明显就把这事儿给想简单了。
毕竟,相比“正牌”的歼-15,这架歼-15型战斗机可有大量的不同之处:首先是在机身头部,咱们都知道歼-15型战斗机沿用了T-10K-3和后续苏-33型舰载机的可折叠式空速管。在舰上运作、在机库和甲板间转运飞机时,需要将这一空速管给折起来。而这架歼-15型战斗机,毫无疑问,它没有空速管,而且机身头部的结构、外形和歼-15也不太一样。
“新版”歼-15与原版歼-15对比图
再看它的机身挂架,咱们都知道,歼-15型战斗机的翼尖挂架,其实是沿用了我军歼-11B型战斗机采用的“L”型导弹挂梁的设计。采用这一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适配翼展比较大的PL-8B型空对空导弹,当然对于飞机的翼尖减阻也有着细微的影响。但是这架歼-15型战斗机,翼尖的导弹挂梁又被改成了“一”字型,虽然和苏-27、苏-30系列战斗机看起来很类似。但咱们都知道,它的这个“一”字型导弹挂梁,其实是用来适配我军新一代PL-10型空对空导弹的,目前在歼-16型战斗机上,已经全部采用了此类挂梁。
“新版”歼-15与原版歼-15座舱平显对比图
如果说这两个细节已经让人脑子里蹦出了无数个感叹号,后边还有更多细节:比如,这架歼-15型战斗机的座舱平视显示器(HUD),颜色似乎明显不同于任何其它“侧卫”机。我们都知道目前所有的歼-11、包括歼-16战斗机,除了最早的那几批歼-11,均采用了我军第一代大型衍射式HUD。其特征是显示玻璃四周有比较厚的加固外框,在HUD上方带有一个备用的上反射镜,从前面看显示器的颜色整体比较偏绿。而这架歼-15型战斗机,从前面看,显示器的颜色整体却比较偏黄、偏红,可以判断出这是一架安装了新型衍射式HUD的歼-15,很有可能就是咱们在珠海航展上展出的第二代薄型衍射式HUD的“自用版”,相比第一代产品,第二代产品没有厚厚的加强框。
图源:微博@Fighterman_久丽美学研究
同时,还有一些大佬辨认出,这架歼-15型战斗机的起落架舱盖似乎也有了一定的改进,从苏-27系列的“右侧开启,单片式”改成了“两侧开启,双片式”;除此之外,这架歼-15型战斗机位于座舱前方的IRST光电雷达,似乎明显不同于歼-11B、歼-15上的同类装备,甚至比歼-16型战斗机装备的光电雷达,这直径都扩大了不少,探测性能提高明显。
图源:微博@Fighterman_久丽美学研究
因此,这张让不少人满头问号的图片放出来之后,在网上经过热议,各路吃瓜群众一致认为:这架航空工业沈飞发在官方公众号里的歼-15型战斗机,不是别的,正是传闻已久的、今年上半年曾经惊鸿一瞥、在沈飞融媒体其它文章中曾经出现过一次的歼-15型战斗机“某深度改进型”。它的研发目的,毫无疑问是为了给我军新一代航空母舰的舰载机部队进行配套,这也使该机必将具备使用弹射器运作的能。
此次航空工业沈飞公众号文章内的另一张起落架照片,不知是哪一型号
当然,由于被牵引车挡住,这架歼-15型战斗机在前起落架上是否存在弹射牵引杆还看不到,而该机到底是不是歼-15型战斗机的“深度改进型”,咱说了不算,一切以官方公布的信息为准。
歼-15平台的改进路线
不过,从性能和战术角度来讲,歼-15型战斗机作为一款颇有生命力的机型,目前也确实到了该技术改进的时候了,而从照片中显示的情况看,它的技术改进路线咱们也能够“略窥一二”了:
航电系统的更新
首先当然是在航空电子系统上的更新,比如美军在将手头的“经典大黄蜂”升级成“超级大黄蜂”的时候,重中之重就是给它改装了先进的AN/APG-79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目前将F/A-18E/F升级到Block3水平又给它增加了“战术目标网络”(TTNT)战术数据链、DEWS先进电子战套件等设备。
AN/APG-79型有源相控阵雷达
咱们的歼-15型战斗机当然也不例外,在实施深度改进时,仿效歼-16、歼-11D等机型,将原本的平面缝隙阵全波形火控雷达,更换为先进的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可谓是“基操”。同时,相比F/A-18E/F Block3打算使用机身中线副油箱来携带AN/ASG-34型IRST(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红外搜索跟踪)的做法,咱们的歼-15深度改进型可以直接在原有的EOTS安装基座上直接安装新型IRST,还有一些性能优势。
F-18只能使用副油箱来携带IRST
总之,将原有的歼-15型战斗机航空电子系统的性能,升级到三代半、甚至准四代机的水平,可谓是歼-15实施深度技术状态改进的重要内容。
武器系统的改进
随后则是对航空武器系统实施改进,现有的歼-15型战斗机,从公开的照片来看,航空武器更像是歼-11B和歼轰-7A的“混合体”:既有PL-8B和PL-12两种第三代空对空导弹负责超视距拦射、近距离格斗,又有K/AKD-88和YJ-83A两种空面武器负责超视距对地、对海打击,此外还可以带个YJ-91反辐射导弹遂行一下防空压制任务什么的,这套装备不算落后,但也不算先进。
挂载PL-12空空导弹的歼-15
在实施深度技术改进后,歼-15型战斗机在空对空导弹上,将可以携带PL-15和PL-10两种第四代空对空导弹,还可以携带更多、更先进的航空制海、防区外攻击武器等,而深度改进型歼-15战斗机强大的航空电子系统,将成为使用这些武器的基础。航空武器的升级将极大地增强歼-15型战斗机实施防空拦截、对地攻击作战的能力,让歼-15战机变成一种标准的三代半舰载机。
挂载对面/反辐射导弹的歼-15
当然,除了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的改进,新型歼-15型战斗机肯定还有其它系统的改进,比如航发系统,比如飞控和航发电控模块,比如辅助动力和电源。但目前这些系统的改进都“隐藏在迷雾之中”,咱们看不到,既然看不到的话就等着它真正露面的时候,咱们再分析不迟。
新一代歼-15的作战性能
而在进行了这么多技术改进后,大伊万认为,新一代的歼-15型战斗机,其实相比美国海军的F/A-18E/F战斗机,已经没有任何技术差距了。甚至从部分技术性能上来讲,相比F/A-18E/F的最新版本、还没有列装美国海军的Block3型还有一些技术优势。
将于2024年完成交付的美国海军F/A-18 F Block3
更不用说,相比为了着舰性能而进行了设计优化、极为强调亚音速机动性、在超音速速段性能相当差的F/A-18E/F,歼-15型舰载机可是吸收了苏-27系列的好底子,除了亚音速性能不错,超音速性能也比较强,更适合遂行空战拦射任务。即使它同F/A-18E/F航电、武备系统存在差距,在部分作战场景中,歼-15型战斗机相比“超级大黄蜂”是具备一定的机动性优势的。
加装保形油箱的F/A-18 F Block3
而在歼-15型舰载机改进型的航电系统、武备系统的性能达到甚至超过F/A-18E/F水平后,它相比“超级大黄蜂”,还将具备更强大的优势,乃至将使得中国海军舰载机高级战术兵团相比美军具备技战术“双优”。
最后,大伊万个人觉得,虽然昨天到今天,网上不少大佬都在认为,说这架神秘的歼-15型舰载机,“看起来像是歼-15使用了歼-16的航电系统”,但是大伊万认为:这架歼-15型舰载机,从它的部分特征,比如那个特殊的、大的有点不同寻常的光电雷达来看,与其说它是“歼-16的单座型”,倒不如说它是把部分歼-11D型战斗机在研发过程中已经逐步成熟、但转为储备的技术拿了出来。
多年前疑似歼-11D验证机照片(图片来自互联网)
因此,新一代的歼-15型舰载机,与其说它是歼-16型战斗机的“单座型”,咱们倒不如说,它是真正的、继承了歼-11D型战斗机“精髓”的、歼-11D型战斗机的“海军重制版”。这不仅意味着,歼-11D这个平台,事实上是在歼-15型舰载机上得到了重生,也意味着,歼-15型舰载机的这个深度改进型,将成为实际上的、甚至比苏-35S型战斗机更加先进的、“侧卫”系列战斗机的“终极改进型”。
一个三十多年历史的老平台,其“终极型号”兜兜转转,最后居然落在了“侧卫”的舰载型上,这怕是连当年的总师西蒙诺夫,都想不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