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刘亦菲在电影《花木兰》新预告中的马上翻身镜头又被送上热搜。
红衣黑发、素颜出镜的刘亦菲,让不少人感叹神仙姐姐的颜值不减当年。
而前段时间刘亦菲分享打卡《冰雪奇缘2》的照片,她的素颜状态又惊艳了很多人。
于是,#女明星素颜大赛#的话题讨论又把她们送上比美战场。
素颜,一个对女明星来说极度敏感的关键词。
谁能成为素颜一姐,不仅女明星会暗自较量,吃瓜网友也常常津津乐道。
毕竟大家都想知道,妆容滤镜下的明星们,到底有多“不堪”。
被女明星看得贼重的素颜,在普通女生看来,也是一个很困扰的问题。
总有人会好奇,素颜就敢出门的女生,会是什么样?而男生,会喜欢素颜的女生吗?
之前有这样一个热议话题,韩国女性倡导#在韩国不化妆素颜出门#。
扔掉化妆品,这是每一个韩国女生最向往的事情。
因为在韩国人的传统思想中,化妆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出门见一个人没有化妆的话,会被对方认为没礼貌。
来源:up主韩国东东
不止在韩国,“化妆是礼貌”言论也在国内传播起来,甚至传播者还大多是女性本身。
一直以来,化妆该不该自由、该怎么自由,总是被拿出来讲,却没得到解决。
01
21岁的她直播卸妆,
曾遭受死亡威胁
为追求化妆自由,身高163cm、体重96公斤的韩国美妆博主裴琳娜,上传了“不漂亮也没关系”的视频,甚至还直播卸妆,在韩国掀起了一场女性素颜运动。
而这样的她,却收到一堆负面留言:太丑了、脸太大了、皮肤真tm脏。
裴琳娜当初开始学习化妆,是因为被认为胖的她总受到别人的歧视,甚至读书期间男生都不愿意和她一起同桌,追着谩骂她,甚至还叫她去自杀。
“这么丑还不化妆?”
怕被骂,所以不敢素颜,裴琳娜变得只做外人眼里精致的自己。
化妆的意义,在韩国一直被看得很重。
曾经在韩国的星巴克有一名女性店员没有化妆就去工作,看到的顾客跑去星巴克的网上举报了这位店员:“这位女生没有化妆,我感觉不舒服。”
而星巴克的回复则是:“很抱歉因为这位容貌不端正的女生让您觉得不舒服,我们会赶紧处理的。”
而在日本,女性的素颜问题也被看得很严重。
曾经日本鸟取县发生6级地震,因为急着报道新闻,日本女主播生野阳子没化妆就直接出镜,却引得网友集体吐槽:“这比地震更加令人震撼!”
更夸张的是,对化妆的偏见,早已不止在女性该不该素颜上。
白女士最近在看一部纪录片《我们的浪潮》,四个年轻人最感兴趣的话题——潮牌、美妆、发型、派对,都被一一拿出来讲。
最戳中我的那期《美妆美幻》中,讲述了风格迥异的美妆达人的故事,像变装皇后、哥特妆爱好者、男美妆博主等。
当他们追求“不一样”的妆容时,总会遭遇一些误解。
男扮女装的SHERRY POPPINS化上大胆强烈的妆容、戴上飘逸的假发,摇身一变成为了舞台上魅力四射的“变装皇后”。
很多人会认为变装皇后是想要变性的人,其实并不是这样。
他们只是选择用性别来创作艺术,探索平常不敢触碰的边界。
看上去很“吓人”的他们,经常会收到陌生的恶意——
被抢劫、被跟踪、被刻薄的凝视。
因为这样,有些变装皇后也不敢告诉自己的家人。
“我的家人不知道我在做变装,不论我告诉他们什么,他们第一个想到的结局总是最坏的”
哥特妆爱好者Angel也常会受到歧视异样的眼光。
因为化妆和穿着与别人不同,他的朋友们总会因为羞耻而避开他,被孤立的他从来没有真正的朋友。
仅仅因为画了哥特妆,他还经常受到很多恶意的评论和指责。
“这家店之前是24小时开放的,我想知道是不是因为你们导致人都不来了。”
化妆这件事,男性也常常会受到歧视。
“以前化妆是专属于女性的,现在给男性的基础化妆品也越来越多。”
在youtube拥有140万粉丝的男美妆博主Edward,因为高中的时候长很多青春痘,所以他想通过学习化妆去遮到脸上的瑕疵。
来到韩国他发现,在韩国男性化妆早已变成一件家常便饭的事情。
但很多时候,还是有不少人还是会觉得男性化妆就是娘。
国际超模和时尚博主的吴佳烨谈到自己的朋友到现在还会觉得,化妆的男人在电视上看上去很好看。
但是,真的有人想跟化妆的男人约会吗?
女性该不该素颜、男人该不该化妆、小众的妆容该不该被允许,我们总是用“不舒服”的标签绑架这些化妆上的偏见。
什么样的人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没有带上固有的标签形象去做事情,你就是违背了“政治正确”。
“化妆不自由”,让我们不敢素颜,不敢化异类妆容,不敢接受男性化妆,所以我们害怕不按照既定的标签去做,就会遭遇误解和偏见,遭到行为的限制;
可我们同时也忽略了,如果继续妥协,才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毕竟,没有谁想成为一模一样的人。
02
看重化妆自由,
怕的是成为千篇一律的人
化妆这种行为,对很多人来说意义都不一样。
对美妆博主JORNAN BYERS来说,化妆是一项工作,同时也是她的兴趣爱好。
在社交媒体的世界里做一名美妆博主,所有人都在看着她、与她说话,这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兴奋感和满足感。
把自己的兴趣当成自己的职业,是她为自己选择的人生规划。
对于变装皇后MAX来说,化妆是在创造真正的自己。
MAX化着变装妆容的时候,他能有勇气做平时不敢做的事情。对他来说,妆容是对自我特征的一种凸显。
化妆,是他表达自我个性的一种方式。
而对于喜欢哥特妆的Angel来说,化妆是为了保护自己。
因为童年遭受过欺凌,无法相信他人,哥特风妆容成了乐队主唱Angel寻求理解、建立自信的保护色。
Angel“恐怖”的面容下,其实隐藏着一颗热忱温柔的心。而他对哥特妆的坚持,也挽救了很多无法“做自己”而深陷煎熬的年轻人。
对每一个普通女孩来说,化妆是为了享受追求美丽的权利。
但这份权利,并不是成为我们要去保持美丽的义务。
我们会呼吁化妆自由,其实也在呼吁,每个人完全可以做自己想要的自己。
卸完妆的裴琳娜,觉得自己终于活得像个人了。以前的她只想着买化妆品来变漂亮,而现在的她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未来。
她会花更多时间在看书上,在提升自我上。
“是的我不漂亮,但是不漂亮也没关系啊。”
美妆博主提倡素颜不像话?
在她看来,外貌至上并不能带来实际的作用,寻找真我远比外貌来得重要多了。
之前白女士讲过《你怎么那么好看》的价值观问题,明星嘉宾们扎堆给高知女性贴上“大龄单身女博士”、“没口红不化妆”、“男性家居装修风”的标签。
明明不化妆也可以过得很好的女博士,却被标榜“女人味”的吴昕们认定为是“假女人”,把她改造成“好嫁风”。
我们骂这种无厘头的改造,因为它只是单纯让我们认定只能做“好女人”这种模式。
而这些“吴昕”式的毒鸡汤,在生活中也总能听到。
不化妆的女人,就是废人,没有前途没有女人味,找不到对象。
化妆,就要化男生喜欢的妆容,涂男生喜欢的口红色。
化妆是礼貌,就像低于90斤才算美女,悦人又悦已。
但做外人眼里羡慕的完美人妻、做被认定要化妆才有“女人味”的女人、做千篇一律趋同美的那个人,真的有必要吗?
我今天想画个精致的妆,我就化个妆,展现我的另一面;但不是说,不化妆,我们就不是在追求更好的自己。
我们要一份化妆自由,要的其实是一份敢于面对自己真实面孔的勇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