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证实: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糖尿病 但更重要的问题是……

维生素D,糖尿病,这是两个耳熟能详的名词。当它们在正确的时间里相遇,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方芳教授团队联合内分泌代谢科谭惠文副教授,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Diabetes Care》发表研究论文,证实了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防治,指明了科学的方向。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方芳教授,她为我们讲解了是如何发现维生素D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化为2型糖尿病风险的。

大数据分析获唯一阳性证据:

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化为2型糖尿病风险

维生素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特别是老人、孩子,补充维生素成为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在医疗圈,维生素作为保健药品,是否有补充的需要,一直众说纷纭。

“我们搜索了很多文献,都没有定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方芳说,补充维生素D对肿瘤、心血管疾病,到底有没有作用?不如做一个大数据分析,寻找证据。

“Meta分析是通过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研究并逐个进行严格评价和分析,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综合结论。”方芳解释说,Meta分析的结论是临床最高级别的证据。

大数据分析的前提是数据来源。方芳团队汇总了来自全球、自有相关研究记录资料开始至2019年7月5日的相关研究数据,总共搜寻到3719个研究。通过相关限定条件筛选、排除,最终纳入了8个符合试验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总共涉及到4896位患者。”

将数据代入模型后,方芳团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纳入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都显示阴性结果,但我们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阳性。”方芳解释说,此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都表明,补充维生素D与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清楚,但团队的大数据分析得出森林图(以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为基础,用数值运算结果绘制出的图型)显示,并经相关期刊编审审核,确实是在正确计算方式下得出的阳性结论,“是唯一的阳性结果。”即,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

方芳举例说,这类大数据分析就像榨一杯橙汁,把8个剥掉外皮(剔除干扰项)的橙子榨汁后发现,橙子里混进了柠檬或者葡萄,就不是纯粹的橙汁,于是又要重新再来。

至于为什么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结果是无关或者不清楚,而以此为基础的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是有关系?方芳分析,可能与Meta分析汇集了更大量研究数据、有更多样本数量相关,但也可能是其他因素。

赶紧多吃维生素D?

先看清楚这几个限制条件

得出了唯一阳性结果,方芳团队相关论文刊发在相关顶级期刊上。方芳很有自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结果会写入糖尿病防治相关指南中。

↑论文原文中的数据和图型。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有了这一结果,是否就能“肆无忌惮”地补充维生素D?方芳解释说,这是一个理解误区。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疾病治疗提供方向,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至于防治方案中如何吃、吃多少?服用维生素D是否禁忌症?这些都需要结合临床实际,以及患者本身的个体因素,再进行详细地论证和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对于普通人群、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以及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效果如何,尚无定论。“(糖尿病前期患者)是指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明显偏高,但还没有到确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方芳解释说。

这是一个多学科团队

其中不乏年轻学霸

方芳介绍说,其实,团队从2018年开始就采用Meta分析的形式开展相关研究。2019年,全球医学顶级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就刊发了方芳团队的研究结果之一——维生素D能将癌症死亡率降低16%。

方芳团队不仅是神经外科、内分泌科,还汇集了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等科室,大部分学者是成都人,更是年轻人。例如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张瑜医生,目前正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列第一作者的华西医院谭惠文副教授,负责数据收集;负责为该研究做医学统计的汤菁菁年仅20岁,曾是成都七中毕业的学霸,刚刚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据科学专业,已经获得知名高校博士的录取资格;论文研究的文献检索等工作,则由四川大学图书馆徐平副教授承担重任……

↑多学科研究团队(排名不分先后)。

因团队成员都在各自岗位忙碌,许多工作可通过网络完成,“大家都太忙了,没有太多时间聚齐。”方芳说,所以,团队至今没有一张完整的合照。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实习生 沈佳妍

编辑 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